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0篇
  免费   810篇
  国内免费   88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63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52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1680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94篇
  1篇
中国医学   4401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复方丹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血液与脑脊液中内皮素 (ET- 1)、一氧化氮 (NO)、肌酸磷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CK- BB)的含量变化 ,探讨复方丹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中重度 HIE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 ,分别于急性期及恢复期检测血液与脑脊液中 ET- 1、NO、CK- BB的含量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80 %及 93.3% ,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6 7%及 81% ,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ET- 1、NO、CK- BB参与了 HIE的病理过程 ,复方丹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大黄和黄芪配伍在大鼠减体重过程中对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大鼠胃饲大黄、黄芪混合水煎剂 ,观察对体重、摄食量、游泳时间、肥体重 (fatbodyweight,FBW )、瘦体重 (leanbodyweight,LBW )、%FBW、脂肪垫、心脏和心脏体重比的影响。结果R1ATr1组 (大黄 :黄芪 1∶1,游泳组 )与CTr组 (游泳对照组 )相比体重、摄食量减少 ,游泳时间延长 (P <0 .0 1) ,FBW和脂肪垫重量减少 (P <0 .0 1)。R1Auntr1组 (大黄 :黄芪 1∶1,不游泳组 )与Cuntr组 (不游泳对照组 )相比 ,体重、摄食量、FBW和脂肪垫重量均减少 (P <0 .0 1)。结论给药大鼠无论运动或不运动 ,体重的减轻主要是FBW减少。提示大黄和黄芪混合水煎剂的作用是促进脂肪动用。  相似文献   
63.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微血管病变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糖尿病大鼠微血管病变的影响以及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不限,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mg/kg),APS组(造模成功后用APS治疗),优降糖组(造模成功后用优降糖治疗)。治疗两周时测一次血糖,四周后,测血糖;颈动脉取血测定血清胰素水平,NO和MDA含量。应用形态定量的方法比较各组的心肌病理变化。结果:腹腔注射alloxan(200mg/kg)后的SD大鼠血糖浓度显升高,血清NO,MDA,胰岛素水平明显改变。APS治疗四周后,血糖浓度明显下降,与优降糖治疗组无明显差异,血清NO较未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MDA较未治疗组明显减少(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糖尿病大鼠的心肌毛细血管数量减少,基底膜增厚,微血管与心肌纤维的比率显减低,这些改变都可被APS改善.结论:APS有降低血糖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这可能与APS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影响NO的产生以及促进胰岛B细胞的损伤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测定还五溶栓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硅胶G薄层板 ,氯仿 -甲醇 -水 (13∶6∶2 ) 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展开 ,λS=5 30nm ,λR=70 0nm。结果 :线性范围 1.92~ 9.6 0 μg ,97.4 3% ,RSD =3.4 9%。 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还五溶栓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5.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Astragalus–Scorpion drug 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PCa). We employed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 to retrieving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corresponding targets of Astragalus–Scorpion by using TCMSP, BATMAN-TCM, TCMID and Swiss Target Prediction Databases. The targets related to PCa were retrieved through GeneCards. Cytoscape software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active ingredient–target disease’ network, and GO and KEGG enrichment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common targets. Autodock software was used for molecular docking verification. In total, 26 active ingredients, 340 potential targets related to active ingredients and 122 common targets were screened from Astragalus–Scorpion drug pair. The core targets of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 network were JUN, AKT1, IL6, MAPK1 and RELA, whereas the core active ingredients were quercetin, kaempferol, formononetin, 7-o-methylisomucronulatol and calycosin. Nearly 762 GO entries and 154 pathway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Molecular docking results revealed that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bind to AKT1 and formononetin binds to RELA, all of which were found to be stable bounds.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镰刀菌对太子参品质的影响和太子参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在其煎煮过程中的迁移规律。方法:采用反式培养法,探讨镰刀菌侵染太子参后DON毒素积累变化及对太子参质量的影响,计算水煎煮后汤液DON毒素的迁移率。结果:受镰刀菌侵染后,太子参表面会形成1层白色菌丝和黑色沉积物,DON毒素在太子参中随时间推移显著增加;受镰刀菌侵染的太子参中总皂苷和多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2.0倍,而太子参环肽B含量显著降低。镰刀菌侵染太子参20 d后,DON毒素质量分数达到45.40μg·kg–1,DON毒素煎煮后转移率为12.50%~27.90%。结论:研究结果为制定中药材DON毒素限量标准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7.
