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11篇
  免费   2718篇
  国内免费   494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572篇
妇产科学   206篇
基础医学   1452篇
口腔科学   184篇
临床医学   7279篇
内科学   7087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1781篇
特种医学   6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68篇
综合类   5175篇
预防医学   4312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3089篇
  106篇
中国医学   942篇
肿瘤学   60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698篇
  2022年   918篇
  2021年   1772篇
  2020年   1673篇
  2019年   1321篇
  2018年   1280篇
  2017年   1328篇
  2016年   1483篇
  2015年   1585篇
  2014年   3271篇
  2013年   3336篇
  2012年   2805篇
  2011年   2685篇
  2010年   1911篇
  2009年   1596篇
  2008年   1439篇
  2007年   1412篇
  2006年   1058篇
  2005年   814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0 毫秒
991.
该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感染HIV后带来的心理影响、儿童感染者面临的特殊问题、影响感染者和患者(PLWHA)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艾滋病疑病症等几方面,对与HIV感染相关的心理问题进行了阐述。由于心理问题可导致高危行为,而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抗病毒治疗(ART)的不良反应、社会歧视和侮辱又可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建议切实将心理干预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防止HIV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992.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12 h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IS),但炎性标志物与STEMI患者PCI后IS的关系尚不完全明确。目的探讨炎性标志物与STEMI患者PCI后IS的相关性并尝试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04例,根据PCI后3 d IS分为IS>19%组(n=60)和IS≤19%组(n=44)。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心率、血压[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Killip分级、合并症(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ST段抬高幅度、心肌缺血时间、生化指标[包括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酸激酶(CK)、纤维蛋白原(FIB)]及炎性标志物[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炎性标志物与STEMI患者PCI后IS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TEMI患者PCI后IS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以分析其对STEMI患者PCI后IS的预测价值。结果 (1) IS>19%组患者年龄、ST段抬高幅度大于IS≤19%组,心率、KillipⅡ级者所占比例,Hs-cTnT、NT-proBNP、CK水平及NLR、PLR、LMR高于IS≤19%组,心肌缺血时间长于IS≤19%组(P<0.05);两组患者男性比例、BMI、SBP、DBP、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 (r=0.292)、PLR (r=0.272)、LMR (r=0.212)均与STEMI患者PCI后IS呈正相关(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段抬高幅度[OR=1.997,95%CI(1.144,3.484)]、Hs-cTnT[OR=1.914,95%CI(1.163,3.148)]、NT-proBNP[OR=1.820,95%CI(1.009,3.281)]、NLR[OR=2.500,95%CI(1.566,3.992)]、PLR[OR=2.362,95%CI(1.466,3.804)]是STEMI患者PCI后I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4)构建预测模型:(模型1:ST段抬高幅度+Hs-cTnT+NT-proBNP,模型2:ST段抬高幅度+Hs-cTnT+NT-proBNP+NLR,模型3:ST段抬高幅度+Hs-cTnT+NT-proBNP+PLR,模型4:ST段抬高幅度+Hs-cTnT+NT-proBNP+NLR+PLR),ROC曲线显示,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预测STEMI患者PCI后I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95%CI(0.653,0.757)]、0.720 [95%CI(0.667,0.769)]、0.744 [95%CI(0.692,0.791)]、0.884 [95%CI(0.843,0.917)],Youden指数分别为0.441、0.358、0.421、0.678。结论 NLR、PLR、LMR均与STEMI患者PCI后IS呈正相关,ST段抬高幅度、Hs-cTnT、NT-proBNP、NLR、PLR是STEMI患者PCI后IS的独立影响因素,且NLR、PLR参与构建的预测模型对STEMI患者PCI后I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强化治疗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应激性高血糖(SHG)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诊PCI后AMI并SHG患者106例,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急诊PCI后均接受标准AMI药物治疗和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PCI后随机血糖>18.0 mmol/L时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PCI后立即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同时每晚睡前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PCI后无复流发生情况及心肌灌注情况〔包括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STR)、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PCI前及PCI后7 d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16(IL-16)和白介素18(IL-18)〕,PCI前及PCI后7、30 d左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CI后无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CI后sumSTR>50%者所占比例及CK-MB峰值高于对照组,TMPG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CI后7 d血清IL-16、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LVEF、LVESVI、LVEDVI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LVEF、LVESVI、LVEDVI上主效应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PCI后7、30 d LVEF高于对照组,LVESVI、LVEDVI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强化治疗可有效减少急诊PCI后AMI并SHG患者无复流的发生,改善患者心肌灌注及左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4.
