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73篇
  免费   6509篇
  国内免费   4530篇
耳鼻咽喉   2843篇
儿科学   734篇
妇产科学   1659篇
基础医学   5799篇
口腔科学   2480篇
临床医学   10315篇
内科学   7306篇
皮肤病学   613篇
神经病学   2279篇
特种医学   27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3448篇
综合类   23883篇
预防医学   9210篇
眼科学   1114篇
药学   13333篇
  86篇
中国医学   16090篇
肿瘤学   3813篇
  2024年   898篇
  2023年   2941篇
  2022年   2340篇
  2021年   2853篇
  2020年   2827篇
  2019年   3036篇
  2018年   1884篇
  2017年   2977篇
  2016年   3323篇
  2015年   3602篇
  2014年   4387篇
  2013年   4390篇
  2012年   6427篇
  2011年   6205篇
  2010年   4569篇
  2009年   6004篇
  2008年   7056篇
  2007年   6444篇
  2006年   5747篇
  2005年   4532篇
  2004年   4162篇
  2003年   2891篇
  2002年   2712篇
  2001年   2503篇
  2000年   2022篇
  1999年   1769篇
  1998年   1322篇
  1997年   1086篇
  1996年   826篇
  1995年   666篇
  1994年   680篇
  1993年   841篇
  1992年   752篇
  1991年   722篇
  1990年   623篇
  1989年   559篇
  1988年   433篇
  1987年   303篇
  1986年   210篇
  1985年   147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美法仑治愈荷瘤小鼠的过程与TNF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过程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型不同的TNFR1 / 、TNFR1 /-和TNFR1-/-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鼠淋巴瘤EL4细胞。接种瘤细胞后12d,给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腹腔内单次注射7.5mg/kg的美法仑。以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TNFR1 / )为对照,观察美法仑对荷瘤TNFR1 /-C57BL/6小鼠和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治疗效应。结果在美法仑(7.5mg/kg)治疗后的1周内,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肿瘤消退的速度基本相同。在随后的2月内,荷瘤TNFR1 / 和TNFR1 /-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逐渐消退、肿瘤治愈;而多数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缩小后又再次出现并逐渐长大、肿瘤复发。结论TNFα与美法仑治愈肿瘤的过程密切相关,其中美法仑的抗肿瘤作用与荷瘤小鼠TNFR1的表达无关,但在美法仑治疗后,机体预防或避免肿瘤复发方面需要TNFR1在机体细胞的表达,而不是在肿瘤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FADD和caspase-8基因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黏膜中FAS、FASL、FADD和caspase-8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食管黏膜中FADDmRNA和caspase-8mRNA的表达。结果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到不典型增生和食管癌组织,FAS蛋白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FASL蛋白表达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食管癌与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明显(P<0·05)。高、中分化鳞癌中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鳞癌(P<0·05)。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到不典型增生和食管癌组织,FADD和caspase-8蛋白及RNA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食管癌与正常黏膜组织之间差异明显(P<0·01);caspase-8蛋白和mRNA在高、中分化鳞癌中的表达率高于低分化鳞癌(P<0·05)。结论FAS与FASL的表达失衡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与食管癌的分化和免疫逃避有关。FADD与caspase-8基因表达异常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HO-1/CO径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径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4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C)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肺缺血-再灌注加氯铁血红素(H)组和肺缺血-再灌注加锌原卟啉(Z)组。分别在缺血前、缺血后、再灌注1 h、2 h、3 h抽血,检测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浓度。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检测湿干重比(W/D)、肺泡损伤率(IAR),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HO-1的活力、表达部位及强度。 结果: 血浆COHb浓度,I-R组、H组明显高于C组,以H组为著(P<0.01);H组、Z组显著高于、低于I-R组(P<0.01)。肺组织HO-1活力H组最高,其次是I-R组,Z组和C组最低(P<0.05和P<0.01)。I-R组、H组、Z组HO-1在肺血管内皮、部分血管平滑肌、外膜层及部分气道上皮均有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组,尤以H组最为明显(P<0.01)。W/D、IAR值,I-R组和Z组均明显高于C组,尤以Z组为著,H组虽较C组为高,但显著低于IR组和Z组(P<0.05和P<0.01)。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以Z组为著,H组较轻。 结论: HO-1/CO径路对缺血-再灌注肺发挥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早产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听力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特征及听力损失情况.方法:对46例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进行BAEP及听力检测,分析BAEP主要波形成分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PL),波幅及Ⅰ-Ⅲ、Ⅲ-Ⅴ、Ⅰ-Ⅴ峰问期(IPL).以单侧耳Ⅴ波反应阈值作为听反应阈.结果:以30例正常足月儿为对照,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BAEP Ⅰ、Ⅲ、Ⅴ波的PL,Ⅰ~Ⅲ、Ⅲ-Ⅴ、Ⅰ-Ⅴ波的IPL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46例早产儿存在听力损失27例(59%),30例足月儿存在听力损失2例(7%),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γ2=20.62,P<0.01).胎龄<30周的4例均发生听力损失(100%),且均为中重度以上听力损失;胎龄30~33周23例中,发生听力损失13例(68%),其中中重度以上听力损失者占37%;胎龄≥34~36 6周23例,发生听力损失10例(43%),其中中重度以上听力损失者占11%.不同胎龄组间发生听损失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16.56,P<0.01),中重度以上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差异尤为显著(x2=27.6,P<0.01).结论:胎龄是影响新生儿BAEP的重要因素,早产儿胎龄越小,听力损失的发生率越高,听损失的严重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了NO、NOS和血浆C-型利钠多肽(CNP)水平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浆CNP水平,生化法测定NO、NOS水平。结果:在治疗前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CNP水平和NO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水平(P<0.01),而NOS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水平(P<0.01),经治疗后一个月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观察血浆CNP、NO和NOS水平的变化对研究急性早期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判断疗效及预后观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肺转移癌患者,男8例,女7例,15例病灶数为58个,平均每人3.9个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2.5cm。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肺转移瘤灶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对残留厚度≤1.0cm的肿瘤选择平面植入方法,采用18.5~29.6MB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结果15例58个病灶,完全缓解31个;部分缓解14个;无变化8个;进展5个。总有效率77.6%。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部转移癌临床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97.
复制家兔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显微电视和微机图像处理系统对20只家兔球结膜微血管口径、流速、流量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银杏叶提取物(GBE)组在结扎即刻、30分钟、再灌注30分钟等时相,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微动脉、微静脉口径(3、4级)、微静脉流速、流量、毛细血管密度均增加,交换距离缩小(P<0.05).提示:GB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微循环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扩张微血管口径、改善血流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998.
SARS患者血清IL-8、IL-12和TGF-β1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IL 8水平、病程第 2周IL 12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TGF 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IL 8和IL 12在SARS冠状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在脑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患者行头皮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皮层脑电图(ECoG)先确定癫痫灶的汜.44-围,切除原发肿瘤病灶后再行皮层脑电描记,并与切除前进行比较,对仍有癫痫样波的皮层行双极电灼,尽量电灼至癫痫波消失。结果:13例患者术前ECoG均异常,均可见较多尖、棘波,尖慢波,切除病灶后2例尖、棘波明显减少,11例病灶周围仍有较多棘波,行双极电灼后9例棘波消失,2例偶见单个尖波。结论:在脑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中应用ECoG对准确探查癫痫灶的部位及范围,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减少术后癫痈发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检测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供试品干扰试验后,采用凝胶鲎试验对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结果:三批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稀释至28倍时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无干扰作用,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于7 EU.ml-1。结论:所建立方法检查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