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9篇
  免费   1328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763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870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274篇
内科学   2783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302篇
外科学   374篇
综合类   277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627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835篇
  36篇
中国医学   797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871篇
  2020年   1166篇
  2019年   476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575篇
  2016年   660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1183篇
  2013年   1174篇
  2012年   997篇
  2011年   1002篇
  2010年   695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机械通气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机械通气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40例。分析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力学指标、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氢离子浓度指数(pH)、MAP、呼气末正压(PEEP)、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IP)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aO2、PaO2/Fi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MAP、PEE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人腺病毒55型(HAdV55型)肺炎成年患者的临床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5月某院收治的132例成人HAdV55型感染患者,包括38例肺炎患者(肺炎组)和9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上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肺炎(31例)、上感患者(38例)及健康对照(1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动态观察肺炎(5例)和上感患者(3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与上感组比较,肺炎组患者咳痰比例更高,发热日数和住院时间更长,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和绝对计数升高(均P<0.05),胸部CT显示肺部病变主要集中于右肺(21/38,55.3%)。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表明,肺炎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与上感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分析显示,5例肺炎患者病程第3天CD3+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后逐渐升高,第18天恢复正常。结论 HAdV55型成人肺炎患者咳痰较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右肺容易受累,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动态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激励式呼吸训练联合口腔去污染对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肺炎(POP)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激励式肺计量器训练联合洗必泰口腔去污染。分析两组POP发病率、口咽部定植菌检出率等指标。结果 共纳入96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13例患者发生POP,POP发病率为13.54%。试验组患者POP发病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口咽部定植菌检出率(6.25%)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及呼吸训练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中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数、抗菌药物费用、总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激励式呼吸训练和口腔去污染有助于改善运动耐量,减少呼吸道微生物定植,降低POP发病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对辅助型T细胞17/调节型T细胞(Th17/Treg)、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氨溴索进行雾化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120株检出病原中细菌共62株,占51.67%,真菌7株,占5.83%,病毒51株,占42.50%,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检出率较高;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1.734,P=0.005);研究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气喘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IL-23、AOPP水平下降,IFN-γ、TGF-β、SOD、GSH-Px水平上升,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IL-17、IL-23、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TGF-β、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炎感染,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病原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2月海南省儋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269例,分为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临床症状,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查、药敏试验。结果重症肺炎发生率27.14%(73/269)。血氧分压降低为最常见临床表现(76.71%)。痰液标本分离出10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76株(73.08%),最常见为铜绿假单胞菌(26.92%)。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96.43%,不动杆菌属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100.00%。老年重症肺炎和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在年龄、多脏器功能受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出现意识障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多脏器功能受损、合并COPD、出现意识障碍、糖尿病,均成为老年肺部感染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十分典型,革兰阴性菌是老年重症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而且耐药率高。年龄、多脏器功能受损,合并COPD、意识障碍、糖尿病,是老年肺部感染成为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针对这些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9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儿实施头罩式吸氧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疗效、PaO2以及PaCO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总疗效93.18%,比对照组的72.73%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PaO2以及PaCO2水平比较没有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以及PaCO2水平均有一定降低,PaO2水平有一定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升高与降低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降低患儿的心率水平,改善其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07.
Limi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clinical course of outpatients with mild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This information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to inform public health prevention strategies and to provide anticipatory guidance to patients, primary care providers, and employers. We retrospectively assessed the daily prevalence of symptoms in 313 COVID-19 outpatients for the first 20 days of illness.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probability of symptom occurrence over time. Fatigue (91%), cough (85%), and headache (78%) were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and occurred a median of 1 day from symptom onset. Neurologic symptoms, such as loss of taste (66%) and anosmia (62%), and dyspnea (51%) occurred considerably later (median 3–4 days after symptom onset). Symptoms of COVID-19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other respiratory pathogens, so symptomatic patients should be tested more frequently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during influenza season to prevent further spread of COVID-19.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调查海口市肺炎患儿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布、耐药状况及克隆传播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海口市妇幼保健院5 342例住院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呼吸道标本流感嗜血杆菌阳性情况,检测菌株耐药性,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5 342例肺炎患儿共分离352株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6.59%;男患儿检出率为7.10%,女患儿检出率为5.82%;年龄<30 d检出率为0.30%,30 d~为8.45%,2岁~为11.62%,4岁~为12.88%,≥ 6岁为2.56%,各年龄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检出率为14.04%,夏季为4.48%,秋季为4.62%,冬季为4.40%,各季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42.60%(141/331),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76.43%、69.19%、51.36%,对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30%,对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1%。51株流感嗜血杆菌经MLST测序分成15个ST型;其中ST107包含11株(21.57%),主要分布在4个月~1岁患儿(9株)和3岁患儿(2株)。结论 海口市肺炎患儿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具有遗传多样性,且发生社区克隆传播,以2~3岁幼儿感染多见。春季是感染高发季节,ST107是春季流行优势克隆型。经验治疗时须谨慎使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和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升高,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分析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9年6月- 2021年8月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 例,包含1例妊娠36+2周孕妇;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6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9例)、咳嗽(9例)、咳痰(7例)。白细胞计数正常8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9例,CRP升高9例,ESR升高9例,PCT正常4例,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6例。9例患者胸部 CT均表现为斑片或斑片实变影。经血及肺泡灌洗液mNGS确诊后使用多西环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单药治疗方案,疗程14~21 d,均好转出院。结论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mNGS检测可以快速明确病原学诊断,有助于及时启动特异性抗感染治疗,可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肺泡灌洗液辛普森菌群多样性指数(SDI)比值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细菌性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ICU 2019年10月—2021年7月选择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的5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病历资料,依据其入ICU 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为非危重症组21例和危重症组35例。以细菌性肺炎造成死亡为终点事件,记录28天转归,并将患者分为生存组38例和死亡组18例。对各组患者的SDI、PCT、C-反应蛋白(CRP)、PCT/SDI、CRP/SD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非危重症组比较,危重症组患者血清PCT/SDI、PCT水平均升高,且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更长,28天病死率更高(均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SDI较低,PCT/SDI、PCT水平均较高(均P<0.05);SDI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呈负相关(r值为-0.655,P<0.001),PCT水平、PCT/SDI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0、0.734,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PCT/SDI预测患者28天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其次为PCT+SDI (0.845)、PCT (0.808)、SDI (0.785)、CRP/SDI (0.731),PCT/SDI的最佳截断值为11.56时预判患者28天死亡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66.7%。Cox回归分析显示,PCT/SDI值高(HR=1.562,95%CI:1.271~1.920,P=0.031)、PCT水平高(HR=1.106,95%CI:1.021~1.198,P=0.024)是ICU细菌性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T/SDI、PCT、PCT+SDI、SDI、CRP/SDI均可作为ICU细菌性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PCT/SDI预测患者短期预后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