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优选黄桂灌肠剂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进行处方中各成分的用量筛选,以小鼠廓清指数提高百分率和体外抑菌作用为考察指标,确定黄桂灌肠剂的最佳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选的黄桂灌肠剂的最佳处方为1 000 ml中含黄连60 g、黄柏180 g、桂枝120 g,大黄48 g,考察指标中,小鼠廓清指数提高百分率〉20%,抑菌圈直径〉35mm,结果达到要求。结论优选的黄桂灌肠剂处方合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特征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5-2008年临床送检标本所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房分布与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9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骨科(28.57%)、烧伤科(11.90%)、普外科(7.48%)等科室检出率较高,标本主要有创面分泌物(49.66%)、痰(29.59%)、脓液(8.50%)等,有明显的临床分布特征。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7.21%(80/294),MRSA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等药物呈多重耐药特征,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相对敏感。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氨基糖苷类药物显示高耐药率;对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利福平、磷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20%),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定期进行医院细菌流行病学调查和耐药性分析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3.
郭明日  朱彧  孙海柏 《天津医药》2021,49(11):1216-1222
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是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中最常见的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之一,对大多数抗结核药物耐药,临床治疗难度大。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的3个亚种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实验室对其3个亚种的准确分型鉴定对于治疗药物的选择有重要价值。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版),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标准(2018版)进行脓肿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建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多药联合治疗方案。现就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药敏试验及对主要治疗药物的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了苦豆碱抗细菌感染作用的机理。体外抑菌试验证明苦豆碱具有杀死或抑制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生长的作用。体内试验,通过腹腔注射活的 EIEC 给小鼠,结果证明苦豆碱能提高小鼠注射 EIEC 后48h内的生存率、能增强小鼠从脾脏清除细菌的能力、能增加抗菌抗体的效价和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因此,作者认为苦豆碱抗细菌感染作用的机理,除苦豆碱的直接杀菌或抑菌作用外,还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来实现。  相似文献   
75.
我国1988年《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中,将抗菌药物临床试验入选病例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定为80%,引起了业内很多争议。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对此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6.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212例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从临床送检的281份标本中选出符合要求的212份标本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212份标本经细菌培养,共分离出致病菌252株,其中G 球菌142株,G-杆菌101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另9株分枝杆菌未做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多集中在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在G-杆菌中;单种药物以青霉素G平均耐药率最高达90.8%,呋喃妥因平均耐药率为0.7%。结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致病菌多数对医院常用的抗菌药产生耐药,而对一些目前已很少应用的老抗菌药反而敏感,这种现象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7.
78.
长疗程高剂量利奈唑胺致可逆性血小板减少1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正>利奈唑胺(linezolid)化学名称为:(S)-N [[3-[3-氟-4-(4-吗啉基)苯基1]-2-氧代-5-恶唑烷基]甲基]-乙酰胺,为第1个人工合成的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嗯唑烷酮类抗菌药,通过与细菌50S亚基附近界面的30S亚基结合,抑制mRNA  相似文献   
79.
目的:对非典型病原体与细菌感染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进行分析,以指导经验性治疗CAP的抗生素选择。方法:入选2003年12月~2004年11月中国7个城市12家医院病原学诊断明确的315例CAP患者,分四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315例CAP患者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用的有效率为90.3%(112/124),β-内酰胺类合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应用含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方案的有效率为95.7%(180/188)。非典型病原体单一或混合感染者,应用含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在有效率上并不优于单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者。对有合并症、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混合细菌感染患者β-内酰胺类合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含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有效率优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用者。结论:在我国非典型病原体在CAP中所占比例较大,建议在治疗时选择对非典型病原体有效的抗生素,尤其是对有基础疾病或修正因子的患者,经验治疗的选择应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评价抗菌药物保守治疗与阑尾切除术治疗单纯性急性阑尾炎(A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至2015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年至2015年6月)、Medline(1950年至2015年6月)、Pubmed(1950年至2015年6月)、Embase(1970年至2015年6月)和Cochrane图书馆(2015年第2期),收集抗菌药物保守治疗与阑尾切除术治疗单纯性A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对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6个RCTs,共1 510例单纯性AA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有767例,采用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有743例.与手术治疗比较,抗菌药物保守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了25.00% (RD=-0.25,95%CI:-0.35~-0.14),复发率升高48.43倍(OR=48.43,95%CI:16.94~138.44),劳动力丧失时间缩短1.52d(MD=-1.52,95%CI:-3.02~-0.02),但在并发症的发生率(RD=-0.06,95%CI:-0.15~0.03)、疼痛时间(MD=-0.76,95%CI:-3.31~1.79)、住院时间(MD=4.60,95%CI:-0.89~10.09)、病假时间(MD=-2.39,95%CI:-5.62~0.84)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切除术可能仍是治疗单纯性AA的金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