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36篇
  免费   3510篇
  国内免费   2463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830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1175篇
口腔科学   246篇
临床医学   7179篇
内科学   5888篇
皮肤病学   284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14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6篇
外科学   4170篇
综合类   20405篇
预防医学   4681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14651篇
  76篇
中国医学   24801篇
肿瘤学   850篇
  2024年   502篇
  2023年   1604篇
  2022年   1290篇
  2021年   1544篇
  2020年   1305篇
  2019年   1404篇
  2018年   921篇
  2017年   2111篇
  2016年   2214篇
  2015年   2612篇
  2014年   3713篇
  2013年   3616篇
  2012年   4673篇
  2011年   5083篇
  2010年   4473篇
  2009年   4562篇
  2008年   5477篇
  2007年   4777篇
  2006年   4719篇
  2005年   4718篇
  2004年   3829篇
  2003年   4156篇
  2002年   2854篇
  2001年   2377篇
  2000年   2060篇
  1999年   1654篇
  1998年   1433篇
  1997年   1320篇
  1996年   1298篇
  1995年   1129篇
  1994年   990篇
  1993年   750篇
  1992年   616篇
  1991年   479篇
  1990年   386篇
  1989年   323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52.
目的:观察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44例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1%,20/22)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1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溏泄、腹胀不适、胃纳差等中医证候积分同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3.
54.
李剑  赵红波 《四川中医》2020,38(4):114-117
目的:观察自拟补脾益肠汤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对患者病情转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70例在我院肛肠科被确诊的U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合用自拟补脾益肠汤,4周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在治疗前以及治疗两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与症候疗效,内镜检测两组肠黏膜情况,血常规检测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情况,ELISA检测两组炎性因子IL-1β、IL-8与TNF-α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b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ESR与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肠黏膜治疗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L-1β、IL-8与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补脾益肠汤配合美沙拉嗪治疗UC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帮助组织修复,且一定程度上防止复发,为UC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2002-2003
目的观察品质管理圈活动在急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8例急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用品质管理圈活动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营养指数、肠胃道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前白蛋白、白蛋白含量均较高、临床胃肠道症状评分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品质管理圈活动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6.
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对大鼠肠黏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大鼠存活情况、肠上皮黏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单体Rg1对大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紫外分光法测定各组动物处理后肠黏膜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LDH活力;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观察各组动物存活情况及肠黏膜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失血性休克导致实验大鼠肠黏膜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LDH活力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Rg1治疗显著提高肠黏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LDH活力;稳定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1),显著改善动物存活情况及病理形态改变。结论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上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异常凋亡、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线粒体功能及结构完整有关。  相似文献   
57.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包括肠球菌在内的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临床感染日趋增加,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相关肺炎重要的致病菌之一。由于肠球菌对包括几乎所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内的多种抗生素固有耐药,因此备受关注。万古霉素曾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耐药率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8.
吗啡、芬太尼阿片类制剂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但易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虽然临床上已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预防这些不良反应,但上述不良反应仍难以完全避免。因此,寻求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的镇痛药物或方法,一直是临床医师的研究课题。我院于2002年3月开始将盐酸奈福泮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并与芬太尼的术后静脉镇痛在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方面作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胆管癌,特别是肝门部胆管癌,真正达到根治性切除者很难,根治切除率一般为20%~40%,患者终因局部复发率高而死于肿瘤的进展。姑息性治疗主要针对解除梗阻性黄疸,消除十二指肠梗阻与缓解疼痛,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胆管癌沿胆管壁纵轴扩散,导致复杂的肝门胆管狭窄,顽固性胆道梗阻,多数病例因细菌性胆管炎或肝功能衰竭死亡,不能切除的胆管癌,如不加处置,平均存活3个月,胆道引流可延长至4~6个月,加上局部消融治疗措施可改善姑息治疗的效果,如姑息性腔内近距离放疗,可平均延长存活时间至4.3~5个月,如再复合外照射治疗,平均存活时间可…  相似文献   
60.
上消化道重建术后胃肠动力受到影响,且手术创伤致分解代谢增强,半数以上患者在短期内存在营养不良及吸收障碍,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一、上消化道重建术后营养支持治疗途径的选择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临床上进行营养支持的两个有效途径,均能明显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际应用证实,EN较PN能更有效地维持和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PN治疗存在诸多缺点,如代谢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肠黏膜萎缩、肠道菌群失调、肝功能损害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等,且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