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55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探讨肝脾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经加味柴芍六君汤联合调神针刺法辅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SG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味柴芍六君汤联合调神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CSG积分、胃肠激素及焦虑抑郁状况,同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胃镜检查积分反酸、嗳气、上腹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生长抑素(SS)、胃动力素(MT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芍六君汤联合调神针刺法辅助治疗肝脾不和型CSG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胃肠激素指标及焦虑抑郁情绪,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42.
丹柴保肝汤加减治疗肺结核化疗引起的肝功能异常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对23例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的病人,经常规护肝治疗;肝泰乐、联苯双脂、能量合剂,肝功能仍不恢复者,予以中药丹柴保肝汤加减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3.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学与检测疼痛相关的神经递质含量,探讨柴芎头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药效学作用。方法 试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药正天丸3.20 g/kg组、柴芎头痛颗粒5.36、2.68、1.34 g/kg剂量组,共6组,每组12只大鼠。制备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模型。记录耳红开始及消失时间、挠头开始及消失时间;按Elisa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五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β-内啡肽(β-EP)、多巴胺(DA)、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柴芎头痛颗粒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明显延长抓耳开始时间、缩短耳红及挠头消失时间(P <0.01或P <0.05);高、中、低3个剂量组大鼠血清中5-HT、DA、β-EP含量显著升高、5-HIAA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1或P <0.05);高、中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NO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结论 柴芎头痛颗粒对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可以有效预防与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944.
目的:观察自拟柴芍助眠汤治疗肝郁血虚型中风后不寐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神经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中风后不寐(肝郁血虚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机械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低频电穴位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柴芍助眠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柴芍助眠汤联合低频电穴位刺激能疏肝养血、镇静安神及改善相关神经因子水平,进而改善中风后不寐患者睡眠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945.
目的 探讨柴芍六君汤加减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EPP、UEPP、食管体部上、下段顺行性蠕动波值、临床总有效率均更高,食管体部上、下段反向蠕动波、非传导波值较对照组更低;2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各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柴芍六君汤加减可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食管运动功能,提高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94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柴枳导滞汤对糖尿病模型大鼠体质量、糖脂代谢、瘦素等指标和舌乳头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取8只作为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余下采用“高糖高脂喂养4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柴枳导滞汤组并分别给药8周。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及尾静脉血糖,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等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胰岛素(FINS)、瘦素(LEP)、脂联素(AD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计算ISI和HOMA-IR,HE染色法观察舌乳头病理形态。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FBG、TG、TC、UA、FINS、LEP、MDA、IL-6、TNF-α水平及HOMA-IR升高(P<0.05),HDL-C、ADP、SOD水平及ISI降低(P<0.05),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  相似文献   
947.
裴迪  付露  于猛  张涛  邹忠梅 《中国药学杂志》2023,(17):1547-1553
目的 研究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 Linn.)全草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HP-20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对地胆草全草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多种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共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E)-2-甲基-丁-2-烯-1,4-二醇-6′-O-咖啡酰-1-O-β-吡喃葡萄糖苷(1)、鹅掌楸树脂酚A(2)、去氢催吐萝芙叶醇(3)、3β-羟基-β-紫罗酮(4)、异夏佛塔苷(5)、东莨菪素(6)、4-羟基蜂蜜曲菌素(7)、3,5,3′,5′-四甲氧基-4-羟基(8-O-肉桂醇)-7-O-葡糖苷(8)、3β-羟基-β-紫罗兰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9)、myrsinionoside A(10)、正己烷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1)、(Z)-4-[3′-(β-D-吡喃葡萄糖基氧基)丁烯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12)、对香豆酸(13)、阿魏酸(14)、对羟基苯甲醛(15)...  相似文献   
948.
组成:炒柴胡10g,代赭石10g,炒白芍10g,炒枳壳10g,太子参10g,法半夏10g,蒲公英20g,炒白术10g,旋覆花(包)5g,苏梗10g,甘草5g。功能:扶土和胃,疏肝利胆。主治: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用法:浓缩中药颗粒剂以开水300mL冲调和均,于中晚餐前30min各温服150mL,每日1剂。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观察柴芎半夏汤治疗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调脂、稳定斑块、抗凝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柴芎半夏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结果 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al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芎半夏汤治疗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50.
目的:观察柴芍龙牡汤加减对肝郁脾虚型失眠的疗效,以及红外热成像与肝郁脾虚型失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治未病科门诊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柴芍龙牡汤加减,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红外热成像表现特征(额部睡眠线、额部、躯干前区、中脘、任脉、左胁、右胁、躯干背区、督脉温度及温差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33/36)、66.67%(24/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Z=-2.617,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睡眠线改善总有效率为86.11%(31/36),对照组睡眠线改善总有效率为66.67%(24/3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Z=-2.591,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额部温度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