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4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775篇
内科学   93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8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77篇
综合类   905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57篇
  7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2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与分析眼动脉介入化疗治疗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80眼)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40眼)和观察组(眼动脉介入化疗组)(30例)(40眼),比较两组不同分期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瘤体最大直径、瘤体厚度、血清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中不同分期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瘤体最大直径、瘤体厚度、血清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动脉介入化疗治疗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较好,对于疾病各个方面的控制均有更好的作用,因此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92.
<正>传统治疗自发性腹腔内出血(spontaneous abdominal hemorrhage,又称腹卒中)的方法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目前,国内外关于介入治疗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采用介入方法治疗的3例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病人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病人3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60、78、81岁。均以突发腹痛为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不同4.0%水合氯醛给药方式的孕羊麻醉方案,在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中的效果,旨在为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手术麻醉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将40只孕龄为110~127 d的孕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滴注组(4.0%水合氯醛持续静脉滴注)及推注组(4.0%水合氯醛负荷给药后间断静脉推注),每组20只孕羊。观察两组实验孕羊的麻醉显效、复苏时间及麻醉状态能否满足手术要求,记录镇静剂总量,检测术前及术后2个时间点孕羊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糖、血乳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10项指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孕羊麻醉效果差异,以及在不同组别及不同时间点上述10项指标的水平差异。两组孕羊体质量及孕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两组孕羊麻醉方案比较,术前肌内注射给药、麻醉给药途径、麻醉维持时间及呼吸道控制情况等方面均相同,两组孕羊麻醉方案均能满足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要求,但滴注组对麻醉深浅的控制稍难。两组孕羊麻醉最快显效时间及术后开始复苏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注组氯胺酮剂量小于推注组[(116.3±22.5) mg vs (209.3±20.8) mg],而4.0%水合氯醛及地西泮剂量则大于推注组[(216.7±39.7) mL vs (165.4±19.5) mL,(19.2±3.4) mg vs (10.1±2.9) mg],孕羊术后完全复苏时间长于推注组[(273.5±26.2) min vs (191.9±33.1) min],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前两组孕羊上述10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注组孕羊术后血乳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含量较术前增高[分别为(6.0±0.8) mmol/L vs (3.7±0.6) mmol/L,(626.3±99.4) ng/L vs (167.3±35.4) ng/L,(6 631.9±753.2) ng/L vs (1 938.5±393.3) ng/L,(509.0±133.6) ng/L vs (219.9±33.3) ng/L];推注组孕羊术后该4项指标含量较术前增高[分别为(5.0±0.6) mmol/L vs (3.2±0.8) mmol/L,(336.5±58.6) ng/L vs (189.6±32.4) ng/L,(4 063.5±834.7) ng/L vs (2 133.8±323.7) ng/L,(305.9±64.7) ng/L vs (187.3±31.5) ng/L];术后该4项指标在滴注组均较推注组高[分别为(6.0±0.8) mmol/L vs (5.0±0.6) mmol/L,(626.3±99.4) ng/L vs (336.5±58.6) ng/L,(6 631.9±753.2) ng/L vs (4 063.5±834.7) ng/L,(509.0±133.6) ng/L vs (305.9±64.7) ng/L],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羊心率、MAP、血pH值及PaO2在不同组别或同组内的不同时间点(术前或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中,4.0%水合氯醛间断推注给药联合使用氯胺酮及地西泮的孕羊麻醉方案,因4.0%水合氯醛及地西泮剂量较小,具有安全性更高、更易于掌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4.
肝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瘘的DSA表现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君  梁惠民  冯敢生  郑传胜  钱骏 《放射学实践》2005,20(11):1010-1013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海绵状血管瘤(CHL)合并动静脉瘘(AVF)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特征性表现并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合并AVF的26例CHL的完整DSA及经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PLE-TAE)治疗的资料。改进造影技术采集DSA图像,采取超选择插管行PLE-TAE后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瘘口及少量无水酒精闭塞瘘口后再行PLE-TAE等处理方法。结果:CHL合并的AVF的DSA的特征性表现为瘘口较为局限,多位于瘤周近供血动脉处;以周围型动-门静脉瘘(APVF)为多见;分流量多较小;AVF供血动脉无浸润破坏现象。对瘘口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后,AVF中碘油沉积静脉数较TAE前DSA显著减少(P<0.01),邻近肝组织亦未见明显碘油异常沉积。结论:CHL中AVF有较高的发生率且有特征性DSA表现。通过适当处理可以显著减少或避免PLE异常沉积及其可能造成的肝脏和肺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995.
