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The treatment of acquired haemophilia is characteristically exceedingly expensive and thus a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the several available treatment strategies is urgently needed. To address this issue, decision-analysis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cost-minimization model to compare the cost of treatment with porcine factor VIII (pFVIII), human FVIII (hFVIII) or an activated 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 (APCC). This model was based upon the results of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of all relevant clinical studies and case series. To supplement these data, a panel of haemophilia specialists was presented with a clinical scenario describing an acquired haemophilia patient with an acute haemorrhage in whom the human and porcine inhibitor titres were initially unknown. Based on this scenario and on their own clinical experience, the expert panel assess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as initially constructed, assigned probabilities of success to each treatment and recommended appropriate initial dosing and follow-up regimens. This information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del and a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from which the costs of care were calculated. Sensitivity analyses were then conducted on all parameters.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show that treatment initiated with pFVIII would be more cost effective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sequences initiated with an APCC or hFVIII, respectively. The model indicates that initial treatment with pFVIII in this scenario may be the preferred strategy clinically, as well as on economic grounds.  相似文献   
42.
王争鸣  虞晓红 《中国新药杂志》2009,18(24):2374-2375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的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经确诊 为老年性肺炎的住院患者115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组,A组: 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B组: 头孢地嗪;C组:头孢派 酮舒巴坦。应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比较。结果:A,B,C组成本依次为3 073.46元,4 248.96元,4 955.89元 ,有效率分别为84.6%,85.0%,86.1%,敏感性分析结果均与参数改变前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A组治疗方案优于B组、C 组。  相似文献   
43.
4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用药方案的费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程建娥  王静 《中国药房》2002,13(5):279-280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 -效果分析法对4种消化性溃疡出血用药方案 ,即对A、B、C、D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A方案总有效率最低 (61 53 % )。4种方案费用 -效果比依次为1 09、10 70、10 74、17 20 ;敏感度分析的费用 -效果比依次为0 98、9 63、9 66、15 48。结论 :C方案是4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用药方案中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44.
3种抗生素静滴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物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了头孢拉定、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3种静脉用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案。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84%、80.00%、95.24%。运用药物经济学费用-效果分析方法,得出其费用-效果比分别为2413.36元、3597.31元、4393.85元。头孢拉定的治疗方案是最有效、安全、经济。利用此类方法可为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王倩  张艳丛  邓云峰 《中国药房》2002,13(3):152-153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104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淋球菌合并衣原体感染病例 ,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 ,分别给予氧氟沙星 (A组 )、盐酸左氧氟沙星 (B组 )、克拉霉素 (C组 )、阿齐霉素 (D组 )、头孢曲松 +红霉素 (E组 )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 -效果分析法对5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5种方案的成本分别为351、390、474、633、666元。成本 -效果比按治愈率计算分别为5 7、4 5、5 5、7 6、8 3 ;按有效率计算分别为4 9、4 1、5 2、7 1、7 8。结论 :B、C方案为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46.
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忠  李玉平 《中国药房》2002,13(6):342-343
目的 :使更多的药学工作者了解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 ,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作用、局限性及对医院药学的指导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对药物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研究氛围、人才培养、专著与期刊以及研究数量、内容和质量 ,对照国外先进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加入WTO以后 ,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 ,并将极大促进我国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利培酮、氯氮平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成本-效果。方法:对8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或氯氮平进行治疗,根据PANSS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对住院花费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利培酮、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显效率分别为77.8%、71.4%,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生单位效果所需成本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费用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48.
李静 《中国药业》2011,20(17):50-51
目的比较5种方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红花黄色素)、B组(苦碟子注射液)、C组(丹红注射液)、D组(注射用灯盏花素)、E组(银杏达莫注射液),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D,E组的成本分别为1 936.20,1 416.80,2 247.00,1 068.20,2 080.40元,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89%,93.33%,95.56%,82.22%,91.11%,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1.78,15.18,23.51,12.99,22.83。以D组为参照,A,B,C,E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是130.13,31.38,88.37,113.86。结论 B组方案(苦碟子注射液)较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49.
应用丹参类注射剂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栋  李惠梅 《天津药学》2011,23(2):55-56,76
目的:探讨不同丹参类制剂治疗冠心病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92例冠心病患者,采用4种丹参类注射剂(A组:注射用丹参组;B组: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C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D组:丹参川芎注射液组)进行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4种丹参类注射剂总成本依次为54.50、207.20、252.20和479.2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2.3%、90.8%和93.1%。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C组)方案为治疗冠心病的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二甲双胍缓释片(商品名美哒灵)和二甲双胍片(商品名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和二甲双胍片治疗,进行12周的疗效观察,做成本-效果比分析,并统计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能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量无明显组间差异。A组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B组,但B组的ADRs发生率更低(P〈0.01)。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的成本-效果比优于二甲双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