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25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86篇
内科学   20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553篇
预防医学   16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77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红藻氨酸(KA)癫痫大鼠海马内的表达及L 精氨酸 (L Arg)和L 硝基精氨酸 (L NNA)慢性干预的影响。方法 采用惊厥剂量的KA(1 0mg·kg- 1 )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以NOS抑制剂L NNA(50mg·kg- 1 )和NO前体L Arg(40mg·kg- 1 )进行干预 ,对大鼠的癫痫发作行为及KA后不同时间点的海马内i NOSmRNA ,通过RT PCR观察其表达。结果 KA可使动物发生时间相关性癫痫发作 ,L NNA预处理后使KA诱导的癫痫发作明显加重 ,而L Arg预处理后使KA诱导的癫痫发作减弱。iNOSmRNA在KA处理后 3h开始有微弱的表达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2 4h达到最高水平 ,2d及3d时未见表达 ,但 7d时又出现高表达 ;经L NNA预处理的动物 ,KA后 1h其海马结构中未出现iNOSmRNA ,但L Arg预处理后再给予KA后 1h ,可见微弱的iNOSmRNA表达。结论 红藻氨酸给药后一定时间 ,癫痫大鼠海马结构中可出现iNOSmRNA表达 ,L Arg慢性干预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2.
L-选择素是参与启动免疫、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黏附分子之一,近年发现其与相应配体也参与了人类的受精、胚胎着床过程。简介L-选择素的结构和功能、配体的种类、与配体生成有关的调节酶,分述受精、着床研究中的有关发现,认为L-选择素与其配体的结合是上述过程的必要因素。脐血造血干细胞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白细胞L-选择素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对其在妇产科领域作用的全面认识。L-选择素介导的白细胞信号功能也有助于发现其在着床过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3.
陈国英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3):111-112,115
[目的 ] 寻求快速筛选疑似沙门菌的新方法。  [方法 ] 应用双糖管法和L -吡咯烷酮肽酶 (L -PYRase)纸片法对高桥地区 5 0 0 0份体检肛拭标本经增菌、培养后的可疑沙门菌 ( 4 84份 )进行筛检。  [结果 ] L -吡咯烷酮肽酶纸片法检出确切沙门菌的阳性率为 2 .0 7% ,双糖管法检出确切沙门菌的阳性率为 1.86% ,两种方法检出确切沙门菌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双糖管法可疑阳性筛检率为 88.64 % ( 4 2 9/4 84) ,其中经证实的确切阳性率仅为 2 .10 % ( 9/4 2 9) ,即其假阳性率高达 97.90 % ;L -吡咯烷酮肽酶纸片法可疑阳性筛检率仅为 2 .0 7% ( 10 /4 84) ,但经证实的确切阳性率为10 0 .0 0 % ( 10 /10 ) ,无假阳性现象发生 ,两种方法可疑阳性筛检率差异有极显著性 ;纸片法灵敏度和特异性皆为 10 0 .0 0 %( 10 /10、474/4 74) ,而双糖管法的灵敏度为 90 .0 0 % ( 9/10 ) ,特异性仅为 11.60 % ( 5 5 /4 74)。  [结论 ] L -吡咯烷酮肽酶纸片法是一种准确、简便、快速的筛检沙门菌方法。  相似文献   
34.
