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科学   537篇
综合类   224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01篇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32.
33.
34.
35.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切口疤痕处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患者70例,根据具体情况,定治疗方式,分别行米非司酮+MTX治疗后行清宫术和行介入治疗后清宫术,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人。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发现研究组的患者术中研究组β-HCG恢复至正常所用时间(21.3±2.5)d小于对照(47.3±6.1)d,而且研究组住院所用的时间(11.3±3.1)d也小于对照组的(17.6±3.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后清宫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疤痕处妊娠的疗效明显优于米非司酮+MTX治疗后行清宫术,是目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36.
【摘要】目的 观察芭克硅胶软膏联合压力疗法防治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研究组患者于创面愈合后予以芭克硅胶软膏联合定制压力面罩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创面愈合后2~3周单纯应用定制压力面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1~3、1~6及4~6个月瘢痕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第1~3、1~6个月的瘢痕改善分值为(4.65±0.49)分、(7.05±0.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第1~3、1~6个月的瘢痕改善分值(2.61±0.92)分、(5.11±1.08)分(t=8.678、7.511,P均<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第4~6个月的瘢痕改善分值为(2.40±0.68)分,与对照组治疗第4~6个月的瘢痕改善分值(2.50±0.92)分无明显差异(t=0.377,P=0.709)。结论 与单纯压力疗法相比,芭克硅胶软膏联合压力疗法防治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的效果更好,且以3个月内瘢痕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肖敏  陶瑞雪  张燕 《安徽医药》2020,41(5):526-529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孕妇不同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且符合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纳入标准的产妇160例,依据医生评估结果及产妇意愿选择分娩方式,按实际分娩结果分为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简称阴道分娩)组68例,再次剖宫产(简称剖宫产)组80例,12例因阴道试产失败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简称阴道试产失败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40例单胎顺产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产妇的临床特征以及分娩信息,分析影响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瘢痕子宫患者中,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5%。阴道分娩组与阴道试产失败组相比,孕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妇年龄、孕次、产次、瘢痕厚度、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孕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孕周、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年龄、孕次、产次、瘢痕厚度、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娩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孕妇在严格的操作规程以及孕期控制体质量指数、胎儿体质量可鼓励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探讨烧伤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烧伤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的瘢痕组织标本(早期、增生期、消退期、成熟期)和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内DNMT1的表达,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采用RT-PCR技术检测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内DNMT1 mRNA的表达,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瘢痕组织形成早期,成纤维细胞内DNMT1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免疫组化评分:8.57±1.83),并于增生期达到高峰(10.41±1.58),消退期(7.17±1.19)及成熟期(4.90±0.88)逐步降低,而正常皮肤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0.81±0.8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RT-PCR技术检测的:DNMT1 mRNA的表达水平在各组中的差异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P=0.000,P0.01)。结论成纤维细胞DNMT1在烧伤创面愈合后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烧伤创面愈合后瘢痕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39.
Scar ectopic pregnancy is the rarest form of ectopic pregnancy and has been increasingly diagnosed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is a life-threatening form of abnormal implantation of embryo within the myometrium and fibrous tissues in a previous scar on the uterus, especially following caesarean sec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rate of caesarean section, there is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is condition with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disease. The early and accurate diagnosis with timely management can prevent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such as haemorrhage, uterine rupture and can preserve fertility.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改良美容缝合术在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对术后切口愈合、瘢痕产生及美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急诊科治疗的65例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开展传统缝合术,观察组开展改良美容缝合术,对比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瘢痕产生及美学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率63.64%,明显多于对照组31.2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Ⅰ级瘢痕率57.58%,明显多于对照组31.2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美学满意度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美容缝合法在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中应用可提升切口愈合效果,减少瘢痕产生,提高患者术后美学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