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0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AIM: To evaluate whether tot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TSAE) for patients with hypersplenism delivers better long-term outcomes than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METHODS: Sixty-one patients with hypersplenism eligible for TSAE (n = 27, group A) or PSE (n = 34, group B) were enrolled into the trial, which included clinical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follow-up. Data on technical succes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hite blood cell (WBC) and platelet (PLT) counts, splenic volum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llected at 2 wk, 6 mo, and 1, 2, 3, 4 years postoperatively.RESULTS: Both TSAE and PSE were technically successful in all patients.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fewer (P = 0.001), and hospital stay significantly shorter (P = 0.007), in group A than in group B. Post-procedure WBC and PLT count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from 6 mo to 4 years (P = 0.001), and post-procedure residual splenic volume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bserved in group B at 1, 2, 3 and 4 years post-procedure (P = 0.00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red blood cell counts and liver function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ollowing the procedure.CONCLUS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SAE for patients with hypersplenism not only delivers a better long-term outcome, but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lower complication rates and a shorter hospital stay than PS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放射性外照射、三维适形放疗及介入治疗肝源性脾亢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住院费用.方法:选择60名肝硬化脾亢患者和15名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分为肝硬化脾脏介入治疗组和肝硬化脾脏外照射治疗组;肝硬化脾亢采用脾脏外照射治疗,介入治疗采用部分脾脏栓塞术,肝癌合并脾亢采用脾脏三维适形放疗,评价3组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脾脏大小、血常规指标、不良反应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脾脏均显著缩小,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显著升高(P<0.05),但3组患者脾脏大小及血常规指标变化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肝硬化脾脏外照射及肝癌脾脏三维适形放疗组发热和疼痛评价指标较介入治疗组显著减轻(0.57±0.55,0.64±0.51vs1.80±1.21;0.36±0.63,1.67±1.12vs4.59±3.22,均P<0.05).肝硬化脾脏外照射放疗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肝癌脾脏三维适形放疗组和介入组.结论:放射性外照射治疗肝硬化脾亢、三维适型放射治疗肝癌合并脾亢可达到和介入治疗相同的疗效,并能显著减轻发热和疼痛反应,缩减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脾切除(LS)与开腹脾切除(OS)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致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了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Medline、Embase、CINAHL、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中,所有关于LS术(LS组)与OS术(OS组)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致脾功能亢进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同期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临床同期对照试验和1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LS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 d的白细胞水平均低(短)于OS组(P〈0.05);其手术时间、术后7 d的白细胞水平、术后血小板计数(1 d和7 d)、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1 d和7 d)和术后总胆红素水平(1 d和7 d)与O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术有助于减少肝硬变门静脉高压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目前的证据尚不能证明LS术能改善此类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脾功能亢进时血脾屏障的改变,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和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3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脏为试验组,20例外伤脾脏为对照组.每例脾脏选取5块组织,HE染色后计数生发中心,总生发中心数量一平均值×脾质量.统计脾脏质量,术前血常规数值.统计学计算生发中心数量与血常规数值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比较,试验组中血常规数值显著降低,脾质量增加(平均值764.2 g),生发中心增多(平均值8817/例).生发中心的总量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说明脾功能亢进程度(包括血小板和脾质量)与生发中心数量的关系.即血小板数量越少,其脾脏生发中心的总数越多,脾质量越重,生发中心数量亦越多.结论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脾脏中的生发中心显著增多,形态不完整,血脾屏障功能异常.血脾屏障功能异常是脾功能亢进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联合脾脏切除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早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4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将肝癌切除同时行脾脏切除者纳入切脾组(25例),仅行肝癌切除术保留脾脏者纳入保脾组(29例)。临床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肝功能及免疫指标采用( ±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 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切脾组手术时间明显较保脾组更长(P=0.003),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外周血WBC、PL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切脾组显著高于保脾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保脾组较切脾组更高(P<0.05);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切脾组CD4、CD4/CD8显著升高,而CD8显著降低,且明显优于保脾组(P<0.05)。切脾组及保脾组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及17.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可行,降低了手术创伤,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肝脾联合切除术与单纯肝癌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术后生存率方面有无明显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根据以上检索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使用改良Sackett's分级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7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772例患者.结果显示,肝脾联合切除组(HS)与单纯肝癌切除组(H)相比,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OR合并=0.90,95% CI-0.63~1.29,P-0.56)、围手术期死亡率(OR合并=1.04,95%CI=0.3~3.58,P=0.96)、以及5年生存率(OR合并=1.53,95% CI =0.99~2.36,P=0.05)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然而,HS组在术后白细胞计数(MD =5.47,95%CI=5.13~5.82,P<0.01)及血小板计数(MD=174.89,95%CI=116.61~233.18,P<0.01)方面,较H组有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单纯肝切除而言,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术后5年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HS组在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得到显著回升,这可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和后续的化疗.  相似文献   
17.
Abnormalities in hematological indices a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cirrhosis. Multiple causes contribute to the occurrence of hematological abnormalities.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presence of hematological cytopenias is associated with a poor prognosis in cirrhosis. The present article reviews the pathogenesis, incidence, prevalence,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treatment of abnormal hematological indices in cirrhosis.  相似文献   
18.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巨脾组织CD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PHT)脾功能亢进患者巨脾组织CD细胞的变化,探讨PHT患者的免疫功能特点。方法切除的巨脾组织制成石蜡切片,检测CD3^+、CD8^+、CD20^+、CD68^+阳性细胞数量及分布,与正常脾组织进行比较。结果(1)PHT巨脾与正常脾脏比较,CD3^+、CD8^+、CD20^+、CD68^+细胞数均减少。(2)正常脾脏的CD68^+(Mφ)主要分布在脾小体和红髓(RP);PHT脾脏CD68^+主要分布在脾小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PHT脾脏脾小体、红髓及边缘区(MZ)3个部位单位面积的CD68^+数量较正常减少,以脾小体和红髓明显。结论PHT患者CD细胞数量及分布均有改变,脾切除术可能使其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并能纠正血常规及肝功能的异常。本研究所检测的免疫指标并不能完全说明患者全身的免疫状态,对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免疫状态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对恶性肿瘤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确诊脾功能亢进的肿瘤患者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检测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水平。结果治疗后16例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均上升,可以继续行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热50%(8/16),腹痛75%(12/16),经对症处理后不影响放化疗正常。结论部分脾栓塞术能提高肿瘤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细胞水平,为进一步的放化疗提供治疗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脾动脉栓塞术观察其外周血细胞变化、脾脏大小及门脉内径改变。结果:白细胞PSE后1—3天升高明显超过正常值,血小板1—3天后开始升高,血红蛋白术前后无明显变化,6-12月门脉宽度及脾脏显著性缩小,肝功能明显改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减轻。结论:PSE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