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82篇
  免费   1823篇
  国内免费   729篇
耳鼻咽喉   539篇
儿科学   885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1398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402篇
内科学   9693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125篇
特种医学   1775篇
外科学   6147篇
综合类   332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458篇
眼科学   305篇
药学   852篇
  9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16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571篇
  2022年   777篇
  2021年   1478篇
  2020年   1408篇
  2019年   1323篇
  2018年   1280篇
  2017年   842篇
  2016年   840篇
  2015年   990篇
  2014年   1906篇
  2013年   1732篇
  2012年   1270篇
  2011年   1572篇
  2010年   1244篇
  2009年   1223篇
  2008年   1202篇
  2007年   1237篇
  2006年   1170篇
  2005年   995篇
  2004年   828篇
  2003年   733篇
  2002年   631篇
  2001年   551篇
  2000年   491篇
  1999年   458篇
  1998年   386篇
  1997年   358篇
  1996年   305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128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128篇
  1984年   110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51篇
  1978年   40篇
  1976年   25篇
  1975年   16篇
  1973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 介绍胸骨中下段“T”行锯开微创切口、保留后叶装置、连续缝合法人工机械瓣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观察结果。方法 本组42例患应用胸骨中下部“T”形锯开微创切口行保留二尖瓣后叶装置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其中男性18例,女24例,年龄31~56岁。结果 应用该手术技术的患,手术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本术式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首次通过肺灌注显像 (FPPPI)联合肺灌注显像 (PPI)对瓣膜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PH)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二尖瓣病变为主的瓣膜病患者 116例 ,术前均行右心导管、FPPPI及PPI、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 10 5例患者术后 5~ 14d再次行FPPPI及PPI,33例患者于术后 3~ 11个月进行第 3次FPPPI及PPI复查。按右心导管测得的平均肺动脉压力 (MPAP)水平分为正常、轻度升高、中度升高、重度升高组。结果 ① 116例患者FPPPI法所测肺平衡时间 (LET)、上肺野与下肺野比值 (S L)及超声心动图所测肺动脉压力 (EPAP)与右心导管所测肺动脉收缩压 (SPAP)的r值分别为0 85 6 ,0 5 0 3及 0 5 72 (P <0 0 1)。②以MPAP为标准 ,FPPPI、PPI及FPPPI PPI测定肺动脉压力的灵敏度分别为 94 7%、78 8%及 96 4 % ,特异性分别为 6 8 3%、5 2 8%及 72 7% ,准确性分别为 85 3%、70 7%及 89 7%。③ 10 5例患者术前与术后 5~ 14dLET分别为 (2 7 71± 10 85 )s和 (2 0 96± 6 2 5 )s(P <0 0 0 1) ;S L分别为 1 4 3± 0 4 1和 1 30± 0 35 (P <0 0 0 1)。④LET在MPAP轻度、中度、重度升高组的完全改善率分别为 4 7 6 %、34 5 %及 1 4例 ;部分改善率分别为 4 0 5 %、6 2 1%及 3 4例 (P <0 0 0 1)。S L在各组完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估覆膜支架治疗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降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期间,共2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2例降胸主动脉瘤患者接受覆膜支架治疗术,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急性发病27例.本组采用两种支架(Mdtronic Talent15例,上海微创Aegis 16例),术后采用CTA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按预期定位释放,术后即刻DSA复查显示23例夹层患者近端破裂口完全封闭,2例降主动脉瘤也完全隔离,6例发现有内漏;术后7 d CTA复查发现16例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12例近端假腔形成血栓,远端假腔仍开放。结论覆膜支架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降主动脉瘤安全、有效,可替代外科手术。但覆膜支架术的确切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对照研究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在球囊二尖瓣扩张后,转复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心房纤颤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的相关因素.方法 206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在球囊扩张术后,采用口服胺碘酮及电复律治疗心房纤颤,对复律成功的患者给予小剂量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并随访1年.结果服用胺碘酮者58例,17例转复成功(29.3%);189例行电转复,178例转复成功(94.2%),电转复成功率明显高于胺碘酮转复(P<0.01).心房纤颤复发组与保持窦性心律组相比,左心房内径明显扩大(P<0.01),心房纤颤持续时间明显长(P<0.01),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人数的比率明显高(P<0.05).随访1年,有45例患者心房纤颤复发.影响心房纤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相关因素有左心房内径扩大、心房纤颤持续时间长及明显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结论对左心房内径明显扩大、心房纤颤持续时间过长及有明显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在选择心房纤颤转复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105.
