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4篇
  免费   966篇
  国内免费   206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137篇
妇产科学   167篇
基础医学   383篇
口腔科学   295篇
临床医学   4218篇
内科学   1115篇
皮肤病学   388篇
神经病学   544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67篇
综合类   1535篇
预防医学   1229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542篇
  3篇
中国医学   207篇
肿瘤学   30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2篇
  2022年   1393篇
  2021年   1967篇
  2020年   901篇
  2019年   844篇
  2018年   493篇
  2017年   633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化工行业职业性机械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交叉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化工行业机械伤害的有关诱发因素,估计其作用强度。方法 采用病例-交叉设计的方法。以操作和检修时受伤的化工工人为研究对象,每个对象在受伤后2d内完成调查,收集他们受伤前10min、上一工作日同一段时间和受伤前1周内有关诱发因素暴露的信息,用配对时间段方法和一般频数法进行分析,评估各种诱发因素的危险度。结果 一般频数法分析的结构表明,操作方法异常、设备工具缺陷、工作紧迫、注意力不集中、不使用防护用品、精神状况较差、与同事配合不协调、工作环境发生变化等瞬时危害因素的RR值及95%可信限的下限均大于1。配对时间段方法分析的结果与其相拟,但95%可信限较宽。结论 化工行业职业性机械伤害的发生存在着诸多诱发因素。病例-交叉研究中的一般频数法与配对时间段方法相比,前者所得结果较为可靠,研究的相对效率较高。建议进一步使用多个时间段方法进行研究,以减小混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微创性。方法:随机将60例肝切除患者分为两组,30例行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术,30例行开腹肝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第1、4、7天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手助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114.3minvs.105.8min)和切缘距肿瘤边缘(3.22cmvs.3.3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助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212mlvs.376.5ml,P〈0.05),切口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5cmvs.22cm,P〈0.01)。手助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4dvs.3.48d,P〈0.05)。手助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8.35dvs.10.8d,P〈0.01)。手助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第7天CRP值比较有显著差异(23.23vs.63.35,P〈0.05)。两组于术后第4天中性粒细胞值比较有显著差异(6.45vs.9.51,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肝切除安全可行,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特点,是值得选择的微创肝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53.
刘杨  李范 《日本医学介绍》2007,28(3):140-141
家庭医学起源于英美等西欧国家,它不仅注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还十分注重患者及其家庭环境或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疾病所产生的影响。目前在西欧国家,家庭医学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已在医疗保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日本对于家庭医学的认识尚浅,尚未正式引入医学教育模式。本文介绍家庭医学引入日本的状况及发展方向,为我国医学教育研究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4.
报告120例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结果:在成功的99例中,发现二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为47,xy,+18和46,xx/47,xx,+F,在21例失败中出现一例眼球畸形。培养成功率为82.5%;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02%。无一例因羊膜腔穿刺而导致流产,但出现一例轻度羊水栓塞合并症。并对羊水细胞培养在产前宫内诊断中应用价值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报告本院1981年1月至1985年12月,住院分娩4588例中产后并发症341例,发病率为7.43%。其中,产后出血1189例,占4.12%;分娩损伤71例,占1.55%;其它产后病81例,占1.76%。妊娠41—42周并发症发生率为11.14%;超过42周高达15.56%。分娩方式以剖腹产术后并发症最多,占12.48%,提示应对手术中无菌操作与环境,以及分娩后处理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6.
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内发现蠊缨滴虫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内检到蠊缨滴虫。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喘憋和咳嗽。CT确诊为右下肺炎。用抗生素头孢哌酮2 g和左旋氧氟沙星0.2 g静脉滴注bid治疗无效,止咳化痰中药汤剂也不起作用。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并在患者咯出的痰内检到蠊缨滴虫。停用抗生素和中药,改用甲硝唑500 mg静脉滴注bid,5 d后患者治愈。  相似文献   
5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适应证 ,研究术前评估LC难度的标准。方法 :回顾分析 4 2 0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 :成功施行LC 4 10例 ,中转开腹 10例 ,严重并发症 3例。结论 :根据病史及B超检查可在术前判断LC的难易度 ,只要掌握LC技术 ,对手术难度大的患者行LC是安全的 ,果断地中转开腹是避免LC严重并发症的最好方法。腹腔引流对严重炎症渗出及可疑损伤病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葛根素冻干粉针(麦普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冻干粉针4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优于对照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12导联中ST段下降导联数(NST)及12导联中ST段压低数值总和(ΣST)均有明显改善(P<0.05),随访心绞痛患者6~18个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冻干粉针剂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应用简单、监测方便,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59.
温州地区近6年907例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近 6年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的特征。方法 对浙江温州鹿城精神病医院1998~ 1999年 (A组 ) 2 0 2例 ,2 0 0 0~ 2 0 0 1年 (B组 ) 36 8例 ,2 0 0 2~ 2 0 0 3年 (C组 ) 337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近 6年 ,女性和无业构成比上升 (P <0 .0 1)。责任能力评定下降 ,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评定上升 (P <0 .0 1)。精神损伤评定构成比上升 (P <0 .0 5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逐年上升(P <0 .0 1)。无责任能力评定上升 (P <0 .0 1) ,完全责任能力评定下降 (P <0 .0 1)。法院委托鉴定上升 (P <0 .0 5 )。结论 近 6年中精神病司法学呈现不同的特点 ,并逐步向规范化、法规化迈进 ,服务范围和对象将会扩大  相似文献   
60.
Subjective bias in reports of poor work adjustment in depressed patie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wenty-five depressed inpatients were asked to report their adjustment at work during the 4-month period preceding their hospitalization. Two separate reports were given: the first during the acute illness phase and the second one 10-28 days later, after symptomatic remission following standardized pharmacotherapy. Thirty-two percent more patient ratings showed absence of adjustment problems on the second report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 reports were found in 7 of the 9 items on the Structured and Scaled Interview to Assess Maladjustment, which is designed to assess specific aspects of maladjustment at work. The changes in the scores of maladjustment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scor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40% of the variation in maladjustment scores was accounted for by the pessimism item of the 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Much of the poor work adjustment reported by the acutely depressed patients thus seems to be caused by symptom-related subjective bi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