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9篇
  免费   1001篇
  国内免费   307篇
耳鼻咽喉   528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993篇
口腔科学   515篇
临床医学   1288篇
内科学   983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1554篇
特种医学   325篇
外科学   3648篇
综合类   1940篇
预防医学   833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1054篇
  8篇
中国医学   629篇
肿瘤学   47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488篇
  2021年   774篇
  2020年   717篇
  2019年   568篇
  2018年   524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598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1169篇
  2013年   1123篇
  2012年   903篇
  2011年   911篇
  2010年   787篇
  2009年   777篇
  2008年   644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in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has been highly controversial. In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 (II), Kanazawa University Hospital,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especially for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has changed since 1973 from a conservative approach to an aggressive one.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an aggressive approach is warranted, a retrospective multivariat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106 cases of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The patients have been followed for 10-28 years. Multivariat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llowing Cox's model. By this analysis, aggressive management appeared to have no impact on survival or relapse-free survival. However, age, sex, tumor size, and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were confirmed to be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s in survival and/or relapse-free survival.  相似文献   
92.
OCM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OCM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手术方法。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月在对2具尸体、4个髋关节的OCM入路进行相关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OCM入路微创THA 20例。手术从臀中肌前间隙进入切开关节囊,分段完成股骨颈截骨,使用特殊的髋臼锉和髋臼打入器安放髋臼假体;股骨侧手术时手术床后下方一半拆卸掉,患髋后伸和外旋且小腿置于消毒袋内,大转子周围关节囊广泛剥离后完成扩髓和股骨假体的安放。结果肥胖指数平均为27.4%的20例患者,皮肤切口长度平均为9.3 cm;术中平均出血130 mL,术后引流量80 mL;患者术后2-3 d下地活动。所有患者获得1-9个月(平均4.3个月)随访,15例已完全脱拐,行走正常;5例不满1个月,仍需扶拐行走。术后随访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平均5.1分分别下降到3.6分(1个月)、1.7分(3个月)和0.8分(6个月)。发生血肿2例,X线检查见髋臼前倾过大2例,股骨假体型号偏小2例。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5.4分提高到术后随访时平均88.4分。结论OCM入路微创THA切口小,完整保留臀中肌和关节囊,患者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它需要一个独立学习过程,并需要特殊器械的配合。  相似文献   
93.
杨文秀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5):1295-1297
通过第三方评估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此项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提高了各地政府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想认识、政策理解和经费投入力度。通过创建和评估活动,系统总结了各申报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经验和特色,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对策和建议,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取得了预期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随着《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示范区的典型示范效应会日益凸显出来,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和内侧髌旁人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手术相关参数和术后早期康复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方法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将34例同期双膝TKA患者两侧膝关节的手术入路进行随机分配,一侧采用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另一侧采用内侧髌旁人路。比较两组的外科参数和临床参数,外科参数包括暴露的难易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外侧支持带需要松解的比例。临床参数包括术后静息和运动时疼痛、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曲到90。的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与内侧髋旁人路比较采用股内侧肌中间入路一侧的膝关节术中失血较少[(286.0±29.8)mL/us.(368.0±35.8)mL,P〈0.05],外翻膝需要做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比例较小(20%us 50%,P〈0.05),术后l周内疼痛较轻(P〈0.05),能较早地进行主动直腿抬高[(1.8±0.3)d us.(4.5±0.8)d,P〈0.01],较早地屈曲到90^o[(3.2±0.8)d us(7.1±1.2)d,P〈0.01],术后45d活动度改善较快[(107^o±20^o)us、(98^o±12^o),P〈0.05]。结论因为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对伸膝装置和髌周血管丛的破坏较少,TKA后功能恢复早期,比内侧髌旁人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5.
