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91篇
  免费   5413篇
  国内免费   2100篇
耳鼻咽喉   180篇
儿科学   1777篇
妇产科学   863篇
基础医学   6927篇
口腔科学   471篇
临床医学   10893篇
内科学   11636篇
皮肤病学   398篇
神经病学   3382篇
特种医学   28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241篇
综合类   13729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4606篇
眼科学   712篇
药学   7078篇
  77篇
中国医学   7993篇
肿瘤学   1590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987篇
  2022年   1306篇
  2021年   2764篇
  2020年   2615篇
  2019年   2129篇
  2018年   2044篇
  2017年   2280篇
  2016年   2349篇
  2015年   2367篇
  2014年   4497篇
  2013年   4773篇
  2012年   4066篇
  2011年   4318篇
  2010年   3411篇
  2009年   3103篇
  2008年   3159篇
  2007年   3335篇
  2006年   3006篇
  2005年   2770篇
  2004年   2463篇
  2003年   2275篇
  2002年   1991篇
  2001年   1912篇
  2000年   1569篇
  1999年   1354篇
  1998年   1235篇
  1997年   1330篇
  1996年   1074篇
  1995年   1067篇
  1994年   1002篇
  1993年   762篇
  1992年   753篇
  1991年   661篇
  1990年   525篇
  1989年   501篇
  1988年   499篇
  1987年   400篇
  1986年   377篇
  1985年   556篇
  1984年   457篇
  1983年   289篇
  1982年   415篇
  1981年   307篇
  1980年   275篇
  1979年   200篇
  1978年   165篇
  1977年   153篇
  1976年   142篇
  1975年   6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辐照全血在保存期内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法定量测定经15~35GY五个照射剂量辐照全血在保存期内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结果照射后1d,15~25GY剂量组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相互间比较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30、35GY辐照红细胞CR1分子数目分别与其他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1).另外,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各剂量组和对照组红细胞CR1分子数目呈阶梯式下降,尤其在照射后3d,30和35GY剂量组红细胞CR1分子数目接近于照射后7d水平,二者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15~25GY)60Co γ射线剂量辐照对红细胞CR1分子数目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肝积颗粒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肝积颗粒保介入治疗和单纯介入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远期生存时间以及T细胞亚群、AFP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瘤体缓解率为20.00%、稳定率为90.00%,对照组分别为16.67%、63.33%,其中,瘤体稳定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升高CD3、CD4值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FP值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肝积颗粒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3.
来源于骨髓和脐带血的基质细胞基本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骨髓与脐带血细胞体外培养基质细胞的基本特性,为基质细胞的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Dexter长期培养体系培养骨髓和脐带血基质细胞,以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细胞表面及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成的鹅卵石造血区(CAFC),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为指标,比较两者的生长特性、成分及功能.结果①细胞生长特性:出现贴壁细胞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3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5~6d;细胞融合成片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10~14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12~18d;第21天细胞增殖数,骨髓比脐带血细胞增殖少;②细胞成分:21d培养后细胞成分,骨髓来源者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其次是巨噬细胞与内皮细胞,脂肪细胞最少;脐带血细胞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其次是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偶见脂肪细胞;细胞化学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CD14、CD45的表达骨髓细胞明显低于脐带血细胞;③细胞功能: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较脐带血细胞的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成的CAFC和LTC-IC明显多.结论①生长特征:形成贴壁细胞时间骨髓较脐带血短,骨髓细胞比脐带血细胞有核细胞数增殖快、持续时间相对短;②细胞成分特性:骨髓来源形成的基质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主,脐带血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③细胞功能特性:骨髓细胞形成的贴壁细胞较脐带血细胞形成的贴壁细胞更利于CAFC、LTC-IC生长.  相似文献   
94.
ABO血型与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ABO血型与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疾病关联分析方法对HBsAg和,抗-HCV阳性献血者与同期健康献血者的ABO血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O血型与HBsAg和抗-HCV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ABO血型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95.
