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3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257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658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456篇
内科学   800篇
皮肤病学   103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60篇
综合类   896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232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825篇
  3篇
中国医学   207篇
肿瘤学   4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广东地区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胡斌  张孝文  程钢  何蕴韶  劳绍贤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0):1071-1072,1127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情况,为丙型肝炎病毒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根据丙型肝炎病毒RNA全序列,在5′-NCR区设计引物,通过套式PCR扩增,特异性产物测序分析并分型。结果检测HCV感染样本58例,扩增出阳性样本47例,共检出3种基因型,分别为1b,2a和4型,其中1b占85.1%,2a占12.8%,4型占2.1%,4型为中国人群中极少报道被检出的罕见型。结论广东地区HCV基因型主要为1b型,其次为2a型,与中国其它地区HCV基因型分布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感染引发早产的可能机制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防感染引发早产的可行性。方法取20例正常择期剖宫产孕妇(无妊娠合并症及临产征兆)的胎膜在体外进行孵育,共分成5组:0 h组(取下后未经孵育的胎膜),24 h组,48 h组,72 h细菌内毒素脂多糖组(LPS组),72 h LPS NAC组(LPS NAC组)。首先评价体外孵育胎膜的存活力,然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测定5组胎膜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最后比较LPS组和LPS NAC组MMP-9/TIMP-1比值的变化。结果体外孵育胎膜的存活力达到83%±1.9%,RT-PCR可见0 h组及48 h组的MMP-9表达微弱,24 h组的表达较前两组增强(P<0.05),LPS组的表达最强(与24 h组比较P<0.01),LPS NAC组的表达低于LPS组(P<0.01),各组TIMP-1的表达无明显区别(P>0.05),LPS NAC组较LPS组MMP-9/TIMP-1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MMP-9/TIMP-1比值升高可能是感染引发早产的机制之一,NAC有望在预防和治疗早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异氟醚对人类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IL-4和IL-10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0、2、4、6h收获THP-1细胞,从收获的细胞中提取RNA,逆转录合成cDNA,以-βactin作内对照半定量PCR后电泳扫描求积,检测THP-1细胞与炎性反应关系密切的上述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在吸入异氟醚过程中观察到明显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mRNA表达增加,未检测到IFN-γ、IL-4和IL-10mRNA表达。IL-1β、IL-8、TNF-αmRNA表达在异氟醚吸入过程中的4和6h比0h增加4~8倍。在异氟醚吸入浓度为2.0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时,IL-1β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关系(0h:0.55±0.06;2h:3.12±0.11;4h:3.45±0.14;6h:3.92±0.07)。在吸入4和6h时,IL-1β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分别为[对照:0.71±0.13;异氟醚:(1.69±0.07)1.0MAC;(3.45±0.14)2.0MAC]和[对照:0.65±0.09;isoflurane:(2.11±0.12)1.0MAC;(3.92±0.07)2.0MAC]。这些数据提示THP-1细胞吸入异氟醚过程中伴随有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增加。结论异氟醚能在转录水平上调节THP-1细胞炎性反应,当吸入浓度>1.0MAC时,异氟醚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显著增加THP-1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轮状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临床腹泻样本。方法:使用Taqman探针技术,建立轮状病毒VP6特异的荧光定量RT-PCR体系。与WHO推荐的轮状病毒检测方法ELISA平行检测,对该体系的检测范围、灵敏度、特异性等参数进行评价。并将该体系用于临床腹泻样本。结果:该荧光定量RT-PCR体系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线性范围宽,最低可检出1TCID50/ml。对113份临床腹泻样本的平行检测结果显示,该荧光定量RT-PCR体系与ELIS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5),可同样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结论:成功建立了轮状病毒荧光定量RT-PCR体系,该体系灵敏、特异、重复性好,可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05.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体外培养骨髓间质细胞,探索大鼠骨髓间质细胞体外诱导及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细胞培养、扩增,检查细胞活力。应用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β-巯基乙醇(β-ME)对细胞诱导分化,行大体观察,6h后免疫组织化鉴定神经丝蛋白(NF-200)、神经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并用RT-PCR鉴定NF-200、NSE和GFAP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用BDNF、β-ME单独或者共同诱导3h,骨髓间质细胞形态类似神经细胞,6h后神经细胞标记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而且BDNF+β-ME组诱导率最高。结论 BDNF和β-ME能协同刺激大鼠骨髓间质细胞转化并分化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转染对结肠癌细胞SW480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将人TGF-β1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W480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结果:转染hTGF-β1基因后,与对照组相比,TGF-β1蛋白和mRNA在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强.SW480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抑制率为60%~80%.结论:转染hTGF-β1基因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细胞角蛋白-20mRNA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巢式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区域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信使RNA(CK20 mRNA)的表达,以了解肿瘤细胞的微转移.方法 取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1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100枚盆腔淋巴结,巢式RT-PCR法检测其CK20mRNA的表达,同时取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组织及淋巴结20枚作为阴性对照.取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CK20 mRNA在Ishikawa细胞及全部1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阳性率100%(敏感性100%).而在对照的5例正常子宫组织及20枚正常淋巴结中均未表达(特异性100%).18例子宫内膜癌中有16例经手术病理分期为Ⅰ、Ⅱ期,临床病理检查淋巴结均为阴性;而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有5例CK20 mRNA呈阳性表达,证实有肿瘤细胞的微转移,阳性率为31%.结论 CK20可以作为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微转移的标志物.Ⅰ、Ⅱ期子宫内膜癌中有约31%的病例存在有区域淋巴结的肿瘤细胞微转移,其术后复发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HL60/HT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及对耐药细胞内Ca2 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补骨脂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三尖杉酯碱(HT)的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不同时段和不同时间点的Ca2 浓度。结果补骨脂素在1~20μmol/L能不同程度降低HT对HL60/HT细胞的IC50,并不同程度提高细胞内HT的量;1~20μmol/L补骨脂素作用不同时段(24、48、96h),HL60/HT细胞内Ca2 浓度与作用时间成负相关,10和20μmol/L补骨脂素作用HL60/HT不同时间(5、10、15、20、25min),细胞内Ca2 浓度与作用成负相关性。结论补骨脂素能逆转HL60/HT细胞的多药耐药,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耐药细胞内Ca2 浓度、增加细胞内HT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9.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HAART)使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但常引起代谢并发症,包括脂肪代谢障碍、血脂异常、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及骨质疏松等,机制未完全阐明。有报道在接受HAART的HIV阳性病人,提前发生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上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MP-7 mRNA在45例胃癌中的表达,并与相应的病理特点进行对照.[结果]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MMP-7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从高分化癌至未分化癌阳性率分别为57.1%、60.0%、90.9%、91.7%);随着癌细胞由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向深部侵犯肌层和浆肌层时,MMP-7mRNA的表达阳性率大幅度提高(从黏膜层至浆膜外阳性率分别为25.0%、33.3%、84.6%、90.0%、91.7%);有淋巴管、淋巴结及静脉转移MMP-7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无转移病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MMP-7 mRNA可作为胃癌侵袭、转移、复发的标志物,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