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9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345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71.
中国鲎鲎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从中国鲎血细胞中提取的鲎素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经3.0mg.L^-1鲎素处理的SMMC-7721细胞生长缓慢,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5.57%,细胞发裂指数抑制率达43.68%;处理后的细胞性磷酸酶活性降低36.26%,γ-GT活性下降,TAT活性增强。结果表明,鲎素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动,具有与癌细胞诱导分化物相似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海洋天然产物越来越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在浩瀚的海洋中存在着大量令人激动、活性独特、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海洋天然产物已成为发现重要先导药物和新的生物作用机制的主要源泉。对目前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其中重点介绍大环内酯类和聚醚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对浙江沿海海洋细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并初步研究活性菌株代谢产物的结构.方法 用琼脂块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利用高效液相等手段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手段对活性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与结论共发现31株活性菌株,选择其中6株活性菌株进行研究,对其中活性较强的5个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初步确定其化...  相似文献   
74.
Apratoxins家族是由海洋蓝藻菌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抑制共翻译转运过程表现出强力细胞毒性活性,具有作为抑癌药物的开发潜力。近年来由于Apratoxins家族抑制肿瘤的高效活性,人们对它们的合成以及药理机制已经做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对近年来Apratoxins家族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5.
近些年,海洋放线菌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海洋放线菌在分离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通过传统筛选方法分离得到的生物活性代谢物,以及在与新化合物相关的基因挖掘和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异源表达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6.
海洋细菌Pantoea agglomerans 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海洋细菌 Pantoea agglomerans 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以期得到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海洋细菌 Pantoea agglomerans 发酵液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丙酸 (p-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 1)、N-乙酰酪胺 (N-acetyltyramine, 2)、对羟基苯乙醇 (p-hydroxyphenylethyl alcohol, 3)、对羟基苯乙酸甲酯 (methyl 4-hydroxybenzeneacetate, 4)、3-吲哚甲醛 (1H-indole-3-carbaldehyde, 5)、环(8-羟基-脯氨酸-亮氨酸)(cyclo-(4-hydroxyl-Pro-Leu), 6)、2-(4-羟苯基)-N-苯乙酰胺 (2-(4-hydroxyphenethyl)-N-phenylacetamide, 7)。结论 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海洋细菌Pantoea agglomerans 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7.
张文  郭跃伟 《上海医药》2012,33(9):2-7,15
海洋软体动物色彩艳丽、行动缓慢,主要依赖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化学防御机制对抗天敌的捕食.多数软体动物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食物并将其中有用的代谢物质经过进一步的生物转化或积累到身体的特定部位而用作化学防御物质,以保护自己不受天敌的捕食;少数软体动物能够生物合成自身所需要的化学物质,从而建立起化学防御体系.研究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的化学组成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并进一步阐明这些化学物质的生态学作用.同时,这种进化的化学防御体系也能为我们提供一种从自然界寻找生物活性物质的新方法.近年来,我们研究小组对中国南海软体动物及其相关食源生物海绵、珊瑚和海藻等常见海洋生物物种之间的食物链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这些海洋生物的化学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对这些化学物质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系统考察,为更加系统、深入地开展中国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新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海洋放线菌所产生的聚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抗肿瘤活性进行阐述,为海洋放线菌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方法结合相关文献33篇,对近5年来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的结构新颖复杂的聚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聚酮类化合物结构新颖复杂,对多种瘤株都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部分化合物已经处于临床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79.
甘井山 《医学争鸣》2009,(21):2400-240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博尔泰力注射液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黄芪注射液40mL和博尔泰力注射液6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3mo.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实验指标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肝功指标ALT,AST,TBIL,ALB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仅ALT,AST有改善(P〈0.05);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博尔泰力注射液能明显控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炎症活动,有抗纤维化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As part of our continuing research on seaweeds, crude MeOH extracts of two green, three brown and six red algae collected from Marmara, Black, Aegean and Mediterranean Seas were screened. Four parasitic protozoa, i.e. Plasmodium falciparum, 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se, T. cruzi, Leishmania donovani and the tubercle bacillu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ere used as test organisms for the in vitro assays. The selective toxicity of the extracts was also determined against mammalian L6 cells. All seaweed extracts were active against T. brucei rhodesiense; the Dasya pedicellata extract was the most potent (IC50 value 0.37 µg/mL). The same extract also weak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 cruzi (IC50 62.02 µg/mL). All seaweed extracts also showed leishmanicidal activity (IC50 values 16.76–69.98 µg/mL). The majority of the extracts also exhibited antiplasmodial potential and the most potent extracts were those from D. pedicellata (IC50 0.38 µg/mL), Codium bursa (IC50 1.38 µg/mL) and Caulerpa rasemosa (IC50 3.12 µg/mL). One brown and two red algal extracts showed some weak activity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IC values 125–256 µg/mL). Except for the extract of Dasya pedicellata, none of the extracts displayed any cytotoxicity. This is the second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antiprotozoal activities of Turkish marine algae and identifies Dasya pedicellata, an understudied algal species, as a candidate for further studie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