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336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56篇
临床医学   551篇
内科学   187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481篇
预防医学   28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98篇
  13篇
中国医学   16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感染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往往导致患儿早期死亡.即使目前,感染仍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控制感染仍是肾病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我们应用静脉滴入丙种球蛋白(WIG)治疗感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儿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我们在常规应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本病。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本院自1998年2月~1999年12月应用小剂量肝素和丙种球蛋白联合静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2例,与常规治疗的40例同类患儿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临床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随机将82例患儿分为两组:(1)治疗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6个月~2岁。所有病例血小板>100.0×109/L。<6个月27例,~1岁10例,~2岁5例;并心衰9例,呼衰3例;(2)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2岁。<6个月26例,~1岁9例,~2岁5例;合并心衰…  相似文献   
54.
新生儿肺炎免疫球蛋白水平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的免疫水平 ,尤其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免疫情况。方法 :新生儿肺炎患儿入院时抽取股静脉血测定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研究。结果 :新儿肺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IgA水平明显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t=3 6 2 ,P <0 0 1 ) ,提示宫内感染的可能性。新生儿肺炎患者中 ,早产儿组较足月儿组IgG水平低 ,有显著性差异 (t=2 2 6 ,P <0 0 5 ) ,新生儿肺炎患者于不同日龄、产式、体重间比较 ,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当新生儿肺炎患者IgA水平明显增高时 ,提示肺炎为宫内感染 ;对新生儿肺炎患者 ,尤其是早产儿补充丙种球蛋白 ,将有利于患儿的恢复。  相似文献   
55.
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临床特点为发热伴皮疹,指(趾)硬肿和脱屑,口腔粘膜和结膜充血及颈淋巴结肿。以前采用阿司匹林(ASP)为主的抗凝、抗炎和对症治疗。近年国外报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控制急性期症状,降低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本文采用IVIG联合ASP治疗9例川崎病,以观察其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5年5月~1999年6月我院收治住院的19例患儿,均符合日本MCIS研究委员会1984年通过的诊断标准。将19例患儿随机分为二组。WIG组(治疗组)9例,男8例,女1…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的疗效。方法  2 0例住院病人 ,用丙种球蛋白 2 0 0mg/kg/d静脉滴注 ,连续 5d对照组 18例用激素治疗 1~ 2mg/kg/d。结果 用丙球治疗组 5d患者临床出血症状明显好转 ,(P <0 .0 5)血小板上升数显著优于激素组 (P <0 .0 1)。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短期疗效好 ,特别适用于重症ITP或急需提高血小板数目的ITP患者。  相似文献   
57.
58.
自 196 7年川崎病在日本报道以来 [1 ] ,川崎病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它可引起全身中小动脉受累尤其是冠状动脉受损。 80年代日本首先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本病 [2 ] ,但对丙种球蛋白的用法及用量意见不一 ,现将我院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我院 1990年 12月~ 1998年 11月间收治的 75例川崎病患儿 ,男 46例 ,女 2 9例 ,年龄 73天~ 12岁。均符合1985年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 [3]。1.2 方法 将上述病例随机分成 2组即单纯服小剂量阿斯匹林 (30~ 5 0 mg/kg· d- 1 )组 ( 组 ) 5 1例 ;服小剂量阿斯匹林伍以静脉…  相似文献   
59.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亦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其主要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病变(CAD),为小儿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重要病因.本文收集川崎病患儿共40例,其中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与阿司匹林(ASP)联合治疗25例,单独使用ASP治疗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虞上勇 《河北医学》2000,6(1):50-5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在儿科中常见,有反复出血症状,出血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往往需长期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甚至脾切除等治疗。近年来,我们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18例ITP患者,均系本科1996年6月至1998年5月收住的病人。诊断标准按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一书相提标准进行。其中急性型14例,慢性型4例,均为初发。年龄6个月~12岁。血小板计数<20×109/L10例,~5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