紫菀是临床常用的化痰止咳要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紫菀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括萜类及其苷、肽类、黄酮、蒽醌、香豆素、有机酸、酚类、甾醇、挥发油及苯丙素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菀在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对紫菀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依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及确定原则对紫菀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紫菀质量标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黄芪-丹参药对通过调节微小核糖核酸-466b-5P(miR-466b-5p)改善高血压肾损害的机制。方法:基于微RNA(miRNA)测序寻找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与Wistar-京都鼠(WKY)的差异基因,构建腺相关病毒转染小鼠,24只C57BL/6小鼠,随机选取12只尾静脉注射小鼠腺相关病毒miR-466b-5P(rAAV-miR-466b-5P)构建miR-466b-5p过表达组,余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注射腺相关病毒-9(AAV-9)空载体,转染6周后再各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A组(黄芪-丹参+miR-466b-5P过表达组)和C组(黄芪-丹参+空白对照组)以黄芪配方颗粒:2.036 g/kg+丹参配方颗粒:0.255 g/kg灌胃;B组(miR-466b-5P过表达组)和D组(空白对照组)以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28 d后观察各组小鼠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血管紧张素Ⅱ(AngⅡ)、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肾脏病理,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qPCR)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寻找其靶基因。结果:1)基于前期miRNA测序选定了miR-466b-5p;2)与D组比较,B组小鼠尿β2-MG、NAG、mALB、血清Cys-C、AngⅡ、CRP均显著升高(P<0.01);与B组比较,A组小鼠血清Cys-C、CRP明显升高(P<0.05),尿β2-MG、NAG、mALB、血清AngⅡ无明显改变(P>0.05);3)与D组比较,B组小鼠出现明显肾小球硬化、小管纤维化,A组较B组有明显改善;4)与D组比较,B组小鼠透明质酸酶2(HAS2)明显下调,而经黄芪-丹参干预后有所回调。结论:miR-466b-5p的过表达会导致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黄芪-丹参药对通过靶向HAS2下调miR-466b-5p改善高血压肾损害。  相似文献   
69.
熟地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葛楠  闫广利  孙晖  王喜军 《中草药》2023,54(1):292-302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新鲜或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等功效。熟地黄是中药“滋阴”作用最具代表的药味之一,也被称之为“至阴之药”。熟地黄配伍相关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各种临床疾病,包括糖尿病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炎相关疾病、妇科相关疾病等。基于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对熟地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方剂配伍条件下的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熟地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目的 通过挖掘整理含丹参-当归的方剂,利用统计软件系统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频率及丹参-当归配伍特征和主治中医病证频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通过统计共筛选出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390首,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涉及中药504味,使用频次≥60的中药共22味,除丹参、当归外,核心高频药物为川芎、甘草、白芍、肉桂、地黄、牛膝6味。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中药组合有丹参-当归-川芎、丹参-当归-甘草、丹参-当归-白芍。主治病证涉及105种,频次≥10的中医病证10种,以瘀血疼痛病症、妇科病症为主。通过网络可视化得到治疗月经病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白芍-香附,治疗痹证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肉桂,治疗虚劳病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牛膝-肉桂-防风。结论 与丹参-当归配伍的高频中药为白芍、川芎、肉桂等,优势病证为月经病、痹证和虚劳病,揭示了丹参-当归药对的用药规律,为该药对在临床合理用药及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