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144篇
  免费   14161篇
  国内免费   7487篇
耳鼻咽喉   2884篇
儿科学   8566篇
妇产科学   3205篇
基础医学   20098篇
口腔科学   4606篇
临床医学   28661篇
内科学   43297篇
皮肤病学   3378篇
神经病学   12184篇
特种医学   124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34432篇
综合类   21834篇
现状与发展   30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5456篇
眼科学   4657篇
药学   24922篇
  85篇
中国医学   4665篇
肿瘤学   13340篇
  2023年   2256篇
  2022年   5188篇
  2021年   11146篇
  2020年   5972篇
  2019年   11902篇
  2018年   6383篇
  2017年   5588篇
  2016年   7626篇
  2015年   10615篇
  2014年   18753篇
  2013年   16439篇
  2012年   19810篇
  2011年   16677篇
  2010年   15331篇
  2009年   14928篇
  2008年   13461篇
  2007年   13406篇
  2006年   11370篇
  2005年   7542篇
  2004年   3869篇
  2003年   3321篇
  2002年   2657篇
  2001年   2203篇
  2000年   1963篇
  1999年   1266篇
  1998年   1734篇
  1997年   1576篇
  1996年   1275篇
  1995年   1318篇
  1994年   1274篇
  1993年   984篇
  1992年   1208篇
  1991年   1048篇
  1990年   1100篇
  1989年   1066篇
  1988年   991篇
  1987年   866篇
  1986年   715篇
  1985年   1646篇
  1984年   1782篇
  1983年   1294篇
  1982年   1371篇
  1981年   1372篇
  1980年   1194篇
  1979年   1006篇
  1978年   786篇
  1977年   776篇
  1976年   690篇
  1974年   465篇
  1973年   4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起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膝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膝关节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主要病变位置在膝关节承重区的软骨,当软骨发生磨损、破坏时,作为基质主要成分的蛋白多糖(protoglycan,PG)大量分散于关节液中,与人体代谢相关[1],成为可以定量分析关节软骨破坏程度的有效灵敏指标[2]。我院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内服补肝益肾、活血通络中药及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同时以单纯的玻璃酸钠注射作为对照,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关节液,行PG定量检查,对两组的PG变化趋势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的60例…  相似文献   
992.
俞汝霞  李光辉  张旭 《中国骨伤》2007,20(9):631-631
自2001年3月-2005年10月共收治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3例,其中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34例,经膝后内侧小切口手术治疗27例,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3~48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摩托车伤22例,其他伤5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4例,合并股骨下端和胫骨上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在宫颈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例宫颈妊娠患者,孕龄36~68天,经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及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术后患者的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或中止,血β-HCG水平迅速下降.患者的宫颈形态及月经周期于治疗后4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氨甲蝶呤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是保守治疗宫颈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原发性细胞癌伴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复习134例HCC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微血管侵犯与HCC病人临床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134例HCC中46例(34.3%)有微血管侵犯。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体积〉3cm、包膜缺失、组织分化恶性程度高、血清AFP阳性(〉20ng/ml)与微血管侵犯显著相关(P〈0.05),而病人年龄、性别、肝炎病毒感染、是否合并肝硬化、组织学类型与微血管侵犯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微血管侵犯与HCC大体卫星结节的形成成显著相关(P=0.001)。结论微血管侵犯是HCC的常见恶性事件,肿瘤体积〉3cm、包膜缺失、组织分化恶性程度高、血清AFP阳性是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5.
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陈旧性髋臼骨折手术和影响临床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01年2月~2005年7月,收治陈旧性髋臼骨折37例,其中简单型骨折10例,复合型骨折2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44.8d,选择Kocher—Langenbeek入路6例,髂腹沟入路1例,延长髂腹沟人路2例,前后联合入路28例。手术平均耗时226min,术中平均失血l798mL。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18.9个月,采用Matta的复位标准以及改良的D’Aubigne和Postel临床结果评分。解剖复位31例,不满意4例,差2例;临床结果优21例,良9例,一般5例,差2例,优良率为81.1%。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11例,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4例。结论除单纯的后壁或/和后柱、前壁与前柱骨折选择单一的入路外,对于陈旧性髋臼骨折原则上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或延长的髂腹沟人路;骨关节炎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有关;股骨头坏死与术前股骨头是否向内或向后移位并无直接关系;临床结果、手术耗时和术中失血不仅与骨折程度和损伤至手术的时间有关,而且与手术医生的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经验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62例临床资料,其中伴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便秘、前列腺肥大等238例,占90.8%.结果 全组均治愈,手术时间平均41分钟,无切口感染,术后4~7天出院,平均住院5天,随访3~64个月,疝复发1例,为0.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符合腹股沟区生理解剖特点,强调对高龄患者的术前准备,强调严格的无菌操作,强调充填物放置到位和充填后修补到位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吴向武  潘宏武 《中国骨伤》2007,20(6):406-407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部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效果欠佳,术后可出现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松动、并发髋内翻畸形等.自2003年7月-2005年12月,采用DHS加TSP(股骨大粗隆稳定钢板),对32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部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血浆置换治疗97例重型肝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卫江 《药品评价》2007,4(1):30-3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血浆置换治疗97例重型肝炎时出现的并发症的有关资料,分析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26.6次治疗中共出现并发症131次,发生率达49.3%。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皮疹、麻木和(或)搐搦、血压下降、胸闷、失衡综合征、置管处渗血、体外循环凝血及置管处渗液。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时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但经处理均能缓解,可以在严密监护下实施。  相似文献   
999.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远端骨折锁钉操作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嵩峰  陈桂林 《中国骨伤》2007,20(6):418-418
目前国产股骨带锁髓内钉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往往由于远端锁钉操作困难,而困扰骨科同行,如何解决此问题,自2001年1月-2005年2月总结了6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中男48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平均35岁。车祸伤32例,重物砸压伤20例,高处坠落伤7例,摔伤4例。股骨中上段骨折42例,中段21例。横断形骨折39例,短斜形骨折14例,粉碎性10例。合并胫腓骨骨折16例,合并髋臼骨折2例。63例均为新鲜骨折,伤后至就诊时间1h~7d。2治疗方法本组63例采用国产带远端瞄准器股骨交锁髓定钉器械。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完成后,患者仰卧位于手术台上,患侧臀部垫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维生素E,C,B组合物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7例13a以上、痤疮严重程度分级在2级以上且主要表现于脸部的病人,予维生素E,C,B组合物面膜治疗,每日1次,共8wk。观察治疗前后痤疮数量及性质,包括粉刺、丘疹、脓疱及囊肿之数目,并评估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粉刺、丘疹、脓疱及囊肿数目下降了13±s13,10±12,5±7及3±3,均P<0.01。7例(6.0%)病人症状完全改善,44例(37.6%)中度改善,56例(47.9%)轻度改善,10例(8.6%)无改善。59例(50.4%)病人无红肿、搔痒、灼热及脱皮等现象发生。结论:维生素E,C,B组合物面膜治疗痤疮有效,超过半数的受试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传统治疗寻常痤疮药物的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