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97篇
  免费   1344篇
  国内免费   444篇
耳鼻咽喉   100篇
儿科学   569篇
妇产科学   159篇
基础医学   1247篇
口腔科学   300篇
临床医学   1362篇
内科学   1652篇
皮肤病学   267篇
神经病学   1301篇
特种医学   5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987篇
综合类   2144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043篇
眼科学   308篇
药学   3830篇
  19篇
中国医学   1275篇
肿瘤学   1242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578篇
  2019年   508篇
  2018年   504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649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1116篇
  2013年   1519篇
  2012年   929篇
  2011年   944篇
  2010年   714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792篇
  2006年   697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530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169篇
  1987年   167篇
  1986年   151篇
  1985年   170篇
  1984年   181篇
  1983年   100篇
  1982年   144篇
  1981年   96篇
  1980年   101篇
  1979年   93篇
  1978年   65篇
  1977年   69篇
  1976年   58篇
  1975年   39篇
  1974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10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黄佩琳 《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438-1439
目的:初步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我院103例(139眼)诊断明确并符合手术指征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眼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及眼压情况。随访1mo~5a,平均17.2mo。结果:在139眼中,128眼(92.1%)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2行以上;10眼(7.2%)手术前后视力无明显变化;仅1眼(0.7%)术后视力较术前下降1行。所有患眼术后眼压均下降到20mmHg以下,较术前平均下降43.2%。发生并发症6种,36眼术后发生低眼压、浅前房、脉络膜下出血、葡萄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6.6%,经药物治疗1wk~1mo均基本痊愈,未造成明显视力损害。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虽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但恰当选择适应证,及时处理并发症,仍可获得满意疗效,是两病并存时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氧诱导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80只出生后2 d的C 57/BL 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4只)和对照组(16只),出生后第7天模型组小鼠和母鼠一起放入氧气含量为75%的饲养箱中饲养,出生后第12天回到正常大气环境中饲养;对照组小鼠始终在正常大气环境中饲养。出生后第7、12、17天时,模型组及对照组在每个时间点分别取小鼠4只,荧光素心脏灌注后行视网膜铺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分布和形态;提取模型组小鼠出生后第7、8、10、12、12.5、13、14、15、17、19天时间点的视网膜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H IF)-1αmRNA的表达变化;分别取模型组和对照组出生后第17天时的小鼠眼球,冰冻切片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EDF、VEGF、H IF-1α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在出生后第17天时视网膜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视盘周围见大范围无灌注区;PEDF mRNA表达在缺氧24 h后开始下调,72 h达到下降高峰,随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VEGF、H IF-1αmRNA则在高氧环境下表达下调,缺氧状态下迅速升高,于缺氧48 h时到达高峰,然后缓慢下降;PEDF/VEGF、PEDF/H IF-1α比值在缺氧状态下显著降低。出生后第17天时,模型组小鼠视网膜中PEDF蛋白表达显著弱于对照组小鼠;而VEGF、H IF-1α蛋白表达则是模型组显著强于对照组。结论PEDF mRNA及蛋白在氧诱导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中明显下降,其趋势与VEGF和H IF-1α的变化相反,PEDF/VEGF、PEDF/H IF-1α表达平衡失调,可能是缺氧状态下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荨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宁  张庆林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1):1746-1750
荨麻属植物是常用草药,含有黄酮、萜、木脂素、脂类、有机酸、挥发油、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类型化合物。它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降血糖、免疫调节作用、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抑制炎症反应等。现对荨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4.
