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结核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最重大的传染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又死灰复燃.随着多药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抗结核药物己不能满足临床的治疗要求,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本文选取了最新进入临床研究或临床前研究的抗结核候选药物,按照其不同的作用靶点综述了各个药物的药效学及药动学性质,为今后抗结核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第5组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入组TMC207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全球多中心试验的15例患者,取入组前清晨痰液,遥至比利时安特卫普热带医学中心进行菌种鉴定,同时采用比例法对13种抗结核药物进行敏感试验(drug susceptibility test,DST),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氯法齐明、利奈唑胺、氨硫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吡嗪酰胺,并用绝对浓度法对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和左氧氟沙星进行敏感试验。结果15例MDR-TB患者痰结核分枝杆菌对第5组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结果为,氯法齐明耐药率为40.0%(6/15),氨硫脲耐药率为60.0%(9/1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86.7%(13/15),利奈唑胺全敏感。结论部分第5组抗结核药物体外对MDR-TB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用于MDR-TB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诊疗的64例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后转归情况、HBV DNA水平以及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的终止治疗率、部分停药率以及肝衰竭发生率、HBV DNA水平、AST水平以及AL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并能够使患者肝损伤风险降低,其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引起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相关高危因素,进一步探讨恩替卡韦对抗结核治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与年龄、性别、治疗前HBV-DNA载量、长期饮酒史、低蛋白血症及是否已使用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把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72例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17例(23.61%)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经χ2检验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治疗前HBV-DNA载量、有无长期饮酒史、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是否已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等因素对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2、14.421、11.466、4.303、7.810,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治疗前HBV-DNA高载量和有长期饮酒史是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030,95%CI:2.402~282.115;OR=27.478,95%CI:1.777~424.891),而抗结核治疗前已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是防治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保护性因素(OR=0.079,95%CI:0.008~0.830)。进一步分析治疗前已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组抗结核期间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率、肝功能损害率及被迫终止抗结核治疗率分别为8.82%、17.60%、8.82%,均明显低于未抗病毒组的36.80%、52.60%、42.10%(P<0.05)。 结论 HBV-DNA高载量和有长期饮酒史是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前口服恩替卡韦可降低乙肝病毒再激活风险,减少肝脏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分离的619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7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6198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耐药率顺位前5位依次为INH(14.18%)、RFP(13.57%)、SM(12.31%)、EMB(3.87)、OFLX(2.60);总耐药率为20.56%,耐多药占9.31%,多耐药占4.52%,广泛耐药占0.45%;除2012年20岁以下年龄组女性耐药结核菌的检出率略高于男性外,其余年份各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复治患者的耐药率(24.76%)高于初治患者(19.4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21,P0.001);结论本院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总体低于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但耐多药率高于全国水平,耐药状况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76.
1例75岁男性肺结核患者,口服利福平0.6 g,1次/d;异烟肼0.3 g,1次/d;吡嗪酰胺0.3 g,3次/d;左氧氟沙星0.2 g,2次/d。用药11 d后,患者出现红色斑丘疹,体温最高38℃。用药14 d,因症状加重,自行停药。随后,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呕吐,水肿,遂入院。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65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066 U/L,碱性磷酸酶(ALP)66 U/L,直接胆红素(DBil)30.9μmol/L,总胆红素(TBil)53.5μmol/L,肌酐(SCr)150.0μmol/L,尿素氮(BUN)13.9 mmol/L,血小板(PLT)65×109/L。入院诊断:继发性肺结核;药物性肝损害;Ⅰ型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心房颤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给予胺碘酮、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钙、可的松、腺苷蛋氨酸等对症、支持治疗。入院2周后,患者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ALT 36 U/L,AST 29 U/L,DBil 27.6μmol/L,TBil 45.5μmol/L,PLT 93×109/L,SCr 51.5μmol/L,BUN10.1 mmol/L。重新给予抗结核治疗:乙胺丁醇0.75g,1次/d。1周后,加用吡嗪酰胺0.1 g,3次/d。2周后,加用异烟肼0.3 g,1次/d。入院1个月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77.
高危人群抗结核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高危人群适当弱化结核治疗强度对药物性肝损发生率及痰菌阴转率的影响,探讨高危人群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8年6月收治于南京胸科医院结核科94例存在高危因素的初治菌阳病人,随机分为标化组(46例)与非标化治疗组(48例),比较药物性肝损发生率及痰菌阴转率。结果 2个月内,非标化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化组(14.6%VS34.8%,P〈0.05);2个月末,标化组与非标化治疗组:痰集菌阴转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2%VS64.6%,P〉0.05),痰结核菌培养阴转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9%VS60.4%,P〉0.05)。结论对于高危因素人群应制订合理的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8.
李剑  李优军 《中国病案》2006,7(11):F0003-F0004
药物性肝炎(DruginducedHepatitis)是指由于药物或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目前至少有600余种药物可以引起肝炎。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本文分析28例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以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标准四联抗结核疗法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吸收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期间接收的9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四联抗结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标准四联抗结核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胸腔积液细胞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全身中毒症状缓解及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标准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缓解患者的炎症,加速胸水吸收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耐药结核病流行呈日益严重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及早发现并应用规范药物治疗对控制其蔓延意义重大.本文对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和新型抗结核药物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结核病的预防及临床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