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49篇
  免费   12335篇
  国内免费   6663篇
耳鼻咽喉   3242篇
儿科学   8879篇
妇产科学   3231篇
基础医学   17210篇
口腔科学   4683篇
临床医学   28965篇
内科学   41965篇
皮肤病学   3880篇
神经病学   12028篇
特种医学   135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35742篇
综合类   21634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预防医学   15333篇
眼科学   5179篇
药学   24422篇
  89篇
中国医学   4858篇
肿瘤学   11635篇
  2023年   2004篇
  2022年   4498篇
  2021年   10535篇
  2020年   5377篇
  2019年   11328篇
  2018年   6011篇
  2017年   5185篇
  2016年   7080篇
  2015年   9921篇
  2014年   18141篇
  2013年   15930篇
  2012年   19210篇
  2011年   16129篇
  2010年   14832篇
  2009年   14457篇
  2008年   13140篇
  2007年   13159篇
  2006年   11079篇
  2005年   7368篇
  2004年   3792篇
  2003年   3457篇
  2002年   3746篇
  2001年   3522篇
  2000年   3545篇
  1999年   2230篇
  1998年   2672篇
  1997年   2413篇
  1996年   1698篇
  1995年   1432篇
  1994年   1256篇
  1993年   948篇
  1992年   1164篇
  1991年   1043篇
  1990年   1085篇
  1989年   1043篇
  1988年   947篇
  1987年   836篇
  1986年   682篇
  1985年   1602篇
  1984年   1757篇
  1983年   1281篇
  1982年   1349篇
  1981年   1348篇
  1980年   1155篇
  1979年   992篇
  1978年   759篇
  1977年   772篇
  1976年   667篇
  1974年   454篇
  1973年   4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运用改良式固定型马里兰桥修复老年患者前牙缺失的可行性,并对修复的方法设计、修复体制作过程及适应证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个别前牙缺失,存在不同程度邻牙松动、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等体征的老年患者24例,运用改良式固定型马里兰桥修复缺失牙,并对完成修复的病例随访3~5年.结果 修复成功率为87.5%.24例患者有3例修复体脱落,需重新粘接;其余修复体未见明显松动.基牙无松动,桥体下方牙龈无明显红肿,患者对修复体的使用与外观效果均感满意.1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牙结石;2例患者存在舌侧轻度异物感,经过对症处理后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式固定型马里兰桥修复老年前牙缺失具有磨牙少、效果美观,并能同时固定松动牙邻牙等优点,修复效果可靠.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2.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先后有30万左右的军人参加事故救援.本文介绍了乌克兰四零八军区医院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伤员救治工作的任务.介绍了医疗救援三个阶段的时间划分、任务重点、兵力的投入及其结构组成.介绍了医院内部专门科室的建立、对受照剂量为0.25~0.50Gy的594例伤员健康状况的分析,其血液学改变的发生率随受照剂量增加而增多.介绍了参与救治工作医师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强调要考虑小剂量辐射对心血管系统和胃肠道的远期效应.根据救治工作的经验,分析了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 ,2 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1)。其中 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 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 ,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 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 (最大累积剂量为 2 0 0mg/m2 )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 >6 0 %,且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 ,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 ,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 ,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结核瘤、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4例脑结核瘤、15例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21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术前或接受治疗前行常规MRI和DWI。测量并计算3种疾病瘤体、瘤周围水肿带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区ADC值的比值(rADC值)。结果脑结核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0.2)×10^-3mm^2·s^-1和1.6±0.3,高级星形细胞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1±0.1,转移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0±0.2。3种疾病瘤体平均ADC值(F=33.57,P〈0.01)之间和rADC值(F=33.27,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结核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8±0.1)×10^-3mm^2·s^-1和2.5±0.2,脑高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4±0.2)×10^-3mm^2·s^-1和1.8±0.3,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9±0.2)×10^-3mm^2·s^-1和2.3±0.5。3种疾病瘤周围水肿带平均ADC值(F=23.17,P〈0.01)之间和rADC值(F=5.94,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MRI、DWI检测方法,根据病灶瘤体和瘤周水肿带的ADC和rADC值可帮助鉴别脑结核瘤、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坏死股骨头关节软骨的MRI表现,以期用MRI表现反映关节软骨的受损程度。方法收集12例股骨头坏死(14髋)的股骨头直视观和对应的MRI表现及相应的X线片表现资料,比较三者在关节软骨的受累情况、软骨下分离及软骨下骨与骨分离的表现。结果相片中所有软骨均有受累,对应MRI中有11髋X线片没有表现。相片中有7髋表现为软骨下分离,对应MRI中有6髋、X线片为4髋。相片中有8髋表现为软骨下骨与骨分离,对应MRI中有8髋、X线片为3髋。结论虽然在软骨下骨与骨分离上有假阳性表现,MRI明显优于X线片,能更好反映关节软骨情况。但是对MRI的表现如何指导临床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尤其是胫骨下1/3段骨折是发生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常见骨折,临床上治疗方法颇多.2001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4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7.