低位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置换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低位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17位患者18例髋关节进行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仰卧位,自大转子上2 cm为顶向前下切口,纵行切开髂胫束和臀中肌前部着点,由髋关节囊前方分离至髋臼前外缘.不脱位,经股骨颈截骨和取头,处理髋臼植入假体.患髋内收外旋股骨颈基底脱出切口外,股骨扩髓后植入假体.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10.5±2.1)cm.切口长短与体重正相关,髋臼病理改变和翻修者更长.手术时间平均为(101.7±14.6)min,术中出血量110~600ml,平均(302.2±77.3)ml;双侧髋关节置换1例.术后2~5 d患髋均可负重行走.随访7~22个月,Harris评分平均:术前44;术后6个月85.假体位置理想.无并发症.结论:经低位的前外侧入路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需要特殊的髋关节拉钩和牵开技术.有创伤小、不损伤臀上神经、假体位置理想、术中可以处理较复杂病理改变、准确测量两侧下肢体长度、术后外展肌有力、早期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
改良Kugel补片前入路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附3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改良Kugel补片前入路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效果. 方法 2004年5月~2006年6月,应用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35例.手术要点:疝囊高位游离后将其翻转还纳腹腔,围绕内环口游离一个10 cm×10 cm的腹膜前间隙,将改良Kugel补片置于游离的腹膜前间隙,用2-0的Prolene线将固定带的上瓣固定于联合腱,下瓣固定在腹股沟韧带反折处. 结果 手术时间(47±10)min,术后均未使用止痛剂,术后住院天数(6±4)d.全组伤口一期愈合,无伤口浆液肿及感染发生.35例术后随访1~25个月,平均13.2月,其中26例随访>12个月,无复发. 结论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具有伤口疼痛和肿胀轻的优点, 特别适合Ⅲ、Ⅳ型疝修补.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和评价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显微外科技术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5年至2002年手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41例,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根据CT和MR的表现,将其分为大、中、小3型,采用4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比较全切除率、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是早期出现单侧和双侧视力下降,视野改变不典型.MRI特点为明亮均一的增强,肿瘤中心在鞍上,伴基底硬膜尾征,蝶鞍不扩大.肿瘤的全切除率与肿瘤大小有关,中、小型肿瘤全切除率较高.眶上匙孔入路、翼点入路和眶颧入路显露满意和手术效果好,明显优于单侧额下入路.结论鞍结节脑膜瘤早期出现视力下降,以中、小型肿瘤为主.大多数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完全及安全地切除,小、中型肿瘤宜采用眶上匙孔入路,中、大型肿瘤宜采用翼点侧裂入路,大型肿瘤宜采用眶颧入路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上胸段病变的经胸骨前入路治疗的手术方式。[方法]介绍5年来对6例颈胸交界椎疾患的患者,采用经胸骨前入路的手术方法,暴露病变的上胸段椎体(T1-4),对病变予以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并对相关文献予以复习。[结果]6例患者分别为C7椎体完全移位1例,T1、2椎体结核1例,颈胸结合部肿瘤2例,T2、3椎间盘突出1例,C7T1骨折1例。年龄11~82岁;平均37.3岁。均采用经胸骨前入路,手术入路显露良好,病灶暴露充分。术后平均随访12.4个月。除1例肿瘤患者术后复发,1例术后呼吸道梗阻死亡外,余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颈胸交界处椎体疾病的发生率较低,此部位结构复杂,单纯颈部入路不能很好的显露T2、3椎体,经胸侧入路对于上胸椎也难以显露,经胸骨前入路可以很好的暴露下颈椎及T4以上椎体,该入路对颈胸交界处椎体的病变的处理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经峡部径路行甲状腺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575l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经峡部径路甲状腺切除术的3288例为改良组;同期施行传统切除术式的2463例为常规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神经损伤率、术后气管局部不适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好,术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峡部径路行甲状腺手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降低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利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对中颅窝型、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12例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对术中解剖、手术技巧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充分暴露肿瘤,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经病理学检查均为神经鞘瘤。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结论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安全切除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