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7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49篇
内科学   380篇
皮肤病学   128篇
神经病学   283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1902篇
预防医学   347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2941篇
  32篇
中国医学   519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卡巴匹林钙热解,镇痛,抗炎作用及毒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卡巴匹林钙对衿生家兔发热模型具有良好而稳定的退热作用,它能明显抑制化学、热剌激所致的疼痛,降低角叉药胶所致的大鼠瞳跖肿胀程度,并抑制棉球肉芽增生。其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均略优于或相当于阿司匹林。小鼠po给药的LD50为1725mg/kg。  相似文献   
22.
5HT1—激动剂的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HT-激动剂是90年代开发成功的新一类偏头痛治疗药,其第一个产品舒马曲坦自1991年上市后商业上和医学上都获得巨大成功,并带动了一系列开发。今后几年将有一批作用5HT1-受体的新产品进入市场,并可能开发出选择性地作用于5HT1-受体亚型的产品。本文就5HT1-激动剂的研究进展和市场前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3.
背景:失眠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疾患,常与医疗、社会和心理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有关。以往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均有效,但缺少盲法、安慰剂对照的试验来比较上述治疗方法的疗效。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药物治疗对于慢性原发性失眠老年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设计、机构和受试者: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在挪威大学的一所成人和老年人门诊,对46例(平均年龄60.8岁,22例女性)慢性原发性失眠老年患者进行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干预:CBT(睡眠保健、睡眠限制、刺激控制、认知治疗和放松,n=18)、  相似文献   
24.
25.
肿瘤的复发与HBV基因型相关 HBV携带者进展为HCC的危险率比未感染人群升高了100倍。外科手术是HCC可能的治愈性治疗,但是HCC切除后肿瘤的再复发是一个主要的限制因素。在国家台湾大学医院Jin—De Chen和同事们检测了保存的与HBV相关并经过治愈性手术的62例  相似文献   
26.
27.
28.
短效催眠药唑吡坦和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两种短效催眠药唑吡坦和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影响 ,为在应急条件下对飞行员服用该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8名受试者 ,采用三阶段交叉双盲给药设计方法 ,分别交叉服用三唑仑 (0 .2 5mg)、唑吡坦 (10mg)、安慰剂 ,每次间隔 1周 ,在服药前 1h及服药后1、2、3、4、6、8、10h分别进行一组前庭功能测试 ,包括视动性眼震 (OKN)、前庭眼动反射 (VOR)、前庭眼动反射固视抑制 (VOR -Fix)、视前庭眼动反射 (VVOR)。结果 :与安慰剂组比较 ,服用唑吡坦和三唑仑后均能显著降低VOR、OKN、SPT增益 ,在服药 2h后降到最低〔VOR :(0 .5 1± 0 .0 4 ) ,(0 .5 2± 0 .0 5 )vs (0 .6 7± 0 .13) ;OKN :(0 .32± 0 .0 2 ) ,(0 .6 2± 0 .0 6 )vs (0 .82± 0 .0 7) ;SPT :(0 .71± 0 .14 ) ,(0 .6 6± 0 .0 6 )vs (0 .93± 0 .0 3)〕。其中唑吡坦对OKN增益的降低要强于三唑仑 ,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不长 ,在服药 6h后即消失。两种短效催眠药对VVOR增益、SPT相位及VOR -Fix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唑吡坦及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 ,对人体的空间定向及平衡能力无残留后遗效应  相似文献   
29.
储伟  方玉强  杨成明  王旭开  刘光耀 《重庆医学》2002,31(11):1109-1110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水溶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噻氯匹定 (抵克力得 )预防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SST的发生及抵克力得的用量。方法 在支架术后采用两种不同剂量的抵克力得进行抗凝并行随访。结果  (1)两组在总停药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其中因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者差别显著 (P <0 0 1) ,而出现瘀点、瘀斑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15 ) ,但 2周内发生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1)。 (2 )发生SST病例 (均于 2周内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10 ) ,未停药患者均未发生SST。 (3)肝功损伤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2 5 )。结论  (1)联合应用水溶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噻氯匹定 (抵克力得 )预防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SST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2 )在此方法中 ,抵克力得的用量在西南地区可为 2 5 0mg ,1/d ,其用药时间可缩短至 2周左右。 (3)用药期间应加强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随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癫发作时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在神经元损伤中的表达变化以及拉莫三嗪、黄芪注射液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干预组大鼠预处理3d后制作大鼠锂-匹罗卡品(lithi-um-pilocarpine,Li-PC)癫模型,造模后24h、3、7d应用光镜及电镜进行神经元形态学观察,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半定量检测NF-κB的表达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内NF-κB表达明显增多(P<0.01),在24h达峰值;与模型组比较,拉莫三嗪、黄芪注射液能够使NF-κB表达增加(P<0.05)。结论NF-κB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神经元生存,拉莫三嗪、黄芪注射液可通过调控凋亡因子的表达而发挥对癫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