Abstract: This paper dicusses the use of esophageal dilatation with a Rigiflex TTS balloon. This method was used 45 times on 11 patients affected by anastomotic or a severe grade peptic esophageal stenosis. Fluoroscopic guidance was used in 36 procedures (80%) without effecting the mean duration of the treatment (12 minutes). The results were considered satisfactory when these goals had been achieved: a) dilatation of the stenosis over 15 mm; b) a dysphagia free-time of more than 6 months. A satisfactory result was achieved in 10 patients (90.9%), without deaths and major complications. 5 patients received 1 dilatation and the other 5 needed, 3-3-4-7–11 procedures respectively to obtain a satisfactory result. On these basis we consider that its great efficacy, security and tolerability depend on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giflex TTS balloon: 1) “radial” dilatation; 2) the possibility of introducing the balloon through the operative channel of the fiberscope; 3)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the stenosis during dilatation. The following disadvantages with this method are: the absence of a tactile sensation of dilatation and the elevated cost of the instrument. We conclude that the Rigiflex TTS balloon is an important alternative to guide-wire techniques, especially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esophageal strictures.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体外循环经验.方法:10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使用stockerⅢ型心肺机及膜式氧合器,体外循环中采用中度低温,预充白蛋白并附加人工肾超滤,心肌保护用高钾含血停搏液灌注.结果:105例患者均顺利脱机,无1例死亡.体外循环时间60~18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0~120 min,所有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心脏自动复跳86例,电击19例.结论:手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低手术后的功能衰竭和并发症,并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再通后,血清BNP水平出现下降(P〈0.01)。结论血清BNP水平的变化对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经研究表明颈外静脉的瓣膜、缩窄环、瓣膜窦及窦段静脉壁共同组成一个灵敏地、高强度地抗逆流装置。本文称之为瓣膜窦段并报道189段的尸体解剖和光镜观察结果;测定尸体、活体和手术中瓣膜窦段的抗逆流功能,表明颈外静脉适于用无瓣导管作脑积水等分流途径。初步探明颈外静脉怒张的原因和消除怒张的简便方法以及术前鉴定瓣膜窦段位置和功能的方法。对2例脑积水用无瓣导管作侧脑室颈外静脉分流取得初步疗效。  相似文献   
109.
赵琳蕾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5):406-408,I0002
目的观察中药“附归参汤”灌胃给药后是否可改善混合菌导致的小鼠输卵管炎性狭窄的病理改变。为临床应用“附归参汤”治疗输卵管炎所致的不孕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模型组+生理盐水处理组(n=10)、模型+“附归参汤”处理组(n=20),输卵管炎性狭窄模型采用混合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1:1)输卵管接种法制作,处理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和“附归参汤”30天。应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各组的病理学改变,评判各处理组病理学转归情况。结果在使用混合菌接种后,小鼠输卵管管壁结构发生改变,主要包括黏膜层水肿、上皮细胞顶端纤毛变短或消失、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充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附归参汤”长期给药后明显使上述病理改变向正常组织转归。结论中药“附归参汤”能够修复混合菌导致的小鼠输卵管炎性狭窄的病理改变,为临床应用该药治疗输卵管炎所致的不孕症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对2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内血压、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进行比较.结果介入组27例植入支架40枚,手术成功24例(88.9%,24/27),失败3例(11.1%,3/27),手术并发症5例(18.5%,5/27).术后在血压下降(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肌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方面,介入组获益率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后随访6个月~8年6个月,中位数为1年9个月,介入组有19例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药物组仅12例能维持生活和工作.结论支架介入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