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38篇
  免费   1832篇
  国内免费   1302篇
耳鼻咽喉   220篇
儿科学   691篇
妇产科学   462篇
基础医学   4249篇
口腔科学   784篇
临床医学   3127篇
内科学   3953篇
皮肤病学   1134篇
神经病学   1186篇
特种医学   6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38篇
综合类   5371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734篇
眼科学   358篇
药学   5989篇
  13篇
中国医学   1078篇
肿瘤学   150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538篇
  2021年   870篇
  2020年   749篇
  2019年   665篇
  2018年   698篇
  2017年   753篇
  2016年   756篇
  2015年   810篇
  2014年   1608篇
  2013年   1607篇
  2012年   1674篇
  2011年   1997篇
  2010年   1685篇
  2009年   1518篇
  2008年   1616篇
  2007年   1731篇
  2006年   1493篇
  2005年   1591篇
  2004年   1264篇
  2003年   1216篇
  2002年   1048篇
  2001年   958篇
  2000年   886篇
  1999年   815篇
  1998年   773篇
  1997年   700篇
  1996年   542篇
  1995年   580篇
  1994年   509篇
  1993年   361篇
  1992年   332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97篇
  1983年   82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67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35篇
  1976年   32篇
  197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81.
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在mRNA水平检测T淋巴细胞受体α链可变区基因表达为例,介绍用~(32)P标记的人工合成寡核苷酸探针对PCR产物特异性作阳性证实的方法。该法以干琼脂糖凝胶作为支持物、相对较为简便和省财。用Ca探针以干凝胶作支持物的杂交结果,证实29个Vα基因的PCR扩增中物均为特异性的,放射自显影的带型与位置和溴乙锭染色所示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82.
83.
磷脂酶C与生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脂酶C(PLC)是磷脂酰肌醇信号转导途径中一个关键酶。目前确认的哺乳类PLC共有PLC β、PLC γ、PLC δ、PLC ε和最近新发现的PLC ζ 5种亚型 ,12种同工酶。不同亚型的结构、调控和组织分布各有差异。PLC在调控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特性使其在顶体反应、卵子激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综述了PLC家族 5种亚型的结构、调控机制及PLC在男性生殖领域的相关内容 ,包括PLC引起卵子发生Ca2 + 振荡、激活卵子、促进胚胎发育等 ,并进一步探讨了PLC在临床上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 mRNA及P16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①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 p16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②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 4 2例子宫内膜癌及 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 p16mRNA及P16蛋白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③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mRNA及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 9.0 5 %和 5 9.5 2 % ,显著低于正常组织 (χ2 =6 .0 15、8.6 2 5 ,P <0 .0 5 )。p16mRNA及P16蛋白的表达缺失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 (χ2 =0 .10 0、0 .2 94 ,P >0 .0 5 ) ,而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 (χ2 =3.95 4、6 .873,P <0 .0 5 )。④结论 p16mRNA和P16蛋白的表达缺失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临床输液反应的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临床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30例输液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热原反应最为多见,占76.67%,而过敏反应,占16.67%,局部反应,占6.67%。结论: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合理用药,注意配伍等是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脊麻药中复合微量芬太尼对牵拉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足月、初产及单胎而需行剖宫产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2组病人的年龄、性剐、体重、局麻药用量、麻醉方法均无显著性差异,均选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A组:等比重0.5%罗哌卡因9-11mg+芬太尼10μg。B组:等比重0.5%罗哌卡因9-11mg。观察术中牵拉反应和生命体征并记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间麻醉前、后相对应的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RR(呼吸频率)和SpO2(血氧饱和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JP〉0.05),2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2组术中的牵拉反应,A组明显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脊麻药中加入微量芬太尼对牵拉反应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Ⅱ型受体阻断剂和钙调神经磷酸激酶(CaN)的阻滞利环胞素A(CsA)对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将一定浓度的AngⅡ(10^-9~10^-5mmol/L),和AngⅡ10^-6mmol/L加上不同阻滞剂losartan、PD123319、环胞素A(浓度均为10^-5mmol/L)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刺激48h,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印迹方法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体外成功地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AngⅡ刺激48h后,FN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与AngⅡ浓度呈正比;加入losaartan和环胞素A后,FN原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单用AngⅡ组下降,而加入PD123319后,FN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单用AngⅡ组无明显改变。结论:AngⅡ可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FN合成,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AngⅡ的Ⅰ型受体介导完成,该作用可能与Ca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8.
Survivin转录变异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survivin各转录变异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77例胃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正常胃黏膜的成对标本进行mRNA定量检测。结果在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野生型survivin、survivin-2B与survivin-△Ex3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P<0.01)。在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率为100%(77/77),survivin-2B的表达率为79.8%(61/77),survivin-△Ex3的表达率为64.9%(50/77)。survivin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Survivin的3个转录变异体中,野生型survivin对胃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9.
INTRODUCTION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interferon-α (IFN-α) is a key cytokine produced by virtually all cells in the mammalian organism in response to a variety of bacterial and viral stimuli. In response to viral infection, IFN-α produced by the infected target cells induces a number of cellular genes involved in inhibition of viral replication. In addition, IFN-α is secreted by stimulated NK-cells and T-cells and exerts a multitude of immune stimulatory effects of innate a…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估荧光定量PCR在检测胃粘膜上幽门螺杆菌的DN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检测胃粘膜上的幽门螺杆菌的DNA,并对二者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阳性率为95.3%(143/150),普通PCR阳性率仅为86.0%(129/150),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在临床上检测幽门螺杆菌DNA方面具有简单、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