一种有效去除脂血对血清多种生化指标测定干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去除脂血对血清生化项目测定干扰的方法。方法 :沉淀、离心沉淀去除血清中过量的乳糜微粒。结果 :该法简便去脂效果彻底 ,不影响测定结果。结论 :获得了一种满意的去脂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阐述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DCE-MRA)的原理及其在腹部大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32例腹部大血管3D DCE-MRA检查的影像资料,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团注试验:对比剂通过肾动脉水平腹主动脉内的高峰时间为17-23s;(2)正常表现3例,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3)腹主动脉瘤7例,均显示主动脉受累段不规则增宽及实际的动脉腔;(4)腹主动脉夹层18例,均显示内膜片、真假两腔以及分支动脉起源的位置,显示破口12处、再破口16处;(5)动脉粥样硬化3例,均显示腹主动脉迂曲,管径粗细不均;(6)髂总静脉血栓形成1例,左髂总静脉未显影。结论3DDCE-MRA是一种非损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对腹部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为临床研究肝硬化提供有价值的手段。方法 采用99mTc -RBC测定 93例肝硬化患者肝血流 ,选择峰时 (Tmax) ,半廓清时 (T1/2 )、廓清率 (K值 )、肝血流 (LBF)等作为观察指标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同时用99mTc-MIBI经直肠给药测定其中 5 4例患者门静脉压力 (PVP) ,以心 /肝 (H/L)比值作为分流指数。结果 肝硬化组Tmax、T1/2 、K及LBF分别为 1.2 6± 0 .99(93)min、5 .75± 3.38(93)min、0 .15 4± 0 .116 (93)及 0 .6 10± 0 .2 89(93)L/min ,除Tmax外 ,与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Child -A、B、C级各组之间 (除Tmax外 )也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或显著性差异 ;Child -A、B、C级各组H/L分别为 0 .49± 0 .18(2 1)、0 .6 9± 0 .16 (15 )、0 .91± 0 .2 1(18) ;PVP分别为 2 .2 2± 0 .5 7(2 1)kPa、2 .85± 0 .38(15 )kPa及 3.5 4± 0 .6 5 (18)kPa。而对照组的H/L及PVP分别为 0 .30± 0 .12 (16 )及 1.6 1± 0 .38(16 )kPa。Child -A、B、C级各组分别与对照组及各组之间比较 ,除Child -B与C级组PVP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外 ,其余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及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本法测定肝血流及门脉压力方便 ,无创伤 ,对分析病情 ,判断疗效 ,指导制订治疗方案 ,估计预后等均有较  相似文献   
98.
99.
油茶皂甙对实验动物造血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油茶皂甙对豚鼠和罗非鱼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油茶皂甙(1mg/kg)处理前和处理后豚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计数变化。罗非鱼分对照组和油茶皂甙处理组,分别在清水和含1ppm油茶皂甙水饲养6天后,再同时置入清水中净养,观察其存活20%的最高温度。结果:豚鼠用药前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改变轻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油茶皂甙处理组罗非鱼在清水中饲养的耐受最高温度为41.5℃,但在含油茶皂甙水中能耐受的最主温度为36℃。结论:油茶皂甙可短暂,轻微地降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但并不影响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0.
We developed a semiautomatic method termed “cortical circumferential profiling” for objective analysis of cerebral cortex function in emission tomographic neuroimaging studies. This method treats cortex as a continuous ring near the outer brain edge. A computer algorithm samples the cortex at 60 contiguous, equiangular locations, using 1-cm2 samples. These values are plotted as a function of cortical angle to produce the cortical circumferential profile. This method was used in a study of regional cerebral perfusion in 15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nd 8 elderly control subjects using N-isopropyl [I-123]-iodoamphetamine. Cortical circumferential profiling decreases variability, examines the entire cortex within slices at preselected levels above the orbital-meatal line, and facilitates intrasubject and intersubject comparis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