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秦艽提取物对一氧化氮合酶、磷脂酶A2和环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龙胆苦苷及秦艽不同极性提取部位的抗炎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鼠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一氧化氮(NO)、磷脂酶A2(PLA2)、环氧化酶(COX-2),建立细胞炎症模型.观察龙胆苦苷及大叶秦艽不同极性提取部位对NO、PLA2、COX-2的影响.结果:龙胆苦苷及秦艽不同极性提取部位对NO、PLA2均有抑制作用,仅龙胆苦苷对COX-2呈现出抑制作用.结论:龙胆苦苷是秦艽中主要的抗炎成分其抗炎机制与抑制NO、PLA2、COX-2的活性有关,秦艽中除龙胆苦苷以外的化学成分也具有抗炎作用,可能是由于抑制NO、PLA2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52.
大黄橐吾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从菊科橐吾属植物大黄橐吾的根及根茎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为其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90%乙醇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Δ12,13-羽扇豆醇(1),异莨菪亭(2),isoline(3),duciformine(4),(2S,3S,4R)-鞘氨醇-(2′R)-Δ5′,6′(E)-2′-羟基正二十四碳酰胺(5),正二十四碳酸(6),正二十四酸单甘油酯(7),反式-阿魏酸正二十二酯(8),反式-咖啡酸正二十二酯(9)。结论:化合物1,2,5~7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5~7为首次自橐吾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大叶福王草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溶剂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结合标准谱库,对大叶福王草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22个化合物,占脂溶性总成分74,84%,主要为萜类和脂肪酸类化合物,亚油酸含量占14.73%。结论 大叶福王草脂溶性化学成分中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亚油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4.
目的测定向天果中石油醚浸提物的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冷浸法提取向天果的脂肪酸类成分,甲酯化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在wiley7n.L质谱数据库中鉴定质谱图。结果经鉴定出16种成分,占总成分的99.70%。结论向天果中脂肪酸的主要化学成分为9,12-十八碳二烯酸、8-十八碳烯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十八烷酸等。  相似文献   
55.
秦艽生物碱的薄层色谱扫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静芬  金家骅 《药学学报》1988,23(8):601-605
用CS-93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探讨适合秦艽生物碱定量测定条件。以乙醚—丙酮为展开剂,在硅胶GF254板上分离了秦艽甲素和丙素,分别用荧光熄灭和荧光法检出斑点后扫描测定。扫描参数:秦艽甲素λs255nm,λR280nm;秦艽丙素λs300nm,λR330nm;反射法锯齿扫描;SX=7;外标一点法;△y=0.2。得到两条通过原点直线。秦艽甲素及丙素的回收率分别为102.75%及100.42%,变异系数分別为2.48%及0.22%。用此法测定了中药秦艽中甲素和丙素的含量;对比了不同产地、同一产地野生和种植、地上和地下部分药材的生物碱含量,为开发秦艽资源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6.
实验观察到钩藤总碱对乙酰胆碱诱发的结肠带收缩具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对C~(2 )在高钾溶液中所致结肠带收缩也产生明显的松弛作用。抗CaCl_2量效曲线表明,钩藤总碱使曲线右移,最大效应降低。钩藤总哦的这些作用与钙拮抗维拉帕米相似,提示其抑制作用可能与抗钙有关。  相似文献   
57.
窄头橐吾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窄头橐吾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CC)对窄头橐吾根部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1H-NMR,13CNMR,HMBC,MS,IR)分析鉴定,确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出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木栓醇(1),木栓酮(2),2-异丙基-5-乙酰基-6-羟基苯并呋喃(3),5,6-二甲氧基-2-异丙基苯并呋喃(4),谷甾醇(5)。结论化合物1~5均为已知化合物,并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而得。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黄亮橐吾根和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 H- 2 0柱色谱分离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黄亮橐吾的根和根茎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泽兰素(euparin, )、6 -甲氧基泽兰素(6 - methoxy- euparin, )、2 -羟基- 4 ,5 -二甲氧基苯甲醛(4,5 -dimethoxy- 2 - hydroxybenzaldehyde, )、2 -乙酰- 5 ,6 -二甲氧基苯并呋喃(2 - acetyl- 5 ,6 - dimethyoxybenzofuran, )、对羟基苯乙酮(4- hydroxyacetophenone, )、2 - isopropenyl- 5 ,6 - dim ethoxy- 2 ,3- hydrocum aran( )、8β- hydroxy- 7(11) - erem ophilen- 12 ,8α- olide ( )、羽扇豆醇(lupeol, )。结论 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亮橐吾中分离得到。主要成分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特别是化合物 和 是两个重要的成分,具有杀虫和昆虫拒食活性,这和黄亮橐吾民间用于驱虫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小叶菝葜是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草药,探讨行质量评价方法很有必要。菝葜科植物中的标志性化合物—白藜芦醇是公认的具有明确疗效的化合物。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流动相乙腈-水(25颐75);检测波长320 nm。结果:该方法可以用于小叶菝葜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结论:本研究可建立小叶菝葜中白藜芦醇的测定含量方法,为进一步制定该中草药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茜草科钩藤属植物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的叶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用甲醇提取及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薄层色谱跟踪检测,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叶子中共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是柯诺辛碱(1)、、异钩藤碱(2)、钩藤碱(3)、熊果酸(4)、表儿茶素(5)、山奈酚(6)。结论:该实验首次报道了大叶钩藤叶子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