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杂种幼猪20只,分别植入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和普通裸金属支架各10枚。术后28d比较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形态、组织病理及血生化结果。结果支架部位血管腔面积裸支架组小于雷公藤内酯醇组(P<0.05)、支架内增生内膜面积及内膜增生程度裸支架组大于雷公藤内酯醇组(P<0.05)。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能抑制新生内膜的形成,在支架植入后4周能预防再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72.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优力藤片中雷藤素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优力藤片(YOLITEN)中雷藤素甲的含量。采用硅胶G-CMC Na薄板,样品经氧化铝吸附、氯仿回流提取、浓缩后点样。展开剂为乙酸乙酯-氯仿(1.3:2.0),用岛津CS-9000型扫描仪于λs=510nm,λR=610nm波长处扫描。随行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线性范围为0.1231~0.7386μg,回归方程A=61803.26C+5576.85,r=0.9998。回收率为1  相似文献   
73.
正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是从雷公藤中提取分离到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是各种雷公藤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和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1])。但雷公藤甲素存在水溶性差,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生物利用度不高等问题。自微乳释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是由药物、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低浓度雷公藤甲素与顺铂联合用药对人肝癌细胞HepG2活性的影响,及其逆转顺铂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HepG2分为顺铂单用组和雷公藤甲素加顺铂联合用药组。顺铂单用组分别用浓度为0、2.5、5、10、20、40μg/m L的顺铂处理,联合用药组同时联合低浓度雷公藤甲素(12.5ng/m L)处理HepG2。CCK-8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顺铂单用组各浓度(0、2.5、5、10、20、40μg/m L)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活力24h的抑制率分别为0、(4.0±1.0)%、(9.7±1.1)%、(29.4±2.4)%、(47.5±2.5)%、(62.9±1.2)%,联合用药组24h抑制率分别为(4.7±1.0)%、(37.1±3.1)%、(44.1±3.5)%、(57.9±3.0)%、(66.9±2.0)%、(74.9±2.0)%,两组比较,细胞活力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后发现,顺铂单用组(0、5、10、40μg/m L)诱导HepG2肝癌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4.3±0.3)%、(8.4±0.3)%、(9.6±0.3)%、(32.3±2.0)%,而联合用药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增加至(9.6±0.4)%、(16.2±0.2)%、(23.2±0.5)%、(53.0±3.6%),两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单染检测P糖蛋白后发现,顺铂单用组(0、5、10、40μg/m L)细胞内P糖蛋白表达率分别为(37.3±0.4)%、(34.2±0.5)%、(30.1±1.1)%、(34.2±2.3)%,无明显变化,而联合用药组P糖蛋白的表达率分别降低至(25.0±1.8)%、(18.6±0.7)%、(8.9±0.3)%、(1.8±0.1)%,两组P糖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与顺铂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同时调节HepG2的顺铂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糖蛋白下调相关,从而对肝癌细胞HepG2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5.
