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5篇
  免费   937篇
  国内免费   325篇
耳鼻咽喉   91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1819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902篇
内科学   1501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598篇
特种医学   331篇
外科学   767篇
综合类   88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930篇
眼科学   111篇
药学   1319篇
  2篇
中国医学   513篇
肿瘤学   126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531篇
  2018年   490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66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759篇
  2013年   804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682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目的 对感染性腹泻样本进行检测鉴定,并对轮状病毒A组进行病毒分离,研究2019年广东省部分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及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2日,采集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和江门市临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多重RT-PCR扩增和微球杂交技术检测鉴定,并对轮状病毒A组阳性样本进行分离后,采用半巢式PCR试验对阳性细胞培养物进行G/P基因分型。结果 共纳入706例合格病例,病原体总检出率43.06%,病毒检出率18.13%高于细菌检出率8.36%高于寄生虫检出率1.27%。病毒病原谱以轮状病毒A组G9P[8]和诺如病毒GII型感染为主,细菌病原谱以沙门菌和艰难梭菌为主,寄生虫以蓝氏贾第鞭毛虫为首。不同季度、不同年龄组病原谱构成各不相同。轮状病毒A组主要受累群体为≤5岁儿童,主要时间分布于1—4月,基因型呈现多样性,包括G2P[4]、G3P[8]和G9P[8]。结论 2019年广东省部分地区感染性腹泻病毒类病原体高于细菌类高于寄生虫类,轮状病毒A组G9P[8]、诺如GII型、沙门菌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是最主要的病原体,且G9P[8]型A组轮状病毒毒株在轮状病毒感染中占主导趋势。在防控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的同时,应警惕寄生虫所致腹泻并重视混合感染的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102.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CPL)的主要筛查手段。由于上述传统筛查方法,仍然存在对CCPL漏诊的风险,因此寻找有效识别CCPL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具有序列相似性家族19成员A4(FAM19A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定量检测,可有效检出CCPL组织,较传统筛查方法有较高特异度,有望成为CCPL筛查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笔者拟就FAM19A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定量检测,在CCPL筛查中应用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进一步推进CCPL筛查方法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3.
骨膜蛋白(periostin)是近年被发现的一种多功能高分子糖蛋白,主要由成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分泌,也可由肿瘤细胞及癌旁细胞分泌。该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功能蛋白质,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组成,并与肿瘤细胞黏附、转移和生长密切相关,属于分泌型可溶性ECM蛋白。periostin促进肿瘤细胞生存的分子机制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可为肿瘤的临床检测和治疗提供新靶点。笔者拟就periostin的结构与功能,periostin高表达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在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初步研究,以及periostin为肿瘤治疗提供新靶点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过度表达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4例有明显家族史的过敏性哮喘患儿和1例正常儿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L-4近侧启动子片段,PCR产物经XbaI、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后,回收酶切片段,再与经过相同双酶切的载体Jx2相连接,制备重组质粒,然后经转化、筛选、酶切鉴定得到重组质粒pIL-4-Jx2,最后采用双脱氧终止法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1)正常儿童IL-4近侧启动子序列与基因库序列相同。(2)1例患儿-229位C被A所替代。该变异恰好位于正性调节元件-I之内,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者IL-4近侧启动子区DNA片段被成功克隆,并发现1例患者IL-4调控元件内一未曾报道过的变异位点,这有助于对哮喘者IL-4基因异常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5.
Spermatogenesis is the essential process to maintain and promote male fertility. It is extraordinarily complex with many regulatory elements and numerous steps. The process involves several cell types, regulatory molecules, repair mechanisms and epigenetic regulators.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fertility can be negatively impacted by reduced sperm DNA integrity. Sources of sperm DNA damage include replication errors and causes of DNA fragmentation which include abortive apoptosis, defective matur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This review outlines the process of spermatogenesis, spermatogonial regulation and sperm differentiation; additionally, DNA damage and currently studied DNA repair mechanisms in spermatozoon are also covered.  相似文献   
106.
107.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稳步发展,中药作为补充和替代医学制剂在世界各地赢得了认可和信赖。然而,随着对中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中药的肾脏毒性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保障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必要深入研究并整理中药肾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机制。在查阅近30年国内外常见中药肾毒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中药肾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机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中药肾毒性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为中药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109.
胃肠道癌腹膜转移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最大难题,解决该难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基本掌握分子病理学机制,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每一例患者诊治的临床决策过程中,做到"防""治"并举,积极预防、主动治疗。与临床治疗决策密切相关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有4点:(1)腹腔游离癌细胞或微癌灶定植于腹膜,对腹膜间皮细胞造成不可逆病理性损害;(2)定植的癌细胞进一步侵袭腹膜特定结构乳斑,启动加速侵袭性生长过程;(3)腹膜间质纤维化过程加重腹膜的结构性破坏;(4)癌细胞与乳斑中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腹膜转移癌生长的容受性免疫微环境。这4条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构成腹膜转移发展的恶性循环。临床医生只要准确把握这4点,就有可能掌握临床诊治决策先机,将应对性被动治疗变为预防性主动治疗,改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临床诊治现状。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