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11篇
  免费   1359篇
  国内免费   439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710篇
妇产科学   186篇
基础医学   3104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3389篇
内科学   10550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691篇
特种医学   948篇
外科学   2825篇
综合类   3658篇
预防医学   101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151篇
  11篇
中国医学   744篇
肿瘤学   129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608篇
  2021年   874篇
  2020年   788篇
  2019年   998篇
  2018年   1043篇
  2017年   709篇
  2016年   732篇
  2015年   839篇
  2014年   1961篇
  2013年   1722篇
  2012年   1439篇
  2011年   1842篇
  2010年   1498篇
  2009年   1498篇
  2008年   1588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340篇
  2005年   1200篇
  2004年   910篇
  2003年   771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523篇
  1999年   389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137篇
  1983年   108篇
  1982年   122篇
  1981年   123篇
  1980年   135篇
  1979年   110篇
  1978年   105篇
  1977年   98篇
  1976年   92篇
  1975年   105篇
  1973年   9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应用情况以及适应症、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2组:同基因移植组,供、受体均为C57BL/6小鼠;异基因移植组,供、受体分别为BALB/C、C57BL/6小鼠。以pactin作内参照,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取移植心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IL-15的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术后天数的增加,异基因移植组IL-15表达逐渐升高,第5天达高峰(与同基因移植组相比,P〈0.01)。结论 IL-15的表达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指标,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移植物的预后估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表现,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50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经过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者43例(90%);21例行CT检查。21例诊断为主动脉夹层(100%);行磁共振显像(MRI)27例,均确诊为主动脉夹层(100%)。经治疗好转出院42例(84%),1例并发脑梗死且留有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后遗症。7例死亡(占14%)。结论 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CT、MRI可提供可靠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中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1978年至 2 0 0 1年 12月 ,行瓣膜置换手术 2 14 1例 ,同期随访 16 81例 ,计 80 2 1 1人·年 ,平均 4 77人·年。通过回顾病因、手术方式、瓣膜类型等因素 ,观察术后病人心功能改善情况 ,病死率及并发症等 ,采用t检验 ,多因素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92例死亡。总体生存率 5年为 (92 3± 2 2 ) % ,10年生存率为 (90 1± 2 7) %。并发症有血栓栓塞、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瓣周漏、溶血、机械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心功能 (NYHA)与术前比较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1.机械瓣置换术后中远期疗效满意 ,病死率及并发症均较低 ;与术前心功能和手术种类直接相关 ;2 .使用保留瓣下结构及三尖瓣成形术对术后心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 ;3.术中良好心肌保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电子束CT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CT)诊断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价值。方法 对经平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拟诊为肺血管疾病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行EBCT检查,EBCT诊断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11例患者入选,并与超声心动图、核素通气灌注扫描、心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作进一步的比较及评估。结果 单发一侧肺动脉缺如4例,均为女性成年人。合并多发心血管畸形7例,其中合并复杂畸形3例,均为男性儿童和左肺动脉缺如;合并单发心血管畸形4例,其中3例为右肺动脉缺如。结论 (1)儿童时期明确诊断的一侧肺动脉缺如多合并有心血管畸形,且左肺动脉缺如多见,成年人明确诊断的单发一侧肺动脉缺如多为右肺动脉缺如。(2)EBCT对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的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较之多普勒超声更为准确,与心血管造影各具独特优势,但EBCT为无创检查是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6.
麝香保心分散片的制备和人参总皂苷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制备麝香保心分散片 ,考察人参总皂苷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以PVPP为崩解剂、MCC为填充剂、CMC Ca为溶胀性辅料、1%HPMC水溶液为粘合剂 ,制备麝香保心分散片 ;采用比色法以人参总皂苷为测定指标 ,考察其体外溶出度。结果与结论 按最佳工艺制备的麝香保心分散片在 (2 0± 1)℃水中于 15s内可完全崩解且分散均匀 ,其指标性成分人参总皂苷的溶出速率明显高于麝香保心丸  相似文献   
107.
王国飞  孟君  耿曙光 《河北医学》2007,13(12):1253-1255
目的:探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的8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机械通气)44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机械通气。结果:两组治疗后,心衰症状、心脏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均有改进。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进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无创气道正压通气能增加心脏射血,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衰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8.
位于心肌线粒体内膜上的解耦联蛋白 (UCPs) ,作为质子通道驱散氧化呼吸时形成的H 梯度 ,使产能转化为产热 ,从而增加呼吸 ,阻止ATP形成 ,并抑制活性氧族的产生 ,最终阻止了心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脂肪酸、寒冷、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能调控UCPs的浓度和活性。UCPs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根据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时血液动力学改变,研究选择置入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器辅助治疗心脏扩大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观察临床效果及心脏功能;方法:对13例在心内科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患者,男9侈4,女4侈4,年龄36岁~75岁(平均58.61岁),心功能均在Ⅲ级~Ⅳ级(NYHA),均有置入起搏器的适应证。术中通过Swan—ganz漂浮导管对右心室内不同部位起搏10分钟后测各部位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改变,然后置入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器(右室流出道应用主动固定电极)。术后应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心室双部位起搏的血液动力学效果;结果:全组13例患者术中检查及置入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器均获成功。测得右心室流出道起搏(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 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时各参数均较单纯右室心尖部(RVA)为好。置入心脏起搏器后观察射血分数从0.31提高至0.39,左室充盈时间延长,二尖瓣返流量减少,心脏缩小,心脏功能平均提高Ⅱ级。其中一例心功能由Ⅳ级提高至I级~Ⅱ级;结论:初步血液动力学观察提示,右心室双部位起搏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0.
This report uses cross-sectional results from the Scottish Heart Health Study to investigate whether milk consumption has an independent effect on the preval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ilk consumption was assessed by questionnaire in men and women aged 40–59 years (n = 10359) who participated in a survey of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etween 1984 and 1986. Odds ratio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volume and type of milk consumed for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symptom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tatistical adjustment was made for the classicial risk factors.
A higher percentage of men and women with diagnos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usually consume low-fat milk, compared with asymptomatic controls. Odds ratios for having undiagnosed heart disease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with volume or type of milk. However, the odds ratios for having diagnosed heart disease were lower in the moderate (0.5–1 pint/d) milk consumption group. Patterns of milk consumption in patients diagnosed as having CHD are likely to be confounded by dietary changes post-diagnosis. Milk consumption appears to have little independent effect on the preval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is Scottish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