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0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30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05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266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947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2400篇
  2篇
中国医学   822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肾损害大鼠应用舒降之治疗后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变化,以探讨舒降之防治高脂血症肾损害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舒降之治疗组[2.5mg/(kg.d)],每组10只,观察12周。实验中监测各组大鼠血脂、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24 h尿蛋白排出量(UPE)等变化,并进行肾组织光镜检查,同时观察血、尿和肾组织匀浆中NO和ET的改变。结果舒降之治疗组的血脂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UPE、尿NAG明显减少(均P<0.01);肾指数下降(P<0.05);血、尿及肾组织NO明显升高,而尿及肾组织匀浆中ET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光镜检查示高脂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扩张、血管周围及间质细胞浸润,而舒降之治疗组上述病变明显好转。结论舒降之能明显减轻高脂血症肾损害,它能提高血清、尿及肾组织的NO水平并降低ET的水平,NO和ET的变化可能是其防治高脂血症肾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和脂质比值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06例,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随访12个月。随访中如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3.6 mmol/L(140 mg/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 mmol/L(70 mg/dL),辛伐他汀减为10 mg/d。结果104例患者治疗12个月后,TC、LDL-C、三酰甘油(TG)和载脂蛋白B(ApoB)分别下降38%、45%、20%和25%,P均<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分别升高7%和10%(P<0.05)。TC/HDL-C、LDL-C/HDL-C和ApoB/ApoA1比值分别下降为3.30、1.71和0.62,P均<0.001。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有87.3%和95.2%的患者血脂达标,服用辛伐他汀10 mg/d。结论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和脂质比值的调节作用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3.
肠外与肠内营养药临床应用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洋  王梅 《中国医药导刊》2006,8(6):459-462
目的:了解临床营养药的应用的现状和问题。方法:通过对临床医生、专家的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对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药的临床应用现况及其问题,以及营养药合理应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营养支持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诸多疾病,但注重EN使用的医师仅占25.8%;究其原因,83.9%的医生认为对EN的新概念和技术进展了解不够,其次主要原因是医保具体支付政策和医院运营经济政策的问题。结论:为了控制临床住院费用,促进临床营养治疗的合理开展,不仅要制定其临床应用指南,普及教育,还要在技术层面制定相应的具体支付政策;舍此,医疗费用的宏观控制不仅很难操作,更无从谈起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4.
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钙素及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方法:36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wk开始,A,B两组每只大鼠灌服生理盐水1.5mL·d-1,C组予辛伐他汀5mg·kg-1·d-1,D组予尼尔雌醇0.01mg·kg-1·d-1。10wk后处死大鼠,测量大鼠体重、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结果:10wk后,B组大鼠体重高于A组,C,D组大鼠体重低于B组,均P<0.01。C,D组股骨骨密度(0.245±s0.007),(0.2430±0.0010)g·cm-2,高于B组(0.245±0.009)g·cm-2,血清骨钙素水平亦高于B组,均P<0.05,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增加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提高骨钙素水平,促进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95.
生血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98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Ⅱ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扩大受试者范围,增加少年、老年、孕妇及术后的缺铁性贫血病人群体,进一步观察生血宁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82例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分为成年组(2 5 4例)、老年组(2 0 5例)、孕妇组(1 5 1例)、术后组(1 30例)、少年组(70例)和儿童组(1 81例) ,各组病人均口服生血宁片0 . 5g ,tid ,疗程为4周。结果:各组病人疗效相似,非儿童组有效率为85. 9%,儿童组有效率为85. 6 %;血常规各项指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容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血清铁含量及总铁结合力均有显著改善。除少数受试者出现轻度恶心、腹部不适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生血宁片是治疗各年龄组尤其是青少年和孕妇缺铁性贫血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6.
王卉  杜春波  沈立  刘文英 《药学进展》2005,29(12):565-568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比沙可啶片剂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300mm×4mm,5μm),以乙腈-水(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比沙可啶浓度在0.115~1.150g/L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线性范围内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9.2%(RSD=0.68%)、99.3%(RSD=0.21%)和99.1%(RSD=0.87%)。样品中有关物质检查符合质量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比沙可啶片剂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进一步验证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 ,探索达到明显或完全疼痛缓解的用药剂量 ,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多中心无对照开放试验。应用滴定法 ,调整日剂量 ,寻找 2 4h使癌痛患者无痛的给药剂量。结果 :中、重度癌症患者舌下含服丁丙诺啡 0 6 - 2 4mg·d- 1 的剂量 ,给药次数3- 4次 ,可明显或完全缓解疼痛。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思睡和恶心等。结论 :丁丙诺啡是一种镇痛效果较强 ,不良反应较轻 ,适用于中、重度疼痛的镇痛药 ,可用于癌痛患者第Ⅲ阶梯镇痛。  相似文献   
98.
目的:建立替硝唑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用于复方替硝唑片血药浓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12%乙腈水溶液(pH7.0),检测波长318nm。结果:样品组分在0.2~20μg.ml-1线性良好(r=0.9998),最低血浆药物检测浓度为0.02μg.ml-1。回收率为94.4%~98.3%,日内及日间RSD<5%。结论:本法简便、迅速、灵敏、准确,适合于临床药学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99.
目的建立复方双黄连分散片(金银花、黄芩、连翘、蒲公英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蒲公英、黄芩苷和绿原酸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黄芩苷在1.6μg~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69%,RSD为0.4%。含量限度黄芩苷为不少于80mg/片。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复方双黄连分散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0.
二陈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俊萍  宋少刚 《中国药房》2005,16(14):1067-1068
目的:制备二陈分散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等辅料制备分散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含量,并进行成品稳定性考察。结果:橙皮苷进样量在1μg~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0.98%;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成品符合《中国药典》各项质量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