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271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3篇
  1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时循环和肺力学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20例体外循环(CPB)病人静注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时循环和肺力学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是,鱼清蛋白注药后5、10min时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降低(P<0.05),心率(HR)显著减慢(P<0.01),但中心静脉压不变。MAP最大变化值与鱼精蛋白用量无显著相关,却与阻断和转流时间有一定正相关。肺静态(Cs)和肺动态(Cd)顺应性分别在注药后10min和20min显著减低,而气道阻力(Raw)显著增加,Cs最大变化值与MAP最大变化值呈正相关(r=0.61,P<0.01).却与注药前Cs值呈负相关(r==0.56,P<0.01)。表明鱼精蛋白除引起肺实质改变外,还可致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增加。提示应用鱼精蛋白期间应行肺力学和动脉血氧合度的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2.
心脏直视手术心搏骤停26例原因分析及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26例(38次)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和术后早期心搏骤停病人进行病因分析,总结救治经验。病因有动脉大量空气栓塞、鱼精蛋白过敏性休克、电解质紊乱、严重缺氧、低心排综合征、畸形矫治不良等。主要救治措施:心脏按压、心肺机辅助循环、心血管兴奋药物、上腔静脉及右心房逆行灌注、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作者认为要重视镁缺乏导致的心律失常、心搏骤停。对体外循环手术病人,尤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围术期应注意补镁、监测血清镁浓度,及时纠正镁缺乏。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肝素-鱼精蛋白体外抗凝方案对出血倾向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7例次出血倾向患者CVVH随机分为局部抗凝组(n=57)和无抗凝组(n=60),比较两组患者间滤器使用寿命、肌酐、尿素氮清除、新发出血事件、输血例次和输血量。结果:局部抗凝组滤器使用寿命显著长于无抗凝组(P0.05),但局部抗凝组比无抗凝组需要输注更多的红细胞悬液(P〈0.01)。结论:肝素-鱼精蛋白体外抗凝延长滤器寿命,提高溶质清除,但增加红细胞输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一种专属性好适用于主药有干扰的脂肪乳中甲氧基苯胺值的测定方法。方法:以醋酸铅为络合沉淀剂,采用络合沉淀法排除主药黄芩素对甲氧基苯胺值测定的影响,并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方法中选择加入沉淀剂的量为200μL,专属性良好,干扰试验结果为99.39%,RSD为1.73%(n=3),重复性结果RSD均小于5.0%(n=5)。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排除药物对脂肪乳甲氧基苯胺值测定影响,扩大了甲氧基苯胺值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的适用性,为载药脂肪乳中甲氧基苯胺值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5.
王法琴  李平  魏琴  戴亚妮 《中国药师》2008,11(7):744-747
目的:考察凹凸棒作为吸附澄清剂,对连翘药材、银翘解毒颗粒水煎提取液中连翘苷的吸附作用和对无效成分的吸附清除作用。方法:以水煎提取液中浸出物含量和连翘苷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别用不同量的普通凹凸棒和酸化凹凸棒处理,连翘药材及银翘解毒颗粒水煎提取液,评价其吸附澄清效果,并与自然静置沉淀法进行比较。结果:普通凹凸棒对无效成分具有较明显的吸附清除作用,对连翘苷含量没有明显吸附影响。酸化凹凸棒对连翘苷含量有较明显的吸附作用,对无效成分也有一定的吸附清除作用。结论:凹凸棒可作为银翘解毒颗粒水煎提取液的吸附澄清剂,尤其是酸化凹凸棒值得作进一步的表面结构修饰研究,以优化其吸附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重组人单克隆抗体 CTLA4Ig 经静脉单次给药后在 Wistar 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排泄过程,评价剂量与药代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54只 Wistar 大鼠(雌雄各半)分为9组(雌雄各3只),3组分别单次给药(100,30,10 mg·kg~(-1),按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浆,TCA 沉淀法测定~(125)I-CTLA4Ig 的放射强度,用所得结果评价~(125)I-CTLA41g 在大鼠体内的暴露情况,根据非房室统计矩模型用 WinNolin 药代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其余6组单次给药30mg·kg~(-1),其中4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麻醉处死、解剖测定~(125)I-CTLA4Ig 组织分布,另外1组给药后收集不同时段的尿粪评价~(125)I-CTLA4Ig 的排泄过程,最后1组麻醉后插管给药收取胆汁评价胆汁排泄。结果:Wistar 大鼠分别静脉单次注射高、中、低(100,30,10mg·kg~(-1))后,T_(1/2)分别为(41.25±0.90)h、(47.25±1.79)h 和(54.81±1.96)h,CLs 与 Vss 随着剂量的减小发生减少的变化,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_(INF)(h·μg·mL~(-1))分别为35833.37±2618.69,14171.04±1118.25,6186.85±480.35,剂量之比为10:3:1,对应的 AUC 比值为5.8:2.3:1,剂量与 AUC 成正相关性,AUC=0.524·Dose 0.5821,相关系数 R~2=0.9975,但是 AUC 的增加量小于剂量的增加量;单次静脉给药~(125)I-CTLA4Ig 30mg·kg~(-1)后,肝肾组织中~(125)I-CTLA4Ig 的含量最高,脑含量最低;120h 经尿粪排泄量占总给药量的68.98%和6.88%;胆汁在给药后28h 其排泄量相当于总给药量的5.80%。结论:在本实验的剂量范围内,剂量与 AUC 成正相关性,AUC 的增加量小于剂量的增加量,预示在以上剂量范围内 CTLA4Ig 在 Wiatar 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可能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点;肾脏为~(125)I-CTLA4Ig 的主要排泄器官;胆汁的排泄量提示~(125)I-CTLA4Ig 在大鼠体内存在肝肠循环的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47.