陈亚南  郭秋红  冯雁△  秦雷 《广东医学》2020,41(20):2085-2090
目的 通过实时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介入术后微循环灌注情况及其对AMI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108例AMI且行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术后3~5 d行心肌声学造影,记录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二尖瓣E峰速度(MVE)、二尖瓣A峰速度(MVA)、左室质量指数(Lvmassi)及造影剂评分指数(CSI)。出院后1年对108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结果(1)MACE组患者WMSI、CSI、LVESV更高,而LVEF则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前壁心肌梗死MACE事件的发生和更多的心肌灌注缺损有关系。(3)CSI可以作为AMI急诊介入术后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CSI≥1.58较 CSI<1.58的AMI患者1年后MACE事件发生率更高(45% vs. 9% P=0.001)。结论MCE能评估AMI急诊介入术后患者微循环灌注情况; CSI能独立预测AMI患者急诊介入术后MACE事件,从而对该类人群进行危险分层,尽早识别高危患者,规避恶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按住院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使用SAS、SDS、自制的健康知识问卷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使用FACT-B量表对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心情状况及一年后回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5;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各指标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两种入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桡动脉入路,对照组行股动脉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术中置入支架数、支架直径和长度、手术时间、所用造影剂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3.3%,对照组成功率为95.5%.两组患者置入支架数、支架直径和长度、手术时间、所用造影剂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腰背部疼痛、失眼、尿潴留、烦躁、术侧肢体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挠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评价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干预组、综合干预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综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黛力新片)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干预4周后进行调查,评价其心理疗效,通过患者症状及心电图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三组一般情况及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后,心理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患者的SAD和SDS评分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综合干预组差值升高更明显(P<0.01);综合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x2=26.911,P<0.01x2=7.500,P<0.0167),综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167).结论 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在心理干预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物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成功施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成功行冠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93例,分为A、B两组,A组48例,B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应用逆转心室重塑药物。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mg,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20mg。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即刻,术后1d、30d时测定外周血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炎性指标、内皮功能及血脂的影响。结果AMI患者slCAM-1、NO、Hs-CRP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10mg瑞舒伐他汀和20mg瑞舒伐他汀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slCAM-1、NO、hs-CRP水平(P均〈0.01),20mg瑞舒伐他汀较10mg瑞舒伐他汀降低slCAM-1、NO、hs—CRP水平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血管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效应强。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9月—2013年6月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经规范的内科治疗失败后,行血管成形术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82例。其中9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73例行颅内支架置入术。发病至手术的中位时间为24.5 d。评估术后终点事件(术后≤30 d任何卒中、死亡及30 d责任血管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或原狭窄处因再狭窄需要再次治疗)发生情况。影像学随访(CTA或DSA)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1)82例中,手术成功率为92.7%(76例)。78例(95.1%)接受随访,失访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四分位数:9,29个月)。10例发生终点事件,7例为缺血性卒中,1例为脑出血,2例为无症状重度再狭窄再次置入支架的患者。3例终点事件发生于术后≤30 d(均发生于术后≤24 h)。Kaplan-Meier曲线显示,1、6、12、24个月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7%、8.6%、11.0%、13.0%。(2)60例(73.2%)患者接受影像学(11例行CTA,49例行DSA)检查,其中17例(28.3%)发生再狭窄,症状性再狭窄的发生率为5.0%(3例),无症状的为23.3%(14例)。结论经综合评估、严格筛选后,血管成形术治疗内科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性高,中、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社区糖尿病在药学干预下的成本效果比。方法选取1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药学干预,分析干预前与干预后第12个月糖尿病患者的总效果、降糖效果、降压效果、降脂效果的成本效果比。结果干预后第12个月总效果、降糖效果、降压效果、降脂效果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75.4、157.0、240.9、184.5,比干预前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药学干预能够提高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