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53篇
  免费   1260篇
  国内免费   1140篇
耳鼻咽喉   379篇
儿科学   424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694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6435篇
内科学   5087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290篇
特种医学   22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5572篇
综合类   11429篇
预防医学   1612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3660篇
  90篇
中国医学   1641篇
肿瘤学   356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853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824篇
  2020年   886篇
  2019年   787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659篇
  2016年   834篇
  2015年   978篇
  2014年   1742篇
  2013年   1707篇
  2012年   2257篇
  2011年   2406篇
  2010年   2151篇
  2009年   2086篇
  2008年   2435篇
  2007年   2278篇
  2006年   2079篇
  2005年   2185篇
  2004年   1881篇
  2003年   1683篇
  2002年   1379篇
  2001年   1216篇
  2000年   1007篇
  1999年   845篇
  1998年   825篇
  1997年   756篇
  1996年   675篇
  1995年   560篇
  1994年   481篇
  1993年   389篇
  1992年   286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动脉粥样型硬化有较多的危险因素。但近年国内外逐渐转而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粥样型硬化的关系,亦取得了一定成就〔1〕。研究〔2〕证实,Hcy浓度水平上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国外有个别文献提及血清尿酸(UA)水平的上升和颈动脉内膜的增厚有一定联系〔3〕,但对于Hcy、UA水平和动脉粥样型硬化及狭窄的关系研究较少,为对其加以分析,本文做出相应的研究,并从中得到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992.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而目前血管内介入治疗是脑动脉狭窄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介入技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介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狭窄部位、缺血事件、病变长度)、狭窄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并采用NIHSS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巴氏指数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NCSE量表对患者认知功能情况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不同临床病理参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IVA、AVA、MCA、PCA、VA及BA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ean)和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均优于治疗前(P0.01或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VA、AVA、MCA、PCA、VA及BA的Vmean和PI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VA、AVA、MCA、PCA、VA及BA的Vmean和PI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NCSE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NCS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疗效显著,可改善动脉狭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4.
76岁的李先生在一年前发现自己右手体温正常,但左手却冰冷,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冰火掌",还时不时头晕,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这"武功秘技"竟是血管闭塞所致,医生为"武功高手"李大爷做了介入手术后,李大爷终于恢复正常。怪病源于血管堵塞李大爷在得了"冰火掌"后,就一直感觉头晕,劳累时症状加重,左手提重物后甚至出现视线模糊、晕眩等。家人一直以为他是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曾多次求医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995.
王忆  杨正辉 《当代医学》2014,(35):116-117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形成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行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形成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向患者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并评分,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于术后3个月再次对患者进行SCL-90评分。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SCL-90量表评分焦虑[术前(1.85±0.41)vs术后(1.41±0.34),t=7 39,P〈0.01]、抑郁[术前(1.98±0.47)vs术后(1.72±0.43),t=3.65,P〈0.01]、恐惧[术前(1.98±0.62)vs术后(1.74±0.52),t=2.65,P〈0.01]三项评分所显优于术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6.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技术,现已成为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的首选方法。但对于重度狭窄瓣口面积极小的婴幼儿,常规的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方法对8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阳性的敏感性为85.5%,特异性92.1%,阳性预测值86.4%,准确度为88.2%。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筛查。  相似文献   
998.
<正>我们自2009年8月开始开展用普通钛钉自制锚钉应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管狭窄,至2011年8月,两年时间我科共开展了35例。31例做了随诊,效果满意,影像学显示开门宽度无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内镜下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近期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130例患者,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术。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探条扩张术后症状缓解.近期疗效明显。结论探条扩张安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适用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操作的成功与否跟护士熟练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000.
先天性食管狭窄临床少见,是食管发育异常产生的不完全梗阻,患儿出生后随年龄增长,增添辅食后,表现为吞咽困难、进食速度慢、呕吐,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滞后,严重者会导致重度营养不良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