目的:考察和比较6种常用多糖除蛋白方法对透明质酸的纯化效果.方法:通过6种常用多糖除蛋白方法,即加热法、盐酸法、三氯乙酸法、Sevage法、氯仿法和等电点沉淀法纯化透明质酸,以蛋白含量、葡萄糖醛酸含量及平均分子量为主要指标,对各种方法的纯化精品进行比较.结果:用等电点沉淀法纯化的精品经鉴定与HA对照品基本相符,平均分子量>106Da,杂蛋白含量<0.05%.结论:采用等电点沉淀法纯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
脐血造血干细胞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化脐血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 脐血按体积比1:5与含有树脂海绵筛(筛孔直径约12μm)的6%羟乙基淀粉混合,静置60min,提取界面有核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计数有核细胞数,集落培养记数CFU-GM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 细胞数,并与按照标准的羟乙基淀粉沉淀法和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脐血相对照.结果 采用本实验方法分离脐血获得的有核细胞数、CFU-GM数和CD34 细胞数分别为(96.82±25.78)×105/ml,(66.70 ±12.47)×105,(1.33±0.57)×105/ml,明显高于由羟乙基淀粉沉淀法(70.72±20.93)×105/ml,(28.79±10.25)×105,(1.01±0.36)×105/ml和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25.33±7.27)X 105/ml,(20.13±7.55)×105,(0.34±0.01)×105/m1分离的脐血(P<0.05).结论 本实验方法可由脐血中分离出大量的造血干/祖细胞,是一种分离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9.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体外循环手术中ACT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外科治疗时肝素及鱼精蛋白的合理用量.方法:IE患者与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患者各30例,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CPB终止后,测ACT拮抗值.结果:转流前IE组肝素用量[(407.2±51.3)U/kg]明显高于RHD组[(350±25)U/kg(P<0.05)],鱼精蛋白用量IE组[(3.00±0.25)mg/kg]亦明显高于RHD组[(2.51±0.26)mg/kg(P<0.05)],鱼精蛋白与肝素之比IE组为0.76±0.23,RHD组为0.74±0.12,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E病人转流前肝素用量大于400 U/kg,鱼精蛋白用量需增加至3 mg/kg,而鱼精蛋白与肝素之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0.
患者,男,57岁,体重62 kg。因“二尖瓣扩张术后25 a,劳力性心悸、气促2个月余”入院。既往无食物和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多普勒彩超提示:左心房增大,左房室瓣中度狭窄(开口面积1.4 cm2)。术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扩张术后,左房室瓣中度狭窄,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于2003年7月1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左房室瓣置换术。常规消毒、铺单后逐层开胸,肝素化后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及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经右心房和房间隔径路剪除左房室瓣,12针垫片针缝合瓣环,置换入25号进口Carbo.Medic机械瓣,入座好,打结牢。复温排气后缝合心脏切口,循环稳定后停机拔管,转机共110 min。在关闭胸腔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心跳无力,气道压升高,血压从90/60 mmHg(1 mmHg=0.133 kPa)骤降到40/20 mmHg,心率减至40次·min 1,很快出现室颤。加大多巴胺用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异丙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后电击除颤20 W·s 1无效,予以心脏挤压并行心内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电击除颤30 W·s 1循环仍不能恢复。再次肝素化迅速重新建立体外循环,使用升压药、激素并监测血气,第2次辅助循环132 min后心率、血压接近正常,缓慢停机,用肾上腺素0.4 μg·kg 1·min 1维持收缩压在70~90 mmHg,止血关闭胸腔后安返监护室。术后3 h突发室性心动过速,血压迅速降到0 mmHg ,抢救1 h余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