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44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96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胃镜病理检查评分、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镜病理检查评分、主要症状积分和次要症状积分均降低,GQOL-74各项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治疗CAG可显著改善患者胃部病理状态和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Hp根除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疏肝汤,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B超检查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3.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电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给予电针配合柴胡疏肝散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氟西汀胶囊治疗,28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柴胡疏肝散对慢性束缚应激性肝郁证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慢性束缚应激性肝郁证大鼠的影响.方法:应用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建立肝郁证动物模型,观察大鼠体重、1%蔗糖水摄取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柴胡疏肝散能部分对抗应激导致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和高促ACTH,能增加应激大鼠的蔗糖水摄取量.结论:柴胡疏肝散可调节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历代医家争议颇多的伤寒论条文之一,各家解读不一,赵凤林导师结合内经等古籍的研读,从《疟论》对该方的病机进行了新的阐述,并结合中药特性对组方提出新的见解。导师认为,病机除了大家公认的少阳阳郁外,还存在少阳不足、水气博结的矛盾。针对病机将组方分为3大药对,其中妙用在于桂枝主在助阳,瓜蒌、牡蛎主在化水气,并对药量加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柴胡疏肝散水煎液冻干物中8个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6批柴胡疏肝散水煎液冻干物样品中8个成分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α-香附酮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α-香附酮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3.606~8.414、23.988~55.972、1.218~2.842、35.964~83.916、12.009~28.021、1.194~2.786、3.609~8.421、5.294~12.352μg/mL(r=0.999 5~0.999 9),定量限分别为0.206、0.178、0.256、0.168、0.196、0.242、0.268、0.157μg/mL;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12 h)、重复性试验中的RSD均<2%(n=5或6),回收率分别为97.93%、98.18%、96.57%、97.61%、98.51%、97.45%、98.14%、96.91%(RSD均<2%);6批样品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9.258、429.237、23.173、625.847、200.424、15.048、67.620μg/g,α-香附酮因具有挥发性未检测出。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准确,可为柴胡疏肝散水煎液冻干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小柴胡汤治疗癫痫的活性成分、作用靶标、靶标的相互作用关系、靶标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的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上筛选出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并根据活性成分检索其成分作用的靶标。利用在线文本挖掘服务器(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查询与癫痫相关的靶标,并使用在线软件venny 2.1 对癫痫相关的靶标与小柴胡汤作用的靶标取交集,得到小柴胡汤治疗癫痫的潜在靶标156个。将潜在靶标导入Cytoscape软件,初步获得“成分-靶标”关系网络;同时基于clusterProfiler包对潜在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根据KEGG富集分析结果,构建“潜在靶标-KEGG通路”关系网络。此外,为了解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把潜在靶标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网络),将关系网络编排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结构分析获得核心子网络。结果: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有162种,主要包括: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苷、山柰酚、人参皂苷Rh2、异鼠李素、柚皮素、木蝴蝶素等;作用的靶标有156个。其主要作用的途径有:IL-17信号通路、细胞凋亡、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内分泌的阻力等。结论:小柴胡汤治疗癫痫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共同作用的特点。本研究进一步拓宽了小柴胡汤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所有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0月1日,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项研究,共1 0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柴胡疏肝散能有效提高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RR=1.25,95%CI(1.19,1.33),P<0.000 01]、症状疗效总有效率[RR=1.57,95%CI(1.30,1.89),P<0.000 01]及血清胃泌素G17水平[MD=3.61,95%CI(2.89,4.33),P<0.000 01],并能改善胃粘膜萎缩[MD=-1.53,95%CI(-1.93,-1.12),P<0.000 01]、肠上皮化生[MD=-0.79,95%CI(-0.96,-0.63),P<0.000 01]、异型增生度[MD=-0.69,95%CI(-0.84,-0.55),P<0.000 01]的病理检查积分,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量表评分,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纳入60例惊恐障碍患者,平均分入两组进行4个疗程(1疗程为7 d)的治疗,中药组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20 mg/d,通过HAMA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量表评分,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HAMA评分显示中药组、对照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50%、46.67%,总有效率皆为93.33%,中医症状评分显示中药组、对照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43.33%、5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0%、86.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抑郁心境、心血管系统症状,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中医症状中不寐、脘腹胀满、纳呆便溏,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惊恐、心悸、抑郁寡欢症状,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惊恐障碍安全有效,在改善失眠、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以及中医症状中的不寐、脘腹胀满、纳呆便溏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李志鸣  徐爽  钟相根 《中医学报》2020,35(2):251-253
各医家对伤寒差后更发热原因的认识主要有:余热未尽、劳复、邪在少阳、重感于邪。对脉浮和脉沉实选用方剂的观点主要有:脉浮用枳实栀子豉汤,脉沉实者加大黄;脉浮用麻桂剂,脉沉实用承气剂;脉浮用柴胡桂枝汤,脉沉实用大柴胡汤。本文认为,伤寒差后更发热应为劳复使然,无明显表里症状者,用小柴胡汤和解之;如脉浮,为病后正气尚虚,重感于寒,可用柴胡桂枝汤微发汗解之;如脉沉实,为饮食失节,里有宿食,可用大柴胡汤下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