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44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CHGZT)促进泌酸腺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比观察大鼠乙酸胃溃疡形成后3个时间段胃体黏膜、再生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CHGZT对其的影响.[结果]EGFR表达于胃体黏膜泌酸腺的壁细胞以及再生黏膜CHGZT-溃疡伴随细胞系(UACL)中的去分化或再分化壁细胞;在溃疡形成后的3个时间段,与模型对照组和西咪替丁组相比,CHGZT组溃疡边缘胃体侧正常黏膜以及再生黏膜EGFR的表达均增多,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HGZT促进泌酸腺再生,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溃疡附近胃体黏膜以及再生黏膜EGF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加味柴胡温胆汤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阿托伐他汀组(A组)、加味柴胡温胆汤组(C组)、阿托伐他汀组+加味柴胡温胆汤组(A+C组)。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A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1口服,C组予以加味柴胡温胆汤20 g/次,全天3次随三餐前或后口服,A+C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和加味柴胡温胆汤,剂量和方法与A,C组相同。患者入选时(记为0点)和服药满12个月(记为12点)、18个月时(记为18点)均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超声检测左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关于GMP-140值:C组、A+C组在12点和18点显著低于0点和A组(P<0.01);C组和A+C组在12点、18点无明显统计学差别。A组在18点方显示低于0点(P<0.05)。关于IMT值:在12点,C组和A+C组明显低于0点和A组(P<0.01);C组和A+C组无统计学差别;而A组较0点无降低。在18点,C组和A+C组仍明显比A组低(P<0.01);C组和A+C组仍无统计学差别;3组IMT均明显低于0点和12点(P<0.01)。结论:加味柴胡温胆汤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并抑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53.
中西药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晓生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299-1301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多烯磷脂酰胆碱组(A组)、柴胡疏肝散组(B组)和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组(C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生化检查指标[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脂检查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超检查下病情分度.结果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ALT、AST、GGT、TBIL、TC、TG、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C组临床症候评分、ALT、AST、TBIL、LDL-C的改善情况优于A、B组(P<0.05);对TC、TG 的作用,B、C组效果相当,均优于A组(均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优于两药单独应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手术、放射疗法、化学疗法、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后,多正气亏虚,易并发外感。外感虽属小恙,然而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甚则误治,极易发展为缠绵难愈之顽症,且不断耗伤正气,导致肿瘤复发。笔者近期治疗1例乳腺癌并发外感,疗效较好,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5.
周乃玉教授是全国著名痹病专家,从医四十余载,在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中有很多独到经验。作者有幸成为周老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对周老师应用柴胡剂治疗风湿病经验有了一定体会,总结并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6.
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少两感之方,现代临床运用范围则更广。本文试从历代医家的临证中,分析总结该方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阿尔泰柴胡Bupleurum krylovianum Schischk.ex Kryl.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①3,5,7-三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3,5,7-trihydroxy-3′,4′-dimethoxy-flavone),②槲皮素(quercetin),③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④金丝桃苷(hyperoside),⑤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5,2′,4′-trihydroxy-6,7,5′-trimethoxyflavone),⑥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8-di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⑦异鼠李素(isorhamnetin),⑧山萘酚(kaemferol)。结论以上8个化合物均首次从阿尔泰柴胡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2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门诊治疗的15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9.7%,对照组为63.9%,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治疗眩晕症可以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多潘立酮、根除HP治疗HP阳性痞满证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确诊为HP阳性痞满证伴抑郁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层随机方法分为中西医治疗组(36例)、黛力新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中西医治疗组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多潘立酮、根除HP治疗;黛力新治疗组用黛力新、多潘立酮、根除HP治疗;对照组用多潘立酮、根除HP治疗,总疗程6周,治疗结束后复查HP根除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改善程度。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黛力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1%,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疗效分层比较,中西医、黛力新治疗两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均<0.05;中西医组及黛力新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组及黛力新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黛力新治疗组HP根除率为88.89%,对照组HP根除率为86.1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多潘立酮、根除HP治疗HP阳性痞满证伴抑郁症的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舒肝益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舒肝益胃颗粒,对照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80.0%,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胃镜下炎症积分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停药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肝益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