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14篇
  免费   19049篇
  国内免费   7728篇
耳鼻咽喉   1226篇
儿科学   4681篇
妇产科学   2921篇
基础医学   38485篇
口腔科学   3938篇
临床医学   12995篇
内科学   34335篇
皮肤病学   3411篇
神经病学   16612篇
特种医学   38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14671篇
综合类   25865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预防医学   9041篇
眼科学   2462篇
药学   28282篇
  24篇
中国医学   7617篇
肿瘤学   21348篇
  2024年   324篇
  2023年   3009篇
  2022年   4105篇
  2021年   8336篇
  2020年   7166篇
  2019年   8019篇
  2018年   7577篇
  2017年   7712篇
  2016年   7555篇
  2015年   8894篇
  2014年   12874篇
  2013年   14881篇
  2012年   13474篇
  2011年   15584篇
  2010年   13153篇
  2009年   12405篇
  2008年   11657篇
  2007年   10182篇
  2006年   9190篇
  2005年   7852篇
  2004年   6852篇
  2003年   5789篇
  2002年   4488篇
  2001年   3784篇
  2000年   3121篇
  1999年   2827篇
  1998年   2440篇
  1997年   2208篇
  1996年   1908篇
  1995年   1610篇
  1994年   1394篇
  1993年   1175篇
  1992年   975篇
  1991年   873篇
  1990年   729篇
  1989年   609篇
  1988年   525篇
  1987年   427篇
  1986年   429篇
  1985年   856篇
  1984年   889篇
  1983年   656篇
  1982年   721篇
  1981年   556篇
  1980年   472篇
  1979年   400篇
  1978年   316篇
  1977年   248篇
  1976年   224篇
  1975年   16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91.
992.
目的 观察HO CO系统在肝硬化病人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门静脉压力的关系 ,以探讨其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 2 0例正常志愿者及 2 0例肝硬化患者 ,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分别测定门静脉压力、抽取门静脉血和外周血并留取肝组织 ,测定血液中CO浓度 ,用免疫组化和RT PCR方法观察肝组织HO 1及其HO 1mRNA的表达。结果 肝硬化病人下腔静脉及门静脉血中CO浓度、肝组织HO 1、HO 1mRNA的表达及门静脉压力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CO浓度水平接近 ,无明显差异 ;但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CO浓度显著高于外周血CO浓度。结论 门脉血CO浓度、肝组织中HO 1以及HO 1mRNA表达与门静脉压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cyclinD1 bcl 1和p2 7 kip1在脑胶质瘤中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法组化技术对 4 8例不同恶性程度 (WHO分类法 )的脑胶质瘤组织和 12例非肿瘤组织中cyclinD1 bc1 1和p2 7 kip1蛋白的表达作了检测 ,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 ,并与临床资料紧密相联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种蛋白的免疫反应复合物定位于细胞核。其在脑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都高于非肿瘤组织 (P <0 0 5 ) ,cyclinD1 bcl 1阳性颜色的数量和强度都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升高而增加 (P <0 0 5 ) ,相反p2 7 kip1阳性染色的数量和强度都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升高而降低 (P <0 0 5 )。cyclinD1 bcl 1的高表达或 和p2 7 kip1的低表达预示着预后差。结论 :CyclinD1 bcl 1和p2 7 kip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二者可能有协同作用。二者的表达都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它的酶CDK4基因表达,以及这种表达的改变是否影响神经细胞凋亡。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和实验组(n=28),实验组再进一步分为7个亚组(再灌注2h,6h,12h,1d,3d,7d和14d,每组n=4)。应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原位杂交检测cyclinD1和CDK4mRNA的表达。结果CyclinD1mRNA和CDK4mRNA的表达与凋亡细胞的区域基本相同。再灌注2h脑组织即开始出现神经细胞凋亡,并于1d分别在皮层区和纹状体区达高峰(分别为72.80±4.66和87.75±0.85)。神经细胞cyclinD1mRNA和CDK4mRNA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2h和6h开始逐渐增强,并于12h和1d达高峰(皮质区分别为94.50±2.75和85.75±3.73,纹状体区分别为88.25±5.06和89.80±2.93)。结论CyclinD1和CDK4选择性地在形态学完整或已经有改变的缺血侧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内表达。CyclinD1/CD1(4mRNA表达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5.
