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23篇
  免费   1618篇
  国内免费   476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258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2537篇
口腔科学   413篇
临床医学   2868篇
内科学   1246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3644篇
特种医学   581篇
外科学   826篇
综合类   289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6篇
预防医学   1712篇
眼科学   324篇
药学   1434篇
  122篇
中国医学   513篇
肿瘤学   259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817篇
  2022年   910篇
  2021年   1468篇
  2020年   1211篇
  2019年   835篇
  2018年   633篇
  2017年   641篇
  2016年   567篇
  2015年   550篇
  2014年   1089篇
  2013年   1365篇
  2012年   901篇
  2011年   1075篇
  2010年   729篇
  2009年   749篇
  2008年   811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714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33篇
  1976年   32篇
  1974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Vocational training is a key element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general practice. Learner-centr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bring a need for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 and preferences of trainee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findings of a pilot study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learning among general practice traine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261 trainees in six regions in the UK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attitudes to a series of themes identified i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rainees at the end of their training. Six distinct subscal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These are named 'Learning from Patients', 'Openness to Criticism', 'Negative Attitudes', 'Desire for Clear Guidelines', 'Peer Support', and 'Academic Approach'. Males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on 'Academic Approach' (   P < 0.05  ). Each of the subscales reflects themes that permeate the atmosphere of general pratice training. Further work is required to establish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ubscales and the outcomes of learning and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for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questionnaire is an instrument that may prove useful in the future investigation of learning in gener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02.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behavior are largely unknown. A state of the art model, paving the path from genes to behavior, is offered by transgenic animals. Candidate molecules are classic neuropeptides, such as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Transgenic mice harboring a chimeric VIP gene driven by the polyoma promoter were produced. Behavioral studies revealed learning impairment and prolonged retardation in memory acquisition in the genetically altered animals. Furthermore, reduced performance was observed when the male transgenic mice were tested for sexual activity in the presence of receptive females. Surprisingly, radioimmunoassays showed an approx 20% decrease in the VIP content of the transgenic mice brains. To directly assess genetically reduced VIP content as a cause for learning impairment, transgenic mice carrying diphtheria toxia-encoding sequences driven by the rat VIP promoter were created. These animals had reduced brain VIP and exhibited deficiencies in learning abilities, strongly supporting an important neurobiological function for VIP in vivo.  相似文献   
103.
There is some controversy about the role of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in spatial learning. The authors have found that triggering generalized kindled seizures with stimulation of the perforant path disrupts spatial learning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 but that kindling per se does not affect spatial learn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abnormal electrical activity induced by high-frequency stimulation of the perforant path may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the disruption of spatial learning previously attributed to LTP saturation.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以G校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存在教师医学教育研究行动力不足;学校对中青年教师参与高教研究的支持、激励力度不足;缺乏高效的高教研究组织系统;医学教育研究社会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呼吁独立建制医学院校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系统,扭转教师高教研究行动力不足的局面,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参与高教研究的支持激励力度,引导教师凝练医学教育教学特色成果,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医学教育研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翻转微课模式在小儿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五年制儿科系19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14组。每组选择一个靶向课程重难点的微课主题,通过翻转课堂,制作原创微课视频,作品上传至超星平台供师生评价。结课后采用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并对2019级与2018级五年制儿科学本科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学生共完成14个翻转微课作品。98.47%(193/196)的学生认为这一模式有助于掌握教学重难点;93.88%(184/196)的人认为相比既往的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等,翻转微课作品原创性和作业质量更好;94.90%(186/196)的学生更愿意接受翻转微课模式。2019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实习阶段出科考核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分别为(79.32±7.53)分、(88.68±4.87)分、(84.93±7.56)分,均高于2018级的(76.06±12.01)分、(87.15±4.09)分、(82.08±9.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翻转微课能有效解决小儿传染病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北京市某三级医院为提升全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保障职工职业安全,实现所有工作人员零感染,开展全员职业培训与考核。方法 采用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模型进行培训课程的系统设计,对全院人员在线学习、电子试卷考核和现场培训、考核结果使用Excel、SPSS 22.0进行分析。结果 参加培训人员经培训后平均得分由84升至100,答题时间由平均308 s缩短为179 s,不同职称人员培训前后考核分数存在差异,不同部门间人员培训前后的考核分数存在差异。结论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全员培训及考核是必要的,应用ISD模型有助于快速制定培训方案。在线学习考核的应用是应急全员培训的首选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类比思维结合创设乐学情境教学在眼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眼科实习的9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名护生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45名护生采用类比思维结合创设乐学情境教学。评估两组护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及学生对带教教师的总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85.39±1.57) vs. (84.41±1.34)]、护理技能考核成绩[(87.52±0.04) vs. (82.64±0.05)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的眼科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安全意识、专业兴趣与自主学习性提升、协作组织能力增强、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达到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信息量与知识面改善、临床思维沟通交流能力增强、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培养创新意识各个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带教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语言表达、呼唤沟通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类比思维结合创设乐学情境教学能提高护生的平均考核成绩和护理技能考核成绩,能改善学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将翻转课堂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相结合,应用于诊断听力学课程教学中,并评估其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和2020级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本科学生共72人作为研究对象,以诊断听力学课程中的3个章节进行教学改革。其中2019级34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2020级38人作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PBL进行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随堂测试成绩、课堂参与度评分、教学效果满意度及教学总体满意度,以评价教学效果。运用SPSS 23.0软件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曼-惠特尼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随堂测试成绩(25.95±1.21)分高于对照组成绩(23.21±1.5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课堂参与度评分方面,试验组课堂讨论参与度、合作与协作能力,以及提问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1)。在教学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等维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9,0.001,0.016,0.005)。此外,试验组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在诊断听力学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结合PBL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开课的护理本科教学班设为观察组(n=20),采用课堂教学与雨课堂平台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2018年同期开课、学生数量相同、实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班设为对照组(n=20)。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个班次学生的研讨课、模拟授课和课终理论考核成绩及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学生的模拟授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834),观察组学生的研讨课成绩[91.18±1.20](t=3.09,P<0.05)和课终理论考试成绩[78.63±6.28](t=3.33,P<0.05)高于对照组,且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t=-3.33,P<0.05)、发现问题能力(t=-2.17,P<0.05)、独立思考能力(t=-2.53,P<0.05)、知识整合能力(t=-3.86,P<0.001)、自主学习能力(t=-3.12,P<0.05)及对护理教师角色功能的认同感(t=-2.53,P<0.05)、主动学习的意识(t=-3.13,P<0.05)和终身学习的态度(t=-4.46,P<0.001)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对理论知识的深度学习,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以中药学课程为例,从在线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反思4个方面论述在线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以期通过总结在线教学的经验,为后续进行混合式教学、提升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