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剂量疗效关系。方法将1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以及0.1、0.2、0.4、0.6、0.8 mg.kg-1.d-1纳洛酮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相应分组剂量纳洛酮,观察GCS、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测定血浆β-内啡肽(-βEP)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随访3个月,观察GOS、肢体和语言功能评分。结果GCS、β-EP、CRP在小剂量纳洛酮组(0.1 mg.kg-1.d-1)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纳洛酮组各组间(≥0.4 mg.kg-1.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空白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0.2 mg.kg-1.d-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脉搏、呼吸在纳洛酮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GOS、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在大剂量组与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小剂量组恢复最差(P<0.05);但大剂量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盐酸纳洛酮(≥0.2 mg.kg-1.d-1)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②小剂量盐酸纳络酮(≤0.1 mg.kg-1.d-1)对颅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保护无意义,临床不提倡使用;③盐酸纳络酮剂量0.4~0.6 mg.kg-1.d-1为最佳临床推荐剂量。  相似文献   
998.
孟凡光  刘晓平 《中国骨伤》2007,20(9):610-610
患者,女,20岁,因右膝痛伴外侧肿物6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6年前,患者始觉右膝疼痛,时痛时止,曾在本地市人民医院检查诊为“生长痛”,未予处理。2个月后发现右膝外侧有一肿物约0.5cm×1cm×0.8cm,时有时无,疼痛无规律性,与天气变化无关,口服止痛药物效不显。1个月前,疼痛突然加重  相似文献   
999.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prenatal diagnosis by traneabdominal 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TA-CVS)via the guidance of B-mode ultrasound in the first trimester of gestation.To explore the technique of long time culture and chromosome preparation of villi in early pregnancy.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bove techniqu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enatal cytogenetic diagnosis.Methods:One hundred and thirty-five singleton pregnancies at risk were referred from January 2001 to Decem-ber 2007.Results:The average maternal age was 35.2 years.TA-CVS was performed in the 10~13th weeks of gestation and the average gestational age was 10.89 weeks.All attempts at sampling were successful.The rate of operation-associated fetal loss was 0.74%.The failure rate of prenatal diagnosis because of inadequate amount of specimen was 0.The average culture time was 5-7 days.The success rate of the cell culture was 98.5%.No maternal con-temination and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happened.Fifteen cases of abnormal karyotype and one case of confined pla-cantel mosaiciem were diagnosed.Conclusion:TA-CVS appears to be safe and feasible and might to be offered in the prenatal diagnosis in the first trimester of gestation.The technique of long time culture and chromosome preparation of villi is stable and reliable.It is feasible to apply these techniques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prenatal cytogenetic diagnose in the early pregnancy.  相似文献   
1000.
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培刚  张晨阳 《中国骨伤》2008,21(9):692-693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术后常出现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致残率较高,仍是骨折治疗中的一个难题。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用3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