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26篇
  免费   3156篇
  国内免费   1880篇
耳鼻咽喉   755篇
儿科学   1043篇
妇产科学   381篇
基础医学   3009篇
口腔科学   230篇
临床医学   10214篇
内科学   5089篇
皮肤病学   639篇
神经病学   4760篇
特种医学   11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5篇
外科学   3741篇
综合类   16087篇
预防医学   6076篇
眼科学   224篇
药学   6985篇
  68篇
中国医学   6428篇
肿瘤学   550篇
  2024年   544篇
  2023年   1787篇
  2022年   1629篇
  2021年   1944篇
  2020年   1904篇
  2019年   1712篇
  2018年   780篇
  2017年   1310篇
  2016年   1616篇
  2015年   1770篇
  2014年   3027篇
  2013年   2910篇
  2012年   3693篇
  2011年   3983篇
  2010年   3891篇
  2009年   3822篇
  2008年   4379篇
  2007年   4118篇
  2006年   4101篇
  2005年   4084篇
  2004年   3212篇
  2003年   2465篇
  2002年   1782篇
  2001年   1509篇
  2000年   1008篇
  1999年   820篇
  1998年   633篇
  1997年   562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408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33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01.
杨巍  赵春丽 《医学文选》2006,25(2):247-247
甲氰咪胍为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短期治疗时毒性低、副作用少,常见有头痛、头晕、肌痛、嗜睡、腹泻、皮疹、恶心等,但对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影响报道较少。我们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遇到甲氰咪胍致心律失常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调查卒中患者的抑郁障碍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为心理调适提供依据。方法:以DSM-IV为标准诊断抑郁障碍,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严重程度。将43例诊断为抑郁障碍的卒中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氟西汀组、多塞平组,随访12周,以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计分及SDS积分减少50%或以上为治疗有效。结果:氟西汀和多塞平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00%(12/15)和72.73%(8/11),其神经功能缺损和Zung积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卒中后抑郁由多种因素所致,其中躯体功能障碍和脑损害的部位是两个重要因素。对卒中后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价和治疗,为心理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患者 女,31岁。1年前无诱因出现头顶部疼痛(疼痛不剧烈)。之后疼痛逐渐加得,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与意识障碍;1个月前头痛明显加重且发作频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关注幼儿的早期语言教育,寻找语言发育迟缓成因。方法:采用访谈、跟踪观察的方式了解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发育现状,并对该病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复杂的语言环境、内心的自我封闭以及父母不合理的教养态度是导致该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结论:单一的语言环境有利于该儿童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5.
“裂隙”现象已在动物和人类获得证实,其机理也已在实验室中确立。裂隙现象(gap phenomenon)的发生机制,主要可以分层阻滞学说解释。房室连接处在传导方面存在两个传导屏障区,它们的传导性和不应性彼此不同。离激动较近的区域,其相对不应期较长,易发生传导阻滞,称为近端阻滞区。较晚发生的激动,因脱离了近端和远端的不应期,故激  相似文献   
106.
何丹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3):187-187
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的慢性、常见病。多年来, 临床主要应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认为发作得到控制即达到目的,常常忽视了患儿的心理问题。实际上心理障碍往往影响疗效。作者对60例学龄哮喘儿童在哮喘阶梯治疗用药的基础上进行了1年的心理障碍干预,收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7.
黎艳鲜  陆青  何永芳 《右江医学》2006,34(3):335-336
睡眠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生率占72.4%[1]。它既是精神分裂症发病前驱症状,又与该疾病的轻重程度和康复时间密不可分。因此,对该症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改善精神症状和缩短治疗时间。笔者对2005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睡眠障碍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干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2例,男76例,女36例。年龄16~56岁,平均28.7±11.2岁。农民38例,工人28例,干部22例,学生与待业人员各12例。大专以上文化11例,高中42例,初中及以下59例。未婚28例,已婚74例,离异6例,丧偶4例。…  相似文献   
108.
母金明  林刚乐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344-344,356
躯体形式障碍是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新增加的诊断类别。现将我院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24例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疏肝益肾汤治疗肝郁肾虚型勃起功能障碍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简称ED)是男科门诊常见病之一。据统计,我国大约有10%~30%的成年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ED。2004年5月~2005年4月,我们采用疏肝益肾汤治疗该类病人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孙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6):572-572,576
躯体化形式障碍作为癔症分类中的疾病单元,其症状复杂多样,常出现类似其它多种疾病的症状,常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就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24例此类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