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联合血塞通滴丸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心功能Ⅲ级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若收缩压高于100mmHg,两组则常规给予B受体阻滞剂、ACEI类(或ARB类)、利尿剂,根据病情加用地高辛以及对原发病的治疗;治疗组除上述常规用药外加用盐酸曲美他嗪20mg,每天3次口服,血塞通滴丸10粒,每天3次口服,治疗8周,通过观察超声心动图的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评价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25例(80.6%),有效3例(9.7%),无效3例(9.7%),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临床显效10例(32%),有效12例(39%),无效9例(29%),总有效率为71%。2组之间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治疗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V)显著减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上升(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联合血塞通滴丸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2.
血塞通联合拜阿斯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拜阿斯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丹参注射液10mL+0.9%氯化钠250mL,1次/d,静滴。治疗组60例血塞通400mg+0.9%氯化钠250mL,1次/d,静滴;拜阿斯匹林,100mg/次,1次/d,口服。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残程度、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4例,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恶化0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基本痊愈8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恶化3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塞通联合拜阿斯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胞二磷胆碱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都可喜、维生素等)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主要组分为三七总皂苷)400 mg,每天1次,共治疗14 d。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3.5%,明显高于对照组(7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比较通塞脉片、通心络胶囊、步长脑心通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血塞通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治疗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电凝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每天2次ig给予通塞脉片(0.239 g/kg)、通心络胶囊(0.281 g/kg)、步长脑心通胶囊(0.432 g/kg)、复方血栓通胶囊(0.405 g/kg)、血塞通胶囊(0.027 g/kg)治疗,连续给药3 d,观察5种药物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I(AngI、AngII)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及脑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 5种中成药均可降低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抑制NF-κB的表达,其中血塞通胶囊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通塞脉片组、通心络胶囊组、步长脑心通胶囊组和复方血栓通胶囊组大鼠血清IL-6的量显著降低,血塞通胶囊和步长脑心通胶囊组CRP的量显著降低,通塞脉片组大鼠血浆AngII的量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5种中成药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模型大鼠NF-κB的表达,从而改善脑缺血,另外通塞脉片还能通过降低AngII水平缓解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45.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颂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04-1105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疗程14 d.结果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总有效率达93.3%,优于对照组,且血塞通注射液还具有显著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是社区治疗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盲法、阳性药/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剂量) 105例、阳性药对照组35例、低剂量组71例及安慰剂组71例。疗程均为15d。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各项生命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改善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皆优于阳性药物组、低剂量组、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能明显改善中医单项症状中下肢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痛、头晕、唇色紫暗(P 0. 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疗效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AC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口服丁苯酞治疗,每天3次,每次0.2 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进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血塞通0.4 g,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OD(40.12±8.06 MU/L)优于对照组(35.21±7.16 MU/L),MDA(1.03±0.25 nmol/L)小于对照组(2.60±0.39 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5.02±4.30)%小于对照组(13.55±5.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88.33%(53/60)优于对照组66.66%(4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利于预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8.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静  王亚文  高鹏 《河北中医》2004,26(12):939-940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6 0例用血塞通注射液 5 0 0m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 ;对照组 6 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 2组均 2 0日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81.7%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18例ACI患者随机分成血塞通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B组予以常规的脱水、护脑治疗和丹参注射液治疗,A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血塞通静脉注射。两组均于入院后6h、3d、8d、15d、30d等各时间点测定外周血WBC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并与1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WBC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结果①ACI患者外周血WBC计数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增高的程度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密切相关,评分越高WBC和S-100B蛋白含量越高。②ACI患者外周血WBC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6837,P<0.01)。③30d后两组ACI患者外周血WBC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均降低,但A组降低更明显,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出院时A组患者的疗效也优于B组。结论血塞通能降低ACI患者的外周血WBC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可能与血塞通减轻外周血WBC和S-100B蛋白介导的损伤性脑细胞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0.
穴位敷贴配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观察糖络宁活血液穴位敷贴和中药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备30例。治疗组予糖络宁活血液穴位敷贴和中药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予血塞通治疗,疗程4周。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以四肢麻木和神疲懒言改善尤其明显: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活血通络法内外合治较单纯活血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