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5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采用皮肤渗透性参数计算、复杂网络分析、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结合化学分析、体外生物试验的“干湿”结合策略探究敦煌消痹止痛酊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物质基础。方法 选择被实验证实的中药来源的可透皮化合物,利用Schrödinger软件Qikprop模块进行皮肤渗透性参数计算,建立透皮参数范围标准,并筛选敦煌消痹止痛酊中满足条件的化合物。对敦煌消痹止痛酊进行功效分组,通过靶点反向预测-复杂网络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不同功效组治疗OA的潜在靶点及KEGG通路。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对方中符合皮肤渗透性参数范围的成分进行虚拟筛选,挑选化合物进行酶活性测定、ADMET计算、皮肤渗透性测定、细胞试验、外植体试验研究。结果 全方得到潜在透皮成分为69个,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活血组治疗OA的特有靶点主要为VEGFA、IGF1R及HIF-1α等,主要KEGG通路为Ras、RAP1等。清热组治疗OA的特有靶点主要为TLR9、IL-6及ADAMTS5等,主要KEGG通路涉及TNF、NF-κB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酶活性-细胞试验结果显示,升麻素、欧前胡素和香草酸对COX-2具有抑制活性,可以抑制软骨细胞PGE2的合成。在软骨外植体模型中,升麻素可以有效缓解软骨损伤;体外透皮试验显示,升麻素12 h内皮肤累积渗透量达到128.1 μg·cm-2,透皮吸收百分率为28.2%。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升麻素与COX-2的氨基酸残基TYR 355、LEU 384、SER 530形成较为稳定的氢键作用,与PHE 518形成较为稳定的疏水相互作用。结论 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联合多种化学生物实验技术的“干湿”结合策略初步阐明了敦煌消痹止痛酊治疗OA的物质基础,为外用中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自制中药活血酊对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用活血酊湿敷于患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酊湿敷对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的治疗有效,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3.
复方地黄酊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地黄酊湿敷对化疗药物所致家兔耳缘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36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应用复方地黄酊湿敷组)、C组(50%硫酸镁湿敷组),分别在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盐酸多柔比星造成静脉炎模型,各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别在治疗后2h、4h、6h、24h,用肉眼和组织病理学两种方法观察血管周围出血及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血栓形成、血管壁增厚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h、4h、6h,B组、C组在炎细胞浸润、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血管周围水肿方面与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地黄酊湿敷可减轻化疗性静脉炎引起的局部组织损害,促进局部损伤组织修复,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04.
吴楣  丘增萍  陈媛 《广东药学》2014,(5):340-342
目的建立测定苯甲酸水杨酸酊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RP184.6mmX150mm色谱柱;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3.8)(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6nm;流速0.8mL/min;柱温30℃。结果苯甲酸、水杨酸分别在0.40512~2.02560txg、0.20266~1.0117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9.8%,99.3%.RSD分别为0.1%、0.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苯甲酸水杨酸酊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5.
郭宏彦  涂禾  刘中均  朱力阳 《中国药房》2014,(39):3703-3704
目的:建立测定清热地黄酊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C18(250 mm×4.6 mm,5μl),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溶液(10∶90,V/V),检测波长为334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毛蕊花糖苷质量浓度在187.693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0.5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7%,RSD=0.28%(n=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清热地黄酊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手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试验法和载体定量试验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含有效碘4 500 mg/L的聚维酮碘消毒液在清洁条件下作用10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在有机干扰物存在的条件下作用15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含体积分数70%乙醇与10 g/L过氧化氢的手消毒液在清洁条件下作用15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在有机干扰物存在的条件下作用30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含体积分数70%乙醇与10 g/L氯己定的手消毒凝胶作用3 min,对载体上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结论乙醇氯己定手消毒凝胶可以快速灭活载体上脊髓灰质炎病毒,聚维酮碘消毒液与乙醇过氧化氢手消毒液有效灭活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需要10 min以上。  相似文献   
107.
背景:雌激素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大豆异黄酮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具有明显的雌激素样效应。目的:探索大豆异黄酮酊的制备、观察其对小鼠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用冷浸渍法制备大豆异黄酮酊,筛选最佳有效浓度。用昆明小鼠造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药物组分别应用0.100,0.361,1.000,3.610g/L的大豆异黄酮酊局部涂抹;溶剂对照组应用体积分数75%乙醇局部涂抹;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从第3天起,隔天记录创面面积、计算未愈合创面占原始创面的百分比,于造模后第3,9,14天取创面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形态学改变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大豆异黄酮酊的最佳效应浓度是3.61g/mL。在创伤后第5,7,9,11,13天,大豆异黄酮酊组的未愈合创面占原始创面的百分比明显小于溶剂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病理组织切片显示,第9天,大豆异黄酮酊组的成纤维细胞明显多于溶剂对照组和空白组,第14天,大豆异黄酮酊组的表皮生长情况比溶剂对照组和空白组好。表明以75%乙醇为溶剂制备大豆异黄酮酊是可行的;3.61g/L的大豆异黄酮酊对小鼠创面的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复方丹红酊湿热敷预防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输注各类脱水消肿用药的2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80例。 A组采用复方丹红酊湿热敷;B组采用喜疗妥湿热敷;C组采用33%硫酸镁湿热敷,均在穿刺点上方2~3 cm近心端处湿敷,药物滴毕后30 min取下。比较3组患者局部血管疼痛程度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A组输液时局部不痛70例,轻度疼痛6例,中度疼痛与剧痛4例,B组分别为42,20,18例,C组分别为40,22,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c =29.857,P<0.01)。 A组发生静脉炎0级76例,Ⅰ级3例,Ⅱ、Ⅲ级1例;B组分别为67,10,3例;C组分别为65,1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 =7.383,P<0.05)。结论复方丹红酊湿热敷能有效减轻穿刺侧肢体疼痛,保持输液通畅,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避免重度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建立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考察其主要组成原料吐根酊的投料情况,评价其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250 mm×4.6 mm,5 μm),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结果 建立了41个厂家181批样品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其中来自原料盐酸麻黄碱、吐根酊和桑白皮流浸膏的6个特征色谱峰;利用该特征图谱,发现部分厂家存在投入不合格吐根酊原料的情况。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小儿化痰止咳颗粒HPLC特征图谱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的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黄连酊对Ⅲ、Ⅳ期压疮湿性换药的疗效,寻找Ⅲ、Ⅳ期压疮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2008年11月~2011年4月我院骨科60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黄连酊观察组和红外线对照组,通过应用中药黄连酊纱条湿敷换药与红外线照射治疗Ⅲ、Ⅳ期压疮的疗效、换药次数和平均治愈天数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