Chronic ethanol consumption potentiates cocaine-induced liver injury in rodents. Since cocaine has to be bioactivated by a cytochrome P-450-dependent N-oxidative pathway to exert its hepatotoxic effects, we studied the role of the ethanol-inducible P-450IIE1 for cocaine metabolism.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pretreated with either a liquid diet containing ethanol (30% of calories) for 4 weeks or injected with pyrazole (200 mg/kg/day, ip, for 3 days). Both agents induced microsomal p-nitrophenol hydroxylation which is a probe for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P-450IIE1. However, only ethanol, but not pyrazole, increased both microsomal cocaine N-demethylase activity (by 47%) and the extent of irreversible binding of [3H]-cocaine to microsomal proteins (by 100%), which was taken as a quantitative endpoint for the formation of a reactive metabolite. Cocaine N-demethylation and irreversible protein binding of cocaine were not inhibited by P-450IIE1 isozyme-selective substrates, nor was the rate of cocaine metabolism and binding decreased by functionally active polyclonal anti-rat P-450IIE1 antibodies. Furthermore, pyrazole pretreatment sensitized cultured hepatocytes to the glutathione-dependent cytotoxic effects of nontoxic concentrations of cocain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cocaine is not a major substrate for the ethanol-inducible P-450IIE1, (b) the enhancing effects of ethanol on cocaine bioactivation may be due to induction of other P-450 isoforms, and (c) induction of P-450IIE1 may potentiate cocaine-induced hepatocellular toxicity in vitro independently of cocaine metabolism, e.g., by P-450IIE1-dependent oxidative stress.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构建含小鼠4-1BBL编码区cDNA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目的基因4-1BBL克隆人pUCl9载体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亚克隆入真核质粒pIRES2-EGFP,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4-1BBL。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入COS-7细胞,以RT-PER和观察细胞内荧光的方法检测m4-1BBL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含有人4-lBBL全长cDNA编码序列,转染实验表明4-lBBL基因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结论:鼠4-1BBL全长cDN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COS-7中的表达均获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利用人T淋巴母细胞(Jurkat)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企图探探索细胞外基质成份及肌醇磷脂细胞信息传递系统与细胞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细胞被伏波醇酯(PMA)处理过后,其粘连性与移动件对纤维连结蛋白(FN)底物的反应在已是高水平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提高的作用。与FN刊相反的是,未经PMA处理处的Jurkat细胞对层粘连蛋白(Lm)底物却无明显的粘连性及移动性增加的反应,尽管在PMA处理过4小时内亦无任何的增强。但是,当PMA作用于细胞24一48小时后则明显池增加其Lm底物的粘连性及移动性反应,表明了其明显的协同作用。分别用抗FN、抗Lm及蛋白激酶C抑制剂Staurosprine(SP)时均起到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可见,协同作用的产生是通过蛋白激酶C激活后的-段时间内,使细胞表面Lm受体密度增加而对底物Lm反应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中药肾康宁对家兔实验性肾炎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临床肾小球肾炎治疗前后尿蛋白的变化.方法:检测牛血清白蛋白所致急性实验性肾炎动物肾组织ICAM-1表达、血清IL-6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肾小球肾炎肾康宁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尿蛋白的变化.结果:肾康宁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血清IL-6含量,降低急性实验性肾炎模型中ICAM-1阳性细胞表达率,同时减轻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及炎症细胞浸润,阻止毛细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在临床肾小球肾炎中,肾康宁能减少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L-6水平及24 h尿蛋白含量.结论:肾康宁通过降低细胞因子IL-6水平和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趋化、浸润、活化和增殖、减少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使肾小球炎症反应减轻,有效缓解家兔急性实验性和临床肾小球肾炎,使肾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为了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及胶质瘤细胞系LGI 1基因编码区中有无碱基突变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方法 收集30例胶质瘤标本,2例脑膜瘤、2例瘤旁及2例颅脑损伤内减压脑组织标本及体外培养5个脑胶质瘤细胞系.提取组织标本及培养细胞基因组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LGI 1各外显子序列,采用SSCP银染分析;扩增LGI 1微卫星序列,凝胶电泳银染分析;发现异常泳动条带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①PCR-SSCP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有1例Ⅱ级胶质瘤标本未检测到第1 a外显子处扩增产物以及Ⅱ、Ⅲ级各1例胶质瘤标本均未检测到第8 c外显子处扩增产物.未在30例胶质瘤标本和4个脑胶质瘤细胞系中检测到电泳条带异常,在细胞系TJ905第5外显子处检测到电泳条带异常,经DNA测序分析证实确有突变.②在30例胶质瘤标本及5个细胞系中均未检测到MSI和LOH.结论 基因突变及MSI和LOH可能不是LGI 1在胶质瘤恶性进展过程中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Apaf-1与MODS时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一种以凋亡小体的形成为特点的,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的活体内单个细胞死亡的形态学改变,它是依赖能量的细胞内死亡程序活化而致的细胞自杀.已知细胞凋亡的途径有3条途径: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线粒体在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提示死亡受体和内质网通路的信号最终都汇集在线粒体通路中.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内凋亡通路的信号传导级联反应均以Apaf-1为靶子而调节凋亡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