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468篇
  免费   16020篇
  国内免费   8682篇
耳鼻咽喉   3319篇
儿科学   4759篇
妇产科学   2873篇
基础医学   10669篇
口腔科学   3006篇
临床医学   54684篇
内科学   29595篇
皮肤病学   6878篇
神经病学   9528篇
特种医学   102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4篇
外科学   21215篇
综合类   100155篇
预防医学   26091篇
眼科学   5986篇
药学   44950篇
  491篇
中国医学   50243篇
肿瘤学   6016篇
  2024年   2328篇
  2023年   7999篇
  2022年   7609篇
  2021年   9523篇
  2020年   9254篇
  2019年   9206篇
  2018年   4580篇
  2017年   7935篇
  2016年   9132篇
  2015年   10247篇
  2014年   18301篇
  2013年   17784篇
  2012年   22112篇
  2011年   23799篇
  2010年   22190篇
  2009年   21699篇
  2008年   24060篇
  2007年   21995篇
  2006年   20174篇
  2005年   20253篇
  2004年   16413篇
  2003年   15433篇
  2002年   12802篇
  2001年   10976篇
  2000年   8274篇
  1999年   6141篇
  1998年   5570篇
  1997年   5040篇
  1996年   4574篇
  1995年   3813篇
  1994年   3124篇
  1993年   2041篇
  1992年   1586篇
  1991年   1543篇
  1990年   1198篇
  1989年   1111篇
  1988年   384篇
  1987年   336篇
  1986年   259篇
  1985年   176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病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短期去乳糖饮食治疗的疗效。方法将吴忠市人民医院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的患儿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和补液治疗;治疗组全部停止含乳糖食品改用雀巢去乳糖奶粉A110喂养,豆浆或米汤混合喂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2.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P=0.002)。结论去乳糖饮食辅助治疗病轮状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2.
蔡旭 《大众健康》2004,(12):50-50
大部分人在青春期便开始了性活动。在许多国家,未婚的男孩和女孩在15岁以前就有了性行为。在巴西、匈牙利、肯尼亚最近的调查表明,15至19岁的男孩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承认在15岁之前就有了性行为。在孟加拉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城市中88%的未婚男孩及35%的未婚女孩在他们18岁时已有了频繁的性行为;在孟加拉国的贫困地区,这一现象在男孩中为38%,女孩为6%。  相似文献   
993.
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研究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方法 对9例平均112d的陈旧性跟腱断裂患,采用小腿三头肌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修补缺损为3.2~6cm,平均4.6cm。结果 平均随访2年8个月,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优7例(77.8%),良2例(22.2%),优良率为100%。结论 对于陈旧性跟腱断裂,小腿三头肌V—Y肌腱瓣修补术足一种方法简单、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77-2177
答:lgE在种系发生过程中出现最晚,含量最低。但在过敏性疾患病人血清中lgE含量可显著增高。lgE是亲细胞性抗体,能以其Fc段牢固地结合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从而使机体致敏。lgE与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主要由位于鼻咽、扁桃体、支气管及胃肠道黏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通常正是变应原入侵和过敏反应好发的部位。  相似文献   
995.
腔隙性脑梗死的MRI与CT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比较MRI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经临床、MRI诊断明确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小、部位、数量进行统计。结果:①120例行MRI检查患者共发现病灶890个,最多见于豆状核(占40.8%),其次为放射冠、丘脑、内囊、尾状核、桥脑,可为圆形、椭圆形、条索状病灶。②32例既做CT,又做MRI患者中,MRI检出的病灶数为CT的5.1倍,其中绝大多数CT漏检病灶直径≤5mm或位于幕下。结论:①腔隙性脑梗死常为多发,且第一次临床发病时多数患者颅内已存在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②腔隙性脑梗死灶易为CT忽略,尤其是幕下病灶或≤5mm的病灶,这是造成既往文献报道腔隙性脑梗死好发部位差异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③尽管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较小(≤10mm),但大部分(60.0%)急性期存在在周边水肿,需要相应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96.
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构建及其在供皮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供皮区创面治疗。方法利用患者少量自体或同种异体正常皮肤分离、培养、扩增的表皮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成表皮细胞膜片;将膜片移植于治疗组供皮区创面、适度加压,同时设立对照组:空白材料对照以及传统油纱布对照覆盖创面。于术后5~10d、30d、90d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广谱角蛋白、外皮蛋白、层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及Ⅰ、Ⅲ型胶原比值测定(偏光显微镜、RTPCR)。结果利用自体及异体表皮细胞和壳聚糖明胶膜能够构建出人表皮细胞膜片,应用于临床供皮区创面治疗15例,经过3个月随访,疗效肯定。移植膜片创面愈合时间(8.1±1.3)d,空白材料对照区为(16.2±3.8)d,空白油纱布对照区为(23.0±5.8)d。移植膜片存活良好,结构较完整、术后30d及90d观察:12例无明显增生,3例有轻度增生(20.0%),而空白油纱布对照区11例遗留增生性瘢痕(74.4%,χ2=8.127,P<0.01)。结论表皮细胞-壳聚糖明胶膜片能促进供皮区创面早期愈合并减少后期瘢痕增生,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PVA)微球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 45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41例咯血完全控制,4例复发,复发率8.9%,5例患者术后出现胸痛和低热不适,无需特别处理,可自行缓解,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和截瘫等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中SH3GL2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10例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及10例对照组脑组织SH3G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显示,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SH3GL2 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为(102.23±54.68),对照组为(44.59±17.12),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blot分析表明,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的SH3GL2蛋白表达相对水平(229.54±89.82)高于对照组(143.88±59.69),两者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3GL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在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中明显增强,提示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的SH3GL2可能在人类难治性癫的发病机制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患者女.57岁。受凉后出现乏力,左胸部闷胀不适.伴上腹饱胀感.余无其他不适。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外院胸片提示左下肺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初步分析人源性多肽pCM-19的抗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荧光素掺入破损细胞膜的原理,采用流式荧光激活细胞分析(FACSc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pCM-19对靶菌膜的作用机制。结果:FACS分析法结果显示pCM-19处理后的大肠杆菌PI着染细菌比例明显高于未处理组,并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PI着染BL-21菌比例增大,20min时达最高水平,20min以后反而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pCM-19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有明显的表面形态学的改变,如细菌体积缩小、细菌表面出现皱缩、凹陷似有孔洞形成。结论:人源性多肽pCM-19可能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和(或)细胞膜,通过改变其通透性而发挥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