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4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76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170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71篇
中国医学   381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523篇
  2011年   578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2 毫秒
71.
大黄微波萃取法与常用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微波萃取法(MAE)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特点,初步探索MAE的机理。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提取液中总蒽醌的含量,比较研究了MAE与常用提取方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水煎法)的提取效率;采用显微照相技术对大黄石蜡切片的细胞组织进行观察。结果:MAE的提取率最高,是超声提取法的3.5倍,是索氏提取法的15倍,是水煎法的1.5倍,且提取速度最快;显微观察表明,微波直接造成细胞组织的破坏。结论:MAE用于中药大黄的提取具有高效、省时的特点,为MAE在中药制药领域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色谱指纹谱技术在甘肃道地药材大黄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荣  张强  贾正平  樊俊杰  徐丽婷  谢华 《中药材》2003,26(7):484-486
目的:建立甘肃道地药材大黄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以用于药材鉴定。方法:采用RP—HPLC洗脱技术进行HPLC分离分析,建立甘肃道地药材大黄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色谱柱:C18柱;流动相:甲醇0.5%乙酸水溶液作为洗脱液;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建立了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HPLC-DFPS(HPLC-Digitized Finger Print Spectrum),提供了稳定可控的药材指纹谱图,以及通过与标准药材比较探求了道地药材中用以鉴定的特征峰群。结论:利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分析鉴定甘肃道地药材大黄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刺五加混悬剂小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刺五加混悬剂小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分别采用药理效应法中的效量法与药效法,选择吞噬指数为检测指标,研究刺五加在小鼠体内药动学规律。结果 效量法:K_(el)=0.2d~(-1) K_a=2.5d~(-1),AUC(S_o)=10.4g·kg~(-1)·d,VRT=19.3d~2。药效法:K_(el(ef))=0.1d~(-1),K_(a(ef))=2.9d~(-1),AUC(S_o)_((ef))=62.7(%)·d,VRT_((ef))=43.2d~2。药效法所得数据大于效量法,说明药效的出现有滞后性。结论 用药理效应法研究刺五加有效成分的体内药动学规律是可行的,并且首次得到了有关药动学数据。  相似文献   
74.
南沙参多糖对亚慢性受照小鼠的抗突变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南沙参多糖对亚慢性受照小鼠抗突变作用。方法:用^60Cγ射线全身低剂量均匀间断照射小鼠106d,累计吸收剂量为3.25Gy,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睾丸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精子畸形率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辐射损伤后,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降低;染色体畸变率、精子畸形率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均增加,南沙参多糖可促进上述指标的恢复。结论:南沙参多糖对亚慢性受照小鼠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5.
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麦冬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 建立麦冬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蒽酮 -硫酸比色法。结果  6 2 6nm处有最大吸收峰 ,线性范围在2 5 6~ 2 5 6mg·L-1,平均回收率为 10 2 4 6 % (n =4 ,RSD =2 0 2 % ) ,麦冬多糖精制品的含量为 6 0 %以上。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 ,重现性好 ,为制剂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丹参根腐病及其微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丹参根腐病是由腐皮镰刀菌浸染所致的一种土传病害,近年来在四川的田间发病株率达10%-30%,导致丹参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对丹参根腐病的防治,一般化学农药难于有效,而且滥用化学农药合造成农药残留污染。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病原菌是一种可行的措施,本研究从生长在不同生态环境的丹参根际土样中分离了一批木霉菌株,通过室内拮抗试验和田问防病增产试验,筛选出了对腐皮镰刀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哈茨木霉T23、桔绿木霉T56等菌株。田间试验结果,T23、T56对丹参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52.3%和55.7%,与常用化学杀菌剂多菌灵的防效相当,表明木霉防治丹参根病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7.
郁金饮片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郁金的植物资源、饮片炮制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讨论郁金与姜黄、莪术的品种关系,为郁金饮片炮制规范化及建立质量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8.
水针治疗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呢逆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 对100例呢逆患者随机分成水针组和体针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水针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6%、100%;体针组为70%和92%,两组比较P<0.05,疗效差异显著。结论 水针治疗呃逆疗效明显优于体针组。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机理。方法: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荧光标记法,体外研究高转移性肺癌细胞(PG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黏附分子表达以及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作用。结果:复方丹参可明显抑制PG细胞表面CD44,CD54的表达。复方丹参对PG细胞与激活和静息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黏附分子CD44,CD45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复方丹参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及黏附分子表达可能是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己腈-甲醇-水(255:744:11)用磷酸调pH至3.0。结果 测得线性范围1.0~2.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1%(n=3)。结论本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