知母皂苷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对D 半乳糖所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和各项衰老指标的对抗作用 ,以期探讨知母皂苷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以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 ,以其体质量、免疫器官质量、肝脑丙二醛 (MDA)和脂褐素 (LF)的含量、全血谷胱苷肽过氧化氢酶 (GSH PX)、红细胞过氧化氢酶 (CAT)和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力、脑中谷氨酸水平为指标 ,全面考察知母皂苷的抗衰老作用。结果知母皂苷 (10 0、2 0 0、4 0 0mg·kg-1,ip) ,能对抗连续 6周给予 5 0g·L-1D 半乳糖 (0 0 2 5mL·g-1)所致小鼠脑组织中LPO、LF含量的升高 ;提高全血GSH PX、红细胞CAT和脑中SOD的活力 ;对抗小鼠体质量、脾脏及胸腺指数下降。结论知母皂苷能有效地对抗D 半乳糖所致的小鼠多项衰老指标的出现 ,促进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联合L -甲状腺素(LT4)与口服L -甲状腺素治疗桥本病所致青少年甲减的近期疗效。方法 :38例桥本病所致青少年甲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联合L -甲状腺素组20例 ,口服L -甲状腺素组18例 ,随访治疗2年。结果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联合L -甲状腺素组从治疗到血清TSH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短 (P<0.05) ,LT4 剂量小 (P<0.01) ,抗体(TgAb、TmAb、TpoAb)转阴率高 (P<0.05) ,甲状腺肿大消失率高 (P<0.05)。结论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联合L -甲状腺素治疗桥本病所致青少年甲减的近期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L-精氨酸强化膳食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营养支持的作用。方法对30例COPD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总能量摄人为静息能量消耗(REE)的1.5倍,其中蛋白质占20%,脂肪:30%,碳水化合物50%。A组12例为精氨酸治疗组,每日口服L-精氨酸10g3次/d,B组18例为对照组。结果营养支持后,A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前白蛋白、体脂等营养参数较B组明显改善,呼吸肌力显著提高,REE显著下降;A组的免疫指标较B组改善更显著;A组住院费较B组低。结论L-精氨酸不仅可改善COPD的营养、免疫状况和呼吸肌力量,而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能量消耗,达到强化营养支持的效果,同时可改善预后,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表达人的重组可溶性L-型选择蛋白配体凝集素(human recombinant soluble L-selectin:sL-selectin),探索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人的重组可溶性L-型选择蛋白配体凝集素的新途径。方法将已经重组好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表达sL-选凝素于细胞培养上清,利用末端连接的ZZ-结构域(蛋白A来源的首尾相连的二聚化Z结构域)与IgG-琼脂糖-6的结合而分离纯化,通过SDS-PAGE鉴定分子量的大小,并用特异性抗体验证,另外通过重组的sL-选凝素与SMMC7721的黏附观察其活性。结果sL-选凝素可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46000,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结合率可达70%。结论sL-选凝素可通过杆状病毒载体在昆虫细胞中有效表达,分离纯化后依然保持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阐明TNF-α、可溶性E-选择素、L-选择素、ICAM-1、TGF-β1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4例HFRS患者(轻症组19例,重症组15例)按病期采血,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检测TNFα、E-选择素、L-选择素、I-CAM-1和TGF-β1,并同期作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结果:从发热期至多尿期,血清TNF-α、E-选择素、L-选择素和ICAM-1水平均显著增高,而TGF-β1显著降低,TNF-α与BUN呈一致性变化趋势,而与血小板的变化趋势相反。结论:TNF-α、E-选择素、L-选择素、ICAM-1等细胞因子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TGF-β1水平下降可能是造成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对症治疗和适量使用免疫调节剂可望改善本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9.
目前,乳腺癌的外科治疗都常规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s dissection,ALND),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区域复发,进行病理分期,以指导术后治疗和判断预后。然而,ALND常会导致一些并发症,而且已有研究证实对腋淋巴结(ALN)阴性患者行ALND并不能提高其总体生存率和延长无病生  相似文献   
40.
L-肉毒碱体外对人精子活率及运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L-肉毒碱体外对人精子活率及运动参数的影响,分析L-肉毒碱对维持和提高精子质量的效果,并探讨其在男性不育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例精液质量参数正常、健康的生育男性和20例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精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L-肉毒碱并于37℃孵育,镜检观察精子的形态变化,并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精子的活率、活力(a+b级精子百分率)、前向性(STR)、直线性(LIN)、直线速度(VSL)、曲线速度(VCL)以及平均路径速度(VAP)参数,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生育男性精子体外加入L-肉毒碱后,可明显减缓精子活率、活力及VSL、VCL以及VAP的下降趋势,且随着L-肉毒碱加入浓度的增加,这种减缓作用增强。但当L-肉毒碱浓度超过1200μmol/L时,减缓作用减小。较为适宜的L-肉毒碱浓度为400μmol/L。弱精子症患者精液体外加入L-肉毒碱浓度在400μmol/L~1200μmol/L、孵育时间为30min~60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地提高体外精子的活率、活力及VSL、VCL以及VAP等参数。体外加入L-肉毒碱,能显著提高固精浆L-肉毒碱水平低下所致弱精症患者精子的活率、活力及运动参数,并可显著减缓正常生育精子活率、活力及运动参数的降低。结论:体外添加适宜浓度的L-肉毒碱,能显著提高因精浆L-肉毒碱水平低下所致弱精症患者精子的活率、活力及运动参数,并可显著减缓正常生育精子活率、活力及运动参数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