李士光  朱世军 《放射学实践》2005,20(11):1014-1016
目的:对比食管内照射支架与普通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例经食管钡餐、电子胃镜及活检证实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各9例,分别放置普通国产支架及125I种子源内照射支架,利用TPS计算出所放种子源。结果:经随访,普通支架组生存期限为3个月~2.5年,内照射支架组生存期限为6个月~1.5年。两组并发症基本相同,内照射组血常规及免疫指标改变与普通支架组无明显差异。普通支架可引起后期狭窄,而内照射支架无再次狭窄。内照射支架组半年生存期限明显延长。结论:125I种子源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优于普通支架,种子源置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介绍自制股骨头骨髓置管器的构造及评价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自制股骨头骨髓置管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8例和Legg-Perthes病3例。按Ficat分期,Ⅰ期4例,Ⅱ期26例,Ⅲ期7例,IV期1例;Legg-Perthes病3例,按Herring标准分型均为C型。临床诊断根据症状、体征、X线片及CT或MRI,最后由病理检查确诊。治疗1周,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骨髓对比、骨髓压力的变化及X线随访作为疗效观察指标,评价其疗效。结果:33例(Ⅰ-Ⅱ期及3例Legg-Perthes病)疼痛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8例缓解;治疗前的骨髓压都大于50 cm H2O,经治疗后骨髓压都降到10 cm H2O以下;股骨头骨髓对比显示33例(Ⅰ-Ⅱ期及3例Legg-Perthes病)股骨头病灶区域对比剂弥散良好,8例弥散稍好,所有患者静脉回流都有改善;31例治疗后随访3年,其中23例(20例为Ⅰ-Ⅱ期和3例为Legg-Perthes病)X线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Ⅲ-Ⅳ期的8例未见明显修复征象,与术前比较情况相仿。结论:自制股骨头骨髓置管器是治疗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Legg-Perthes病的有效方法,对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缓解症状及延缓病程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生物反应调节剂(BRM)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ACI大鼠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在30只雄性ACI大鼠肝包膜下植入Morris Hepatom 3924A肝癌瘤块(2 mm3),移植术后13天行MRI检查,测量肿瘤体积V1;第14天时,经腹部切开术及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插管而采取以下3种介入治疗方案:①A组,0.1 mg丝裂霉素、0.1 ml碘油、7.5μg TNFα和5×103IU IL-2(n=10);②B组,0.1 mg丝裂霉素、0.1 ml碘油、0.05 mg链球菌提取物(OK-432)和5×103IU IL-2(n=10);③C组(对照组),0.1 mg丝裂霉素、0.1 ml碘油(n=10);13天后再次行MRI检查以确定肿瘤体积V2变化。比较肝肿瘤体积生长率V2/V1。结果:肿瘤治疗前和治疗后体积分别为A组0.0377 cm3和0.2752 cm3;B组0.0344 cm3和0.2233 cm3;C组0.0380 cm3和0.3398 cm3。介入治疗后肿瘤体积与治疗前肿瘤体积之比(V2/V1)分别为A组7.31、B组6.53、C组9.14。与对照组相比,采取A组的治疗方案能抑制肝肿瘤体积的生长(P=0.042),采取B组的治疗方案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P=0.004)。结论:采取免疫化疗栓塞术能有效抑制ACI大鼠肝细胞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8.
放射介入法治疗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外科临床上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 介入放射技术对6例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例十二指肠溃疡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 残端瘘致出血、4例胆道手术后消化道出血和1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人)进行处理。结果 6例病 人均获得治愈且无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结论 对于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用介入栓塞治疗处理临床效 果肯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9.
Procedural setup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ny procedure. 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ists provide a procedural practice and have additional expertise in performing high-risk procedures needed in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 Taking the time to plan the procedure setup in advance and having all necessary equipment readily available at the patient’s bedside is imperative for procedural services. This is especially essential to ensure patient safety, minimize risk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success for specialized procedures performed by interventional pulmonar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n this review we describe the equipment and procedural setup ideal for both pleural and airway procedures. These include flexibl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bronchoscopy, ultrasound guided thoracentesis, chest tube insertion, difficult airway management, and bedside percutaneous dilatation tracheostomy. We provide a guide checklist for these procedures emphasizing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each procedure from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size endotracheal tube to operator positioning to ensure efficiency and best access. The components of procedural setup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patient factors that include patient positioning and anesthesia, personnel in the procedure team and the equipment itself. We further briefly describe the additional equipment needed for specialized techniques in therapeutic bronchoscopy used by 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ists.  相似文献   
1000.
经皮切割联合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皮切割抽吸 (PLD)联合盘内注射胶原酶 (CNL)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共2 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中联合治疗组 (PLD加CNL组 ) 14 5例和单纯经皮椎间盘切割组 (PLD组 ) 15 0例。PLD按常规操作完成 ,在PLD基础上 ,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 60 0U。术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 6~ 2 4个月 ,全部病例 1次穿刺成功率为 93 .75 % ,治疗有效率 (按Macnab标准 ) :PLD CNL组 94% ,PLD组为 82 .5 %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0 1) ;PLD加CNL组中有疼痛反应者占 8%。结论 :PLD加CNL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更好的疗效、更广的适应证、较少的疼痛反应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