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浸膏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冷浸得到六味地黄丸水提物,经醇沉、离心后,浓缩上清液得到其流浸膏。观察六味地黄丸浸膏对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及动力学类型,并进行有效成分鉴定。结果六味地黄丸浸膏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呈量效关系,对该酶抑制类型为反竞争性抑制。氨水、α-萘酚、三氯化铁试剂反应均为阳性。结论六味地黄丸浸膏对该酶活力抑制作用可能与酚、糖苷类化合物有关。  相似文献   
32.
影响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含量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瑞萍  王奕 《中成药》1994,16(3):21-21
山萸肉的炮制方法、六味地黄丸药Tuo的消毒时间及熊果酸标准品溶液的贮存时间三个方面对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及其不同工艺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考察六味地黄丸不同样品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用碳粒廓清法检测六味地黄丸不同样品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MTT 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六味地黄丸1、2号新工艺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肾上腺)重量的增加有明显促进作用;六味地黄丸原剂型组及2号新工艺组能显著地增加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六味地黄丸及其不同工艺提取物均能显著促进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且1、2号新工艺组作用优于原剂型.结论 六味地黄丸及其不同工艺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T、B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一定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ET、TXA2、PGI2水平及动脉血管内皮保护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大鼠外周循环内皮细胞(CEC)、主动脉病理学、内皮素(ET)、前列腺素I2(PGI2)、血栓素A2(TXA2)的变化。结果:六味地黄方能减少高脂血症大鼠外周CEC及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降低高脂大鼠血清ET、血浆TXA2,升高血浆PGI2水平。结论:六味地黄方对高脂血症大鼠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5.
HPLC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5-HMF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浓缩丸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 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 5-HMF在0.026 2~2.62 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5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  相似文献   
36.
六味地黄丸对OLETF 鼠糖尿病发病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干预作用。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1·d-1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定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于8、32和40周龄时分批宰杀大鼠。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六味地黄丸能够显著降低OLETF鼠血糖升高程度,延缓高血糖的出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干预组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1)。LETO组无IGT或糖尿病发生。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明显增加OLETF鼠脂肪组织脂联素表达水平;六味地黄丸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鼠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方对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黑素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对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NaOH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对黑素合成的影响.结果 中低浓度(5%~15%)的六味地黄方对黑素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高浓度(20%~30%)的六味地黄方可以抑制黑素细胞增殖,特别是浓度为30%时对黑素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浓度为10%~15%时可以促进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增加(P<0.05),其中15%的浓度作用显著(P(0.01);浓度为20%时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无影响(P0.05),高浓度(25%~30%)的含药血清对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呈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 六味地黄方对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因浓度不同而量.效关系不同,这可能是六味地黄方既可以用于治疗黄褐斑.义可以治疗白癜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梓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1:99),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梓醇的线性范围为20~200ng/mL(Y=4097.9X+815.06,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4%,RSD为2.0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六味地黄丸中梓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胶囊中丹皮酚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流动相为70% 甲醇,检测波长274 nm ,平均回收率99.48%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分析金氏肾炎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肾炎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号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和肾炎舒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金氏肾炎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5.63%,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实验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氏肾炎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