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耳鼻咽喉   4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50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1168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728篇
药学   536篇
  2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2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丝裂霉素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效果。方法 48例(52眼)慢性泪囊炎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将浸有0.4mg/mL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鼻粘膜及泪囊内侧壁与其接触5分钟,遂继续完成手术步骤。结果 本组48例(52眼),经3月~3年随访,治愈49眼(94.2%),好转1眼(1.9%),无效2例(3.8%)。结论 丝裂霉素C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可抑制吻合口、总泪管开口瘢痕及肉芽组织形成,减少吻合口及总泪管闭塞,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2.
我科于2001年2月~2003年1月对39例41眼患者施行了鼻内窥镜(带监视器)下泪囊鼻腔造孔、丝裂霉素C冲洗、联合植管术,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翼状胬肉不同术式效果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寻求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以减少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方法对636例726眼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术(209眼)。带蒂结膜瓣转移术(158眼),保存羊膜移植术(94眼),丝裂霉素C应用加带蒂结膜瓣转移术(131眼),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34眼)等方法治疗,随访6月至7年,比较其复发率。结果术后复发率,单纯胬肉切除为29.67%,带蒂结膜瓣转移术为20.25%,保存羊膜移植术为15.96%,丝裂霉素C应用加带蒂结膜瓣转移术为6.11%,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3.73%。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丝裂霉素C应用加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减低了胬肉的复发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二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
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穿透小梁手术及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亲水性丙烯酸脂植入物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1例 3 5眼行非穿透小梁手术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观察眼压、视力、视野、并发症等情况。其中 5例 5眼单纯行非穿透小梁手术 ,6例 6眼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 ,2 0例 2 4眼术中联合使用丝裂霉素C及丙烯酸脂植入物 ,随访时间 6~ 2 4个月 ,平均 12 5 4± 4 3 1月。结果 术前口服及点眼药物控制下平均眼压 2 5 1± 7 92mmHg ,术后 1周平均眼压 11 6± 6 79mmHg ,术后 6个月平均眼压 (3 3眼 ) 15 7± 5 78mmHg ,经统计学处理 ,手术前后眼压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前房深度稳定 ,5例有较轻的葡萄膜炎反应 ,术后 1周及 6个月视力较术前无下降 ,术后 6个月复查视野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非穿透小梁手术及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及丙烯酸脂植入物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降眼压效果确定 ,手术并发症少 ,对术后视功能影响小 ,但需要较高的手术技术。长期随访仍属必要。  相似文献   
95.
丝裂霉素C与青光眼滤过泡并发症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与青光眼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31例36只眼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了MMC而导致的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患眼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其滤过泡形态、眼压、视力的改变和黄斑水肿的发生及与术中MMC的浓度、放置时间、放置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31例36只眼中发生滤过泡渗漏11只眼、滤过泡感染1只眼、巨大薄壁滤过泡7只眼、单纯薄壁滤过泡7只眼、低眼压合并黄斑囊样水肿10眼;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平均(1724±2000)m;平均视力下降2行以上;并发症的发生与MMC放置的位置显著相关,与时间呈正相关,与浓度无关;眼压下降与MMC浓度呈负相关。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并发症的发生与MMC的应用密切相关,结膜瓣下与巩膜瓣下同时放置、放置时间长者比较容易发生并发症;高浓度者容易造成低眼压。  相似文献   
96.
李波  雷光明 《眼科研究》2004,22(4):382-382
本文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应用5-Fu及术中应用MMC者的疗效、毒副作用进行对比,以比较两种药物对小梁切除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氨磷汀对化疗药物抗卵巢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细胞保护剂氨磷汀(amifostine)对不同化疗药物抗卵巢癌细胞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分别测定顺铂、长春新碱、依托泊甙和丝裂霉素对体外培养的Ho-8910肿瘤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实验组加化疗药前30 min经600mg.L-1氨磷汀处理,对照组不用氨磷汀处理,余同实验组,培养后比较两组细胞增殖的抑瘤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肿瘤细胞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磷汀不影响顺铂、依托泊甙、丝裂霉素和长春新碱对Ho-8910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处理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56例患者(78眼)在翼状胬肉切除后将0.02%丝裂霉素浸泡棉片置于术区巩膜,将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片移至缺损区,术后随访观察1年.结果 术后翼状胬肉复发2眼,复发率为2.56%.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对引起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几种原因均能有效预防,大大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MMC)衍生物629Ac(5-吖丙啶-3-羟甲基乙酸酯基-1-甲基吲哚-4,7-二酮)的乏氧细胞毒性,为629Ac作为新型辐射增敏剂的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在有氧和乏氧条件下用MTT法研究MMC和629Ac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及C1.6(增敏比达1.6的化合物浓度)。结果乏氧条件下629Ac对HepG2细胞的IC50比有氧条件下低;乏氧和有氧条件下,629Ac的IC50比MMC的IC50都小;对于HepG2细胞,MMC具有乏氧选择性辐射增敏作用,其C1.6比629Ac大,且629Ac在有氧条件下也有辐射增敏效应。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HepG2细胞629Ac具有乏氧细胞毒性和辐射增敏效应,并且这些效应都强于MMC。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中同一浓度的丝裂霉素(MMC)棉片留置不同时间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将240例患者分成2组。采用0.02%MMC,对照组术中(翼状胬肉去除后,球结膜缝合前)放置3 m in,试验组术中放置5 m in。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6.95%和15.8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与年龄有关,年龄每增大5岁,其复发的危险性降低18.1%。结论术中应用MMC可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0.02%MMC棉片术中留置3 m in与5 m in,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