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880篇
  免费   26738篇
  国内免费   18109篇
耳鼻咽喉   1915篇
儿科学   3874篇
妇产科学   2781篇
基础医学   24821篇
口腔科学   5278篇
临床医学   42015篇
内科学   38054篇
皮肤病学   3561篇
神经病学   7983篇
特种医学   68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2篇
外科学   17287篇
综合类   111021篇
预防医学   22290篇
眼科学   2925篇
药学   43008篇
  353篇
中国医学   82886篇
肿瘤学   16656篇
  2024年   3234篇
  2023年   10519篇
  2022年   9033篇
  2021年   11571篇
  2020年   10440篇
  2019年   11805篇
  2018年   6257篇
  2017年   10828篇
  2016年   11888篇
  2015年   13286篇
  2014年   19839篇
  2013年   19561篇
  2012年   25569篇
  2011年   27974篇
  2010年   26562篇
  2009年   23809篇
  2008年   25168篇
  2007年   22013篇
  2006年   19520篇
  2005年   20667篇
  2004年   16850篇
  2003年   15610篇
  2002年   12681篇
  2001年   11886篇
  2000年   9444篇
  1999年   7151篇
  1998年   6051篇
  1997年   5279篇
  1996年   4538篇
  1995年   3547篇
  1994年   2745篇
  1993年   1818篇
  1992年   1610篇
  1991年   1452篇
  1990年   915篇
  1989年   895篇
  1988年   403篇
  1987年   344篇
  1986年   295篇
  1985年   263篇
  1984年   162篇
  1983年   119篇
  1982年   74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超声造影成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前后超声造影灌注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92.
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肾病防治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迄今尚无疗效确切的西药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特别是进入糖尿病肾病中、晚期,治疗非常棘手.所以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重点是未病先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延缓病情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缓患者进入肾衰竭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对中西医结合对DN中防治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93.
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原因,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C反应蛋白可作为判断心血管病预后的指标[1],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临床需要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出及时准确地估计,为此我们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CRP、D-D的关系作了前瞻性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运用siRNA技术在肝癌细胞株中建立稳定低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受体(IGF1R)基因的细胞株。方法构建包含封闭IGF1R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SUPER-IGF1R-siRNA,转染SMMC7721和Hep3B细胞,G418筛选表达稳定的细胞株。通过RT-PCR、Western-blot分析与鉴定IGF1R mRNA和蛋白及cyclin D1、cyclinB1蛋白的表达,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在SMMC7721和Hep3B细胞中成功建立低表达IGF1R基因的细胞株,其生长明显减慢(P<0.05),且其cyclinD1表达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pSUPER-IGF1R-siRNA能抑制SMMC7721和Hep3B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5.
应用前列腺素E1注射治疗勃起功能障碍8年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注射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长期疗效、副作用及预后。方法使用PGE1行阴茎海绵体注射,阴茎硬度检查仪(Rigiscan)连续记录1h,并根据观察结果,调查PGE1注射剂量,确定每例患者合适的注射量,掌握注射方法后回家自行注射。共筛选出ED患者410例,随访患者阴茎勃起情况、药量调整和副作用。结果410例ED患者中,心理性139例,静脉性83例,动脉性36例,神经性78例,混合性74例。对治疗满意的患者有256例(62.44%),其中21例(5.1%)在使用PGE15次后停用,并能达到满意的性生活而治愈。293例(71.46%)患者自述注射时有胀痛感。171例(43.17%)因疼痛(105例)、操作不便(25例)、副作用顾虑(37例)和其他原因(4例)而于6个月后放弃治疗。204例(49.76%)患者使用时间已超过1年,24例(5.85%)患者使用时间已超过5年,7例(1.7%)使用已有8年。未发现阴茎异常勃起和阴茎海绵体纤维化。注射损伤阴茎表面血管致瘀斑者有20例。有27例患者失访。结论PGE1是治疗E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长期使用。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阴茎疼痛。Rigiscan能帮助确定PGE1的注射剂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17β雌二醇(E2)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检测不同浓度E2作用不同时间后PC3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TUNEL染色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ERK1/2,JNK和p38活性。RT-PCR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α、ERβ、P21WAF1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E2抑制PC3细胞增殖,并且可以激活ERK1/2、JNK和p38。处理因素作用48h后,对照组、E2、E2 PD98059、E2 SP600125、E2 SB203580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9±0.1)%;(23.0±1.4)%;(30.0±1.2)%;(10.6±0.8)%和(14.6±0.7)%,(P<0.05)。E2使细胞阻滞在G1期,PD98059、SP600125、SB203580分别预处理1h后细胞分别进一步阻滞在G1期;轻度阻滞在G1期和进入S期。RT-PCR发现PC3细胞表达ERα和ERβ,E2、E2 PD98059、E2 SP600125、E2 SB203580组中cyclinD1、P21WAF1基因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0.42±0.03)、(3.13±0.02)倍;(0.21±0.03)、(3.08±0.05)倍;(0.43±0.01)、(1.31±0.04)倍;(2.81±0.02)、(3.14±0.02)倍(P<0.05)。结论E2激活JNK增加P21WAF1基因表达,并激活p38抑制cyclinD1表达,使细胞阻滞在G1期,JNK和p38通路还介导E2引起PC3细胞凋亡。同时E2又可激活ERK1/2,轻度拮抗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摘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utl的表达和MVD值在60例乳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示Glut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3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低分化组癌组织中Glutl的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的Glutl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乳腺癌临床分期高者,其Glutl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较低者(P<0.05)。Glutl表达与肿瘤直径、ER和PR表达无关,而与MVD值有关(P<0.05)。提示Glutl蛋白的过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999.
刁世擎 《临床医药实践》2009,(4Z):1568-1569
目的:探索消化性溃疡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2006年8月~200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6例,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无明显手术指征。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纳入患者均符合陈灏珠主编的《内科学》中关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治疗组68例,男50例,女18例;年龄18~70岁,平均43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7年;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36例,复合性溃疡13例。对照组68例,男51例,女17例;年龄17~67岁,平均41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6.5年,胃溃疡21例,十二指溃疡38例,复合性溃疡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胃镜检查与HP检测并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症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建立痔消栓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Kroma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3℃,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分别在0.368~2.76μg,0.676~5.07μg,0.812~6.0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9,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3%,99.20%,99.35%,RSD分别为2.11%,1.88%,2.38%。结论:样品分离效果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痔消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