The aim was to determine the body burden of dioxin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and whether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variables influencing reproduction. Our subjects were healthy women (mean age of 29 [SD=4.5]) from central Taiwan. The congeners of dioxins and dioxin-like PCBs in placentas (n=119) were identifi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The median levels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dibenzofurans and PCBs were 10.2 (geometric mean [GM]: 9.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 8.8-10.9) and 2.7 (GM: 2.7, 95% CI: 2.3-3.1) pg WHO-TEQ/g lipid, respectively. Total TEQ level in placenta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mothers' arm circumference (r=0.22, p=0.043). Increased body fat percentage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total TEQ level in placentas. After adjustment for maternal age, pre-pregnant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parity, placental dioxin-TEQ level higher in women (age 19 years) with irregular menstrual cycle than in those (age <18 years) with regular menstrual cycle (p=0.032) and placental PCB-TEQ level was higher in women with menstrual cycles longer than 33 days versus less than 33 days (p=0.006). Thus,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dioxins and PCBs may be related to changes in current menstrual cycl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牛初乳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BC-IGF-Ⅰ)对大鼠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链脲佐菌素(STZ)对照组,BC-IGF-Ⅰ低、中、高剂量组。BC-IGF-Ⅰ组分别按低[5μg/(kg.d]、中[10μg/(kg.d)]、高[20μg/(kg.d)]灌胃BC-IGF-Ⅰ;STZ对照组灌胃蒸馏水[5 ml/(kg.d)]。连续灌胃12 d后,腹腔注射STZ(55 mg/kg)。于注射后3,7,14 d采集大鼠血清,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4项指标。结果口服不同剂量的BC-IGF-Ⅰ组大鼠4项指标均显著低于STZ对照组(P<0.001),且存在剂量效应。结论口服BC-IGF-Ⅰ能够对STZ所致糖尿病起到预防和延缓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张毅 《中国药房》2007,18(21):1655-1657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200mg+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各1次;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4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78.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与丁咯地尔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97.
复方辛苯聚醇凝胶的急性毒性及阴道刺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  沈丽琳  陈绮  侯庆昌 《中国药房》2007,18(22):1693-1694
目的:研究复方辛苯聚醇阴道凝胶的急性毒性和阴道刺激性。方法:采用Bliss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采用Eckstein法对性成熟雌性家兔进行阴道刺激性研究。结果:复方辛苯聚醇凝胶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95.88mg.kg-1,95%可信限为83.78~109.71mg.kg-1;阴道刺激性实验中阴道刺激炎症总分值为4.41。结论:在实验剂量下,复方辛苯聚醇凝胶的LD50在中等毒性范围,阴道刺激性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8.
艾可清胶囊对高效抗病毒逆转录疗法的增效减毒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通过对7例接受高效抗病毒逆转录疗法(HA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加用艾可清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观察,考察中药复方制剂艾可清胶囊辅助HAART治疗增效减毒作用。方法:7例HIV/AIDS患者在进行HAART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艾可清胶囊,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记录症状体征积分(积分1)、症状舌脉积分(积分2)、体重,生存质量(卡洛夫斯基积分,Kamovsky Score),并检测HIVRNA定量、T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HIV复制得到有效控制;CD4、CD8、CD4/CD8在加用艾可清胶囊后3个月及6个月均较疗前升高,其中CD4细胞计数与CD4/CD8在治疗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分别为P〈0.01、P〈0.05;CD4/CD8疗后6个月与疗后3个月相比P〈0.05。患者的积分1、积分2明显下降(P〈0.05)、血常规及肝功能有改善的趋势。结论:艾可清胶曩显示出与实验室研究结果相符的对HAART疗法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常用镇静中药配伍和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琼  王立为  刘新民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2):2342-2346
对近10年用于镇静安神中药的临床和药理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按其性味归经-复方配伍-镇静作用关系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具有镇静作用的中药主要见于安神药、平肝熄风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开窍药、利水渗湿药等,其中单味药以养心安神药中的酸枣仁和远志的使用频率为最高,使用种类最多的则为补虚药,且多归心、肝二经。涉及到的镇静药理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自主活动实验、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强迫游泳法等。镇静作用多与影响多巴胺、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γ-GABA)等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加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疗效。方法:将58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芪扶正注射液加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减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化疗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化疗的完成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