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6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8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4篇
  3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小柴胡汤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Polyethyleneglycol interferonα,PEG-IFN-α)和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9例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常规PEG-IFN-α和RBV治疗)和治疗组40例(小柴胡汤联合PEG-IFN-α和RBV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ALT、AST、AKP、GGT、A/G、TBIL、DBIL)、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CV-RNA定性)的变化,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P﹤0.05),但HCV-RNA转阴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PEG-IFN-α与RBV治疗改善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效果优于对照组,但抗丙肝病毒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2.
赵罡 《中国医学创新》2013,(18):139-140
目的:观察健康宣教、家庭护理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2012年2月-11月诊断为疱疹性口炎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气雾剂局部应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健康宣教、家庭护理及口服口炎清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相比,观察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见效快,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3.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1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1%),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4.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发热疾病10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力生 《中国医药》2013,8(2):215-216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发热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以病毒性发热疾病为主的患儿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予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根据患儿不同年龄给予1~6g,开水冲服;对照组54例予以利巴韦林颗粒10mg/(kg·d)。均为3次/d,疗程3d。观察2组疗效和症状好转时间。结果用药3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50/54)和68.5%(37/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咽部充血好转时间、咳嗽好转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6±4)h比(38±6)h,(36±8)h比(48±6)h,(36±4)h比(47±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bJL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发热疾病安全疗效较好,症状改善快。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住院确诊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246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 15 mg/(kg·d)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0.1~0.2 ml/(kg·d)静脉滴注,加用利巴韦林喷剂喷口腔.疗程5d.2组均给予退热等对症处理,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口服头孢克肟颗粒2~3 mg/(kg·d).观察2组患儿退热时间和咽痛、流涎消失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并采用2组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8% (122/126)]明显高于对照组[89.2%(107/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退热时间和咽痛、流涎消失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0.8)d比(4.0±1.0)d,(3.2±1.4)d比(4.4±1.3)d,(3.2±0.7)d比(5.0±0.6)d,均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总有效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104例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76.0%)和总有效率(92.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48.0%)和总有效率(72.0%)(P〈0.05);治疗组热退、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8.
钟国球 《中国当代医药》2013,(6):135-135,137
目的探讨理中丸治疗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病毒性腹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纠酸、补液、利巴韦林、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纠酸、补液、利巴韦林、理中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中丸治疗病毒性腹泻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穿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穿琥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除时间、咽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穿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5%(73/76),明显高于对照组80.26%(6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