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2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5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3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新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方法 采用Pictet-Spengler法合成四氢异喹啉,再通过氮直接烃化法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结果 合成了18个新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结构确认。结论 所合成的18个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设计合成3-溴-4-硫色(满)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取代硫色(满)酮为原料,经溴化、氧化等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测定采用二倍浓度稀释法。结果 共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其中化合物Vb的活性好于或相当于对照药。结论 硫色(满)酮3-位溴取代后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监测分析l0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1年4月~2002年12月分离鉴定出的359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l0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分析。结果 在l0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是灰黄霉素(耐药率87.3%~100%),其次为氟康唑(42.8%-54.9%)和伊曲康唑(28.5%~50.9%)。结论 当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菌株明显增多,特别是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增高,敏感率降低,应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4.
纳米银应用于软衬材料的抗菌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热固化型硅橡胶软衬材料中加入纳米银颗粒后的抗菌效果及对软衬剂和基托树脂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对比热固化型硅橡胶软衬剂lucisoft分别添加纳米银颗粒、制霉菌素、米康唑制成标准试件后1周、2周、3周通过培养方法监测软衬剂对白色念珠菌抗菌性及时相关系,用电子万能材料测试机检测添加纳米银颗粒后粘结强度的变化。结果热固化型硅橡胶软衬剂lucisoft加入纳米银前后抗菌效果有明显差异(P<0.01),抗菌性随时间无明显改变(P>0.05),加入制霉菌素,米康唑后抗菌效果有明显差异(P<0.01),但随时间变化抗菌性明显减低(P<0.01),软衬剂中加入纳米银前后结合强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在热固化型橡胶软衬材料中加入纳米银颗粒后的抗菌性及时效明显提高,软衬剂和基托树脂粘结强度未受影响,提示热固化型硅橡胶软衬材料中加入纳米银颗粒可作为预防义齿性口炎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25.
2001~2005年间医院内感染念珠菌败血症4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菌株构成、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01~2005年间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培养念珠菌阳性共45例,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为热带念珠菌,病原学长期趋势显示白色念珠菌呈下降趋势,而非白色念珠菌逐年上升;药物敏感试验表明耐氟康唑白色念珠菌占58.3%。所有病例均有严重基础疾患,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93.3%)、血管内置管(37.3%)为主要易感因素;老年、嗜中性粒细胞减少、低白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多重感染是预后不良的信号。氟康唑为主要治疗药物,总病死率55.6%。结论:氟康唑不能作为所有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应重视病原学及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早期、足量、足疗程进行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26.
叔丁基三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具有叔丁基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以及各种4-(4-烷氧基苯基)哌嗪侧链的引入对抗真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一氯频那酮、三氮唑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按国际标准抗真菌敏感性实验方法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10个目标化合物对8种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有4个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小于或等于0.125 mg·L-1,是氟康唑的4倍以上,与伊曲康唑相当.结论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疏水基团设计三唑醇类化合物,立体化学因素对该类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7.
咪康唑和益康唑的PEG-400连续催化N-和O-烷基化反应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氢氧化钠作碱,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在THF中不经分离连续完成1-(2,4-二氯苯基)-2-氯乙醇的N-和O-烷基化反应,制得抗真菌剂硝酸咪康唑和硝酸益康唑,收率分别为63%和68%.  相似文献   
28.
朱杰  盛春泉  张万年 《药学学报》2005,40(9):775-781
目前抗真菌药物主要针对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唑类抗真菌药物)[1]、真菌细胞膜脂质(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2]和真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合成酶(脂肽类抗真菌药物)[3]这3个靶酶,但所研发的药物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抗菌谱窄、耐药性严重、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较强等问题[4~  相似文献   
29.
新型抗真菌药伏立康唑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是第 2代三唑类抗真菌药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 ,尤其对于侵袭性曲霉菌侵润所致感染疗效好。本品口服吸收好 ,病人也有很好的耐受性。本文对其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三唑类抗真菌药的研发进展与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三唑类抗真菌药的进展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近期有关文献进行评述。结果与结论 :近年来 ,三唑类抗真菌药进展十分迅速 ,其抗菌谱广 ,杀菌活性强大 ,成为目前有关抗真菌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