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1篇
  免费   891篇
  国内免费   275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189篇
妇产科学   146篇
基础医学   944篇
口腔科学   256篇
临床医学   689篇
内科学   2324篇
皮肤病学   110篇
神经病学   408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62篇
综合类   154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83篇
眼科学   148篇
药学   1363篇
  1篇
中国医学   1488篇
肿瘤学   43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1295篇
  2020年   797篇
  2019年   781篇
  2018年   780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696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700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118篇
  1983年   108篇
  1982年   97篇
  1981年   81篇
  1980年   76篇
  1979年   62篇
  1978年   60篇
  1977年   38篇
  1976年   31篇
  1975年   22篇
  1974年   19篇
  1973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探讨对先天性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行全扩张法全耳再造术后,利用残耳皮瓣改善再造耳颅耳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2 年 1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 150 例先天性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其中男 92 例,女 58 例;年龄 6.5~35.0 岁,平均 11.1 岁。采用一期扩张器埋置、二期全扩张法全耳再造术后发现上部颅耳沟浅显;于 6~12 个月后行三期再造耳修整。将残耳垂通过“Z”字改型转移以再造耳垂。在残耳上部作蒂在轮屏切迹的残耳上部皮瓣,弧形切开松解并加深上部颅耳沟,将上部残耳皮瓣向颅耳沟创面旋转推进缝合以覆盖创面;将带皮下组织蒂的残耳软骨组织瓣插入支架底部形成的腔隙内,并缝合固定,以增加支架的高度;耳甲腔区其余残耳皮瓣用以覆盖耳甲腔创面。结果术后拆线时 1 例患儿皮瓣远端出现直径约 0.5 cm 的表皮水疱,经换药 2 周后愈合;其余患者皮瓣成活良好。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2 个月,平均 9.6 个月。再造耳上部颅耳沟均明显加深,再造耳支架高度不同程度增加,双耳对称性佳,耳甲腔无明显挛缩变小,再造耳外观满意。再造耳上部表面毛发明显减少,耳周发际线上移。结论采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残耳皮瓣及残耳软骨瓣转移,不仅可加深颅耳沟,而且可增加上部支架的高度,术后颅耳沟变形较轻,再造耳与正常耳廓的对称性更佳。  相似文献   
12.
13.
14.
四妙勇安汤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4味药物组成,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100个经典名方之一。经溯源发现,四妙勇安汤源于《石室秘录》,后由《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验方新编》等书引用。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均有方无名,"四妙勇安汤"之名,最早见于1956年《中医治疗动脉栓塞性坏疽症的成效》,是由当时记者吕民报道河北省释迦宝山用"四妙勇安汤"治疗当地的动脉栓塞性坏疽时冠名。四妙勇安汤从方药组成与剂量上看,从《石室秘录》开始即是"金银花三两,当归二两,生甘草一两,玄参三两",历代版本《方剂学》确定四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的比例就是3∶3∶2∶1。而查阅文献,释迦宝山临证所用的四妙勇安汤由"玄参132 g,当归99 g,银花66 g,甘草33 g"组成,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的比例变成2∶4∶3∶1。从治疗时间上看,原方记载的7日愈或是10日愈,而释迦宝山将其用到了三四个月,甚至五六个月。研究认为,古籍中的四妙勇安汤,应该是用于疾病的初期,尽早发现和治疗;而释迦宝山修改过的剂量,是广泛用于脱骨疽的中后期,甚至出现坏疽的严重病情所使用的,因此服药时间长,剂量大。且四妙勇安汤临证不仅限于治疗脱骨疽,也用于大头疮等,现代该方的使用已经大为拓展。相关研究已证实四妙勇安汤具有抗炎、稳定斑块、降脂、保护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凝、抑制血栓形成和促纤溶等作用,后续应开展君臣佐使辨析,对其临床应用范围重新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垂黄清脉冲剂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毒痰瘀证)患者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 本试验研究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法,选取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毒痰瘀证)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6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试验组加服垂黄清脉冲剂,疗程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并采集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NF-κB、IL-6、ICAM-1、VCAM-1、ET-1、NO浓度水平进行对比,用SPSS22.0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ensini积分、血清中TNF-α、NF-κB、IL-6、ICAM-1、VCAM-1、ET-1浓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NO浓度水平显著升高(P < 0.05,P < 0.01),其中试验组显著程度尤为明显(P < 0.01)。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Gensini积分、血清中TNF-α、NF-κB、IL-6、ICAM-1、VCAM-1、ET-1浓度水平降低,NO浓度水平升高趋势更明显(P < 0.01)。结论 垂黄清脉冲剂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毒痰瘀证)在改善患者症状;改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通过降低炎症标志物TNF-α、NF-κB、IL-6、ICAM-1、VCAM-1的水平,减小ET-1/NO比值,从而对NF-κB信号通路进行部分调控,以有效抑制或截断血管内皮的炎症级联反应过程,清除炎症损伤因素以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肯定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督脉灸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东营市垦利县人民医院确诊为脾虚泄泻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香砂养胃丸治疗,观察组采用香砂养胃丸联合督脉灸治疗。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57.87%,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脾虚泄泻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总结臀部筋膜脂肪瓣修复坐骨结节、大转子复发性窦道型压疮的效果。方法2018 年 2 月—2019 年 6 月,收治 12 例 13 处长期截瘫伴坐骨结节、大转子复发性窦道型压疮患者。其中男 10 例 11 处,女 2 例 2 处;年龄 46~56 岁,平均 51 岁。截瘫 10~20 年,平均 13 年;所有患者均有压疮手术史,术后 3 个月~12 年复发。其中坐骨结节处压疮 11 例,坐骨结节合并大转子处压疮 1 例。创面清创、切除窦道假性滑液囊,采用单侧或双侧臀部筋膜脂肪瓣填塞窦道,术区一期缝合闭合切口。结果术后 13 处压疮切口均Ⅰ期愈合,局部无红肿、渗液,术后 14 d 拆线出院。术后局部平坦,外观理想。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8~24 个月,平均 14 个月。随访期间压疮均无复发。结论臀部脂肪组织丰富,利用筋膜脂肪瓣修复坐骨结节、大转子复发性窦道型压疮设计、操作简便,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