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8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79篇
中国医学   36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81.
Toxic alkaloids are typically found in herbal medicines and have strong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a broad therapeutic spectrum. On the other hand, toxic alkaloids exert toxicological activities in vivo; as such they have a narrow therapeutic window and can induce poisoning due to incorrect dose or misuse. In this view,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develop a rapid and sensitive assay to detect these toxic alkaloids. This study developed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ive common toxic alkaloids in blood, including brucine, strychnine, aconitine, mesaconitine, and hypaconitine using ultra-high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quadrupole/linear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QTRAP UPLC–MS/MS). The analytes in this investigation were extracted with ether and detected using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information-dependent acquisition (IDA)-enhanced product ion (EPI) scanning modes. SKF525A served as the internal standard (IS). The approach demonstrated excellent linearity,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 0.9964, and satisfactory sensitivity, with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 of 0.31 ∼ 3.26 ng/mL and a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OQ) of 1.13 ∼ 11.52 ng/mL. The extraction recovery (ER) was 78.8 ∼ 116.2%, the matrix effect (ME) was −12.3 ∼ 21.2%, and the method accuracy was 0.8 ∼ 12.8%. In addition, the intra-day precision and the inter-day precision (RSD) were 0.7% ∼ 7.4% and 0.4% ∼ 13.5%,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ed approach is sensitive and efficient, and offer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clinical monitoring and forensic detection of poisoning.  相似文献   
882.
目的 建立灵芝提取物中中性三萜——灵芝醇A、灵芝醛A、灵芝酮三醇及麦角甾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定量分析方法及一测多评法。方法 甲醇超声提取法制备灵芝提取物;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采用PhenomenexLuna Omega PS C18色谱柱(150 mm×2.1 mm,1.6 μm),流动相为乙腈-0.04%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一测多评法应用灵芝醇A作为内参物,计算灵芝醛A、灵芝酮三醇及麦角甾醇的相对校正因子;精密吸取10批灵芝供试品溶液进样检测,比较建立的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结果是否一致。结果 4种成分在设定的质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8),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均小于2.13%,加样回收率在92%~105%、RSD均小于1.99%,准确度良好;灵芝醛A、灵芝酮三醇及麦角甾醇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2、0.99、1.80,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结果差异不大。结论 建立的测定灵芝中灵芝醇A、灵芝醛A、灵芝酮三醇和麦角甾醇UPLC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的专属性强,便捷高效,结果准确,适用于灵芝提取物中性三萜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83.
目的揭示广陈皮干预高脂血症模型的代谢物靶点,构建广陈皮体内成分与内源性生物标记物的关系网络,阐明广陈皮干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脂4项血清生化指标评价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及广陈皮的干预作用;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 Q-TOF/MS)技术对广陈皮体外化学成分和口服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鉴定;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广陈皮对高脂血症大鼠作用的代谢物靶点;构建入血成分与内源性生物标记物关联的数理模型,发掘广陈皮防治高脂血症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广陈皮组的体质量、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共鉴定出11个入血的化学成分;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得到19个高脂血症模型生物标记物,其中1 1个为广陈皮干预后具有回调趋势的代谢物;与模型组比较,有4个代谢物的回调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入血成分中川陈皮素和5-去甲川陈皮素葡萄糖醛酸代谢物与内源性生物标记物具有较高的关联性。结论广陈皮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鞘脂代谢和甘油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884.
摘要:目的联合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差异代谢物,并评估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徐州 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8月至12月就诊的TBI患者(TBI组)和体检健康者(健康 人对照组)各40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 UPLC/LTQ Orbitrap Velos MS)筛选并验证差异代谢物。记录40例TBI患者入院12 h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 GCS)和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lasgow outcome scale , GOS) ,结合差异代谢物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验证的4 个差异代谢物(谷氨酸、尿酸、肌酐和乳酸)存在显著分离趋势,TBI组谷氨酸和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尿酸和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对照组;随着伤情加重,TBI患者谷氨酸和乳酸水平逐渐升高,尿酸和肌酐水平逐渐降低;影响预后不良的4种代谢物组ROC曲线下面积( AUCROC)为0.818 ,敏感性为76.9% ,特异性为81.5%(P<0.05)。结论谷氨酸 ,乳酸、尿酸和肌酐与TBI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四者联合或可用于预测TBI的预后。  相似文献   
885.
目的 比较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与HPLC法分析化橘红总黄酮指纹图谱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UPLC法与HPLC法对17批化橘红药材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分别建立了化橘红黄酮类成分的UPLC与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其中UPLC法标识出21个共有峰,HPLC法标识出17个共有峰,17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 2种方法均可用于化橘红的质量控制,UPLC法较HPLC法更高效、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886.
目的 建立金线兰属10种药用植物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及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PLC法建立金线兰属10种药用植物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分析,通过UPLC法测定不同来源金线兰属植物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 台湾银线兰、南丹金线兰的指纹图谱与金线兰对照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其余金线兰属植物的指纹图谱与金线兰对照指纹图谱的差异不大。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除了台湾银线兰,其余金线兰属植物中水仙苷的含量最高。结论 所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金线兰与台湾银线兰、南丹金线兰的鉴别,但不能用于区分金线兰与其余金线兰属植物,研究结果可为金线兰属药用植物质量控制、品质评价以及寻找金线莲的替代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