摘 要 目的:建立一种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测定参蛇软膏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TC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73∶27,v/v),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35℃,进样量为2 μl;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正离子检测模式,以甲硝唑为内标,检测雷公藤甲素;监测离子:雷公藤甲素m/z 361.4→43.2,甲硝唑m/z 172.1→128.0。结果: 雷公藤甲素在10~500 n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定量限(LOQ)为9.5 n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平均回收率为96.87%(RSD=2.79,n=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参蛇软膏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内毒血症大鼠模型血液流变性及血管张力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NC组)、内毒血症模型组(LPS组)、TP低浓度干预组(LPS+TP- L组)、TP中浓度干预组(LPS+TP- M组)、TP高浓度干预组(LPS+TP- H组)和多黏菌素B组(LPS+PMX- B组)。用LPS 10 mg/kg腹腔注射处理6 h复制内毒血症大鼠模型。TP干预组在大鼠腹腔注射LPS前15 min进行预处理。各组行颈总动脉插管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取胸主动脉环测定其张力变化。结果 与NC组比较,LPS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BP)、左室舒张压(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pressure,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maximal rate of the increase/decreas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dp/dt max)]均显著下降(P<0.05);LPS组主动脉环对10-8~10-5 mol/L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he)的收缩率明显降低,对乙酰胆碱的舒张率亦明显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TP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而TP干预去内皮血管环组对10-8~10-5 mol/L Phe引起的收缩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或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预处理后,各组内皮完整血管环对Phe的收缩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TP改善内毒血症大鼠血管低反应性与其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介绍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病理机制及一线抗VEGF药物的特点,探讨雷公藤甲素(TP)防治CNV形成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比和分析,总结TP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分析TP抑制CNV形成的可行性。结果与结论:我们认为TP具有防治CNV形成的功效,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IF-1通路、VEGF通路及Dll4-Notch通路有关。笔者为评估TP是否可作为防治CNV形成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GMC,用10^-6mol/L AngⅡ刺激GMC,将培养的大鼠GMC随机分为5组:正常培养对照组、AngⅡ刺激组、AngⅡ和3种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共孵育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ELISA、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GMC内NF-κB p65核易位阳性率、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CP-1水平、GMC内MCP-1 mRNA表达及Ⅰ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呈剂量依赖性下调AngⅡ介导的大鼠GMC内NF-κB p65水平,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GMC MCP-1及MCP-1 mRNA的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GMC内ⅠκBα蛋白表达下调。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GMC ⅠκB的磷酸化降解及NF—κB活化;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GMCMCP-1 mRNA表达MCP-1分泌。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31名健康志愿者IL-1β基因启动子区-511位点C—T多态性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进行PBMC培养,用脂多糖(LPS)刺激培养细胞,并予以雷公藤甲素处理PBMC,收集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IL-1β的含量。结果 携带IL-1β-511T/T纯合子基因型PBMC经LPS刺激后,IL-1β的分泌量明显较非T/T纯合子为高(P〈0.05);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C/C和C/T基因型PBMC分泌IL-1β(P〈0.05),但对T/T基因型的抑制作有不明显(P〉0.05)。结论IL-1β基因-511C-T多态性与IL-1β的分泌量相关,雷公藤甲素对不同基因型的IL-1β抑制作用有差异,这可能是导致雷公藤药理作用出现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雷公藤甲素纳米材料(TPNA)对抗原诱导的兔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7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法分配为4组,建立抗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后,TPNA组、雷公藤甲素组(TP组)和倍他米松组(BS组)分别于超声引导下向关节腔内注射TPNA、单纯TP、倍他米松,每组7只;对照组(6只)仅穿刺但不注射任何药物。观察关节肿胀度,滑膜炎及骨破坏等病理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①末次免疫1周后即治疗前TPNA组、TP组、BS组和对照组兔膝关节直径大小分别为(2.02±0.08)cm,(2.08±0.06)cm,(2.10±0.06)cm和(2.18±0.07)cm,在给药1周后上述各组膝关节直径分别为(1.85±0.06)cm、(1.89±0.07)cm、(1.93±0.08)cm和(2.15±0.08)cm,各个给药组关节肿胀均见明显改善。随着治疗的进行,TP组、TPNA组和BS组兔膝关节直径逐渐减小(F=58.83,P<0.01;F=53.78,P<0.01;F=68.24,P<0.01),而且TP组、TPNA组和BS组兔膝关节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83,P<0.01;F=71.94,P<0.01;F=140.79,P<0.01)。②TP组滑膜炎病理评分较对照组低(Z=-2.082,P<0.05),以轻度滑膜炎为主,而TPNA组和BS组滑膜病理评分比TP组低(Z=-2.082,P<0.05;Z=-2.687,P<0.05),大多无滑膜炎表现,BS组与TPN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0,P>0.05)。③TPNA组、TP组以及BS组骨质破坏的病理评分均比对照组减轻(Z=-2.505,P<0.05;Z=-2.216,P<0.05;Z=-2.505,P<0.05),TPNA组、TP组以及B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8,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TPNA可以缓解关节肿胀,减轻滑膜炎,延缓骨破坏的形成。其效果与糖皮质激素相当,好于单纯TP。关节腔内注射TPNA有望成为治疗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