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35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2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28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战役卫勤支援保障系统在“5.12”抗震救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以总部抽组方舱野战医院参加四川抗震救灾卫勤支援保障任务为背景,详细介绍了战役卫勤支援保障系统野战医疗方舱在抗震救灾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为各级卫勤机关以后执行抗震救灾任务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周欢  刘巧兰  杨洋  吴芳  邱培媛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414-4416
[目的]评估在不同安置模式的灾区所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结构式问卷,在两个不同安置模式的灾区现场对成年居民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在集中安置点,有95.8%的对象接受了灾后卫生防病方面的健康教育,且有54.9%的对象改善了卫生行为;在散在安置地区,有86.1%的对象人群接受了健康教育,其中38.7%的对象改善了卫生行为。不论是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的对象人群,喜欢入户面对面宣传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健康教育活动的人数比例(P﹤0.05)。[结论]灾后散在安置地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策略尚需进一步改善,入户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应在灾区持续推广。  相似文献   
43.
基于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军队医院应急准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汶川地区“5·12”特大地震救援实践为引导,探讨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应急准备的特点和规律,指出有哥对性的做好应急准备是出色完成抗震救灾医疗救援任务的前提,应以提高救援效能为目标,以坚持统筹兼顾为原则,扎实推进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随时处于优良的应急准备状态,做到一声令下,迅即行动,准确施救、高效保障。  相似文献   
44.
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平时全面训练、立足自我保障的基础上,规范医疗管理、把握救治原则、加强环境治理,在40多天的救灾工作中取得了五个“零”(零死亡、零截肢、零感染、零差错、零减员)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45.
针对“5·12”抗震救灾野战医疗队时间紧迫、伤情复杂、条件艰苦等工作实际情况,医疗队采取依托当地医院联合救治、完善管理体系、协调统配资源、整合专业优势、发挥团队力量等方法,确保了医疗队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对顺利完成救治任务、维护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抗震救灾应急分队护理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应急分队护理人员的组织体系,确立了科学的训练模式和内容,并加强了平常的训练工作,以确保在未来战场上及灾难性突发事件中能迅速的、有效地展开救护,在今年赴川抗震救灾中,充分体现了应急分队救护工作的有效性,医疗队救护工作达到了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截肢,无一例感染。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解郁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抑郁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原则,选取符合RA、抑郁症及中医学证候标准的6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抗风湿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补肾活血解郁方,每天1剂,对照组予氟西汀胶囊,20 mg/d,治疗6周后,观察对抑郁程度及RA的影响.结果 ①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示,治疗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9.41%、88.24%;对照组为62.50%、81.25%.两组比较,P>0.05.②按RA改善程度评估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9.41%、91.18%;对照组为71.88%、87.50%,两组比较,P>0.05.两组疗效相当.结论 肾虚血瘀、脑神失养是RA伴发抑郁症病机之一,补肾活血解郁法可减轻抑郁症状、改善RA病情.  相似文献   
48.
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距离震中最近的、惟一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医院,在抗震救灾中,充分发挥国家级部属医院的骨干支撑和引领作用。本文从党的组织领导作用、坚强后盾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个方面着手,突出大地震中无坚不摧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49.
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不幸,然而灾难却感召出了人类巨大的道德力量。爱是道德力量的源泉,利他是道德力量的基点,善举是道德力量的体现。从爱的伟大奉献、利他的忘我牺牲,不分地域不分国界的种种善举三个方面,论述了道德力量在这场生死救援中的巨大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0.
地震灾后短期疾病谱的变迁及医疗预防应对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地震灾后医疗救治、应急、预防水平及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四川省青川县人民医院地震后2周收治的门诊患者的疾病种类的构成变化情况、以及当时医院与医务人员的状况及灾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地震后的第1周以外科就诊病人占绝大多数,均为地震所致外伤,1周后外科患者明显减少,而内科、儿科就诊患者逐渐增多,皮肤病及心理障碍患者较多见;地震后医院处于极端情况,缺乏基本的救治条件,难以做到无菌操作以至开放性伤口感染率极高;震后环境卫生差,具备传染病流行的条件。【结论】 地震灾后短期内来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疾病种类存在明显变化规律,就医环境也发生明显改变,因此震后医疗资源也应做出相应调整,以满足应对灾后突发性医疗事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