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78篇
  免费   1574篇
  国内免费   596篇
耳鼻咽喉   139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599篇
口腔科学   350篇
临床医学   3271篇
内科学   411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358篇
特种医学   226篇
外科学   1861篇
综合类   10541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2575篇
眼科学   211篇
药学   1744篇
  671篇
中国医学   1381篇
肿瘤学   26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732篇
  2021年   848篇
  2020年   953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421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1848篇
  2013年   1452篇
  2012年   1894篇
  2011年   2084篇
  2010年   1850篇
  2009年   1545篇
  2008年   1687篇
  2007年   1650篇
  2006年   1447篇
  2005年   993篇
  2004年   722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4篇
  196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孙小林  娄善华 《吉林医学》2004,25(12):19-21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腹腔镜急性肠梗阻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式、注意事项、手术并发症及优缺点等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已成功地用于治疗由既往腹部手术后粘连、内疝(包括膈疝)、腹壁疝、肠扭转等所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结论:腹腔镜急性肠梗阻手术仍是一种探索性的手术,可以代替开腹手术治疗选择性的急性肠梗阻。对于梗阻原因不明者,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即可以明确梗阻原因,又可以同时进行有效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提高与保证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改革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是提高与保证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衔接后期研究生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3.
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河南中医学院近三年以来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的信息,认为引发课堂教学评价偏差的人为因素有评价者的能力水平、责任心、情感倾向。其对策为:改变教师的被动地位,进一步修订评价体系,加强对组织评价者的培训,强化临床课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跟踪调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4.
化学实验进行开放式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与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比较,详述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并且针对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详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5.
中医儿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加强学科管理,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科学合理设置儿科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与临床见习的结合;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学水平,是保证儿科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为培养适应在新医学模式下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改革传统临床教学模式,采用护理导师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制定导师职责,制定导师的选择聘任标准,制定导师培训方案,实施导师制教学法的临床过程,实行双向教学评价,通过以上活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结果:320余名实习学生调查表明,12%的学生认为护理导师教学法形式明显优于其它教学形式,82%的学生认为优于其它教学形式.结论:护理导师教学法提高了临床教学水平和导师的整体素质,也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和临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7.
手术致肾盂输尿管交界部闭锁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窦内肾盂结石取石术后肾盂输尿管交界部闭锁的原因和再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于9例复杂性肾窦内肾盂结石取石术后致肾盂输尿管交界部闭锁患者行输尿管和肾下极侧侧吻合术.并采用双J管和肾造瘘管双重支撑及引流。结果: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6~36个月,IVU示9例患者经再手术所重建的上尿路均引流通畅,肾盂肾盏积水明显缓解,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输尿管与肾下极吻合是肾盂输尿管交界部闭锁再手术治疗的较好方法,而双J管和肾造瘘管双重支撑引流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180名护理中专生按学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医学遗传学教学,并在学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与综合考试,并调查两组学生对各组教学方法的作用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各自所在组教学方法的作用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种较好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9.
ZusammenfassungEinleitung In unserer Klinik wird seit über 30 Jahren die operative Behandlung von Klumpfüßen über einen dorsomedialen Zugang durchgeführt. Postoperativ erfolgt zunächst eine Gipsbehandlung, dann eine konsequente Nachbehandlung mit Orthesen und Winkeleinlagen.Material und Methode Zwischen dem 1. 6. 1986 und dem 31. 12. 2000 wurden 130 primäre Klumpfußweichteiloperationen bei 86 Patienten durchgeführt. 119 (92%) Füße konnten nach durchschnittlich 4,5 Jahren klinisch-radiologisch nachuntersucht werden. Das durchschnittliche Alter bei der Operation betrug 7,6 Monate. Klassifikation nach Dimeglio und Score nach Laaveg und Ponseti dienten zur Beurteilung. Die gemessenen Winkel in den belasteten Röntgenbildern des Fußes a.p. und seitlich prä- und postoperativ wurden verglichen, Komplikationen und Rezidive dokumentiert.Ergebnisse 29 (22,3%) Füße wiesen einen Schweregrad IV nach Dimeglio, 58 (44,6%) Grad III und 43 (33,1%) Grad II auf. Ein Klumpfußrezidiv war bei 9 (7,6%) Fällen zu beobachten. Alle Winkel verbesserten sich signifikant. Bei der Nachuntersuchung wurden durchschnittlich 95,4±9,2 Punkte nach dem Score von Laaveg und Ponseti erzielt.Schlussfolgerung Der von uns verwendete dorsomediale Zugangsweg erlaubt eine ausgezeichnete Klumpfußkorrektur mit geringer Rezidiv- und Komplikationsrate.  相似文献   
60.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4年5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5例均为术后组织学病理诊断.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乳房单纯切除术.5例均行化疗及放疗. 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0 min;乳房单纯切除术加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75 min.术中出血量150~250 ml,平均200 ml.术后病理组织诊断均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为B细胞来源.且均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全组病例随访6个月~12年,平均4.5年.2例II期,均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3例I期,肿瘤无复发. 结论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无明显特异性表现,术前诊断困难.钼靶X线照相,对诊断有帮助. 治疗可选择手术、放疗、化疗或